近年來大家常使用的花唄、借唄背后母公司螞蟻集團可謂是風波不斷,與此同時不少用戶也在反饋有關花唄、借唄本身的問題,比較突出和備受關注的就是花唄、借唄用著用著就被關閉了,反思自己使用花唄、借唄多年以來,既沒有逾期也沒有任何違規,為什么無緣無故就被關閉了呢?這讓不少支付寶用戶百思不得其解。
大家都知道,花唄、借唄是基于芝麻分授信的,但是當花唄、借唄納入到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以后,芝麻分對于花唄、借唄額度以及使用權限的影響似乎正在逐步削弱,最初就開始于支付寶針對大學生用戶實行的降額潮,即使是芝麻分超過750分的用戶,花唄的額度也被普遍降到了3000元以下,另外還有部分用戶直接被關閉。
首先,花唄、借唄要符合消費金融相關的管理規定,按照消費金融管理條例規定,公民消費金融貸款總額不得超過其本人近三年來年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超出以后將屬于違規放貸。也就是說,現在借唄經整改以后,就不能像以前那么大肆放貸給用戶了,該降額的要被降額,該關閉使用權限的要被關閉使用權限。
其次,用戶的負債水平過高,也可理解為上述提及的消費金融借貸總額超限,一般這類用戶都存在多平臺借貸情況,甚至是通過拆東墻補西墻的循環借貸方式在維持負債。這類用戶一般逾期率比較高,抗風險能力也最低,比如借唄突然被關閉,就可能導致資金鏈的斷裂,出現多平臺借貸的全面逾期。
再次,多頭借貸的用戶,即向2家或者2家以上的金融機構提出借貸需求行為的人,即便是沒有真正借款,只要提出的需求,都會被金融機構是為高風險借貸用戶。一般來說,當借貸人出現多頭借貸的情況,說明該借貸人資金需求出現了較大困難,其還款能力值得深思,借唄經整改后,對于這類用戶也將持謹慎態度了。
針對上述一系列的規定,花唄、借唄及背后的消費金融類公司都朝著更加規范化,符合相關金融管理的規定方向進行整改。同時近期小編了解到,螞蟻金融、微眾銀行等消費公司已聯手打造了【芝麻口袋.中國】平臺,這是一款備用金類工具平臺,依托科技金融全新技術,結合用戶社交與消費綜合場景,通過對用戶的芝麻信用分、騰訊支付分等大數據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對用戶資信進行綜合分析與授信,為用戶提供了一整套的資金周轉解決方案,僅需用戶在手機瀏覽器網址上輸入【芝麻口袋.中國】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登錄平臺,目前處于還處于小范圍測試階段,每天能成功入圍用戶僅限定十萬人。
雖然,有了這些規定,以往無限循環借貸的時代將成為過去,以貸養貸的模式在花唄、借唄這兒也將得以遏制,但從長遠來看也是好事,能夠是互聯網金融借貸行業更加規范化,短期可能會給少數用戶帶來比較大的壓力。對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