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高血壓學組、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心血管病專委會和《中華高血壓雜志》聯合主辦,康弘藥業協辦的第四屆“松齡杯”高血壓病例演講比賽圓滿落幕。本次大賽旨在促進全國各級醫生對高血壓診療相關知識的學習和精進,提升高血壓綜合管理水平,共同推動中國高血壓防控事業的發展。
此次總決賽的大會主席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高血壓學組組長、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李玉明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吳宗貴教授,《中華高血壓雜志》副主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謝良地教授共同擔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靖教授作為專題講者,帶來了《血脈同治 優化血壓綜合管理》的精彩專題報告。來自全國各地各級醫院的10名參賽選手先后登場,用嚴謹的臨床思維和豐富的人文情懷,講述著中西醫結合在高血壓患者診療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擔任評委的6名權威專家高屋建瓴、金句頻出,為廣大觀眾呈現出了一場學術盛宴。
為響應疫情防控政策,本次比賽采取“線上會議+直播”的形式舉行,并在《醫師報》醫TV、微博衛生健康、今日頭條、新浪、愛奇藝、西瓜視頻、騰訊視頻等多個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327萬醫護人員、網友在線觀看。
大會主席致辭回顧
吳宗貴教授:提升臨床醫生高血壓診療能力 推動中國高血壓防控事業發展
高血壓作為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慢病之一,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無聲殺手”,不僅致殘率與致死率高,更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承重負擔。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意見》以及相關配套文件,提出健康中國行動到2022年和2030的總體目標,明確實施15項專項行動,其中有11項與高血壓的防治息息相關。
醫師作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主力軍,承擔著全方面、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而醫師診療能力和水平是醫師隊伍建設的關鍵,也一直備受社會關注。致辭中,吳宗貴教授回顧了“松齡杯”高血壓病例演講比賽在過去三年走過的歷程,感謝了康弘藥業對比賽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也對此次大會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借助此次病例大賽,搭建起高血壓綜合管理的學術交流平臺,切實規范、提升臨床醫生高血壓診療能力,加強高血壓患者的綜合干預及管理能力,共同推動中國高血壓防控事業的發展。
謝良地教授:打造多位一體綜合學術平臺 提高高血壓臨床防治水平
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逐年增高,高血壓已經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防控高血壓以防止心腦血管事件發生從而減少死亡率,對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至關重要。謝良地教授指出,提高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至關重要且任重道遠。國內外指南一致提出需要優化高血壓的綜合管理,除了降壓達標之外,還要同時控制危險因素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夠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今天的演講比賽,是集醫療機構、學術組織、企業、媒體和臨床醫生為一體的綜合學術活動平臺,這樣的學術活動對高血壓的臨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義。”
謝良地教授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瑰寶,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中醫藥也發揮出獨特的作用。“如今,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開始認識到中醫藥在高血壓防治中的積極的作用,相信這樣的病例比賽對促進廣大醫生臨床水平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李玉明教授:傳承民族瑰寶,架起中西醫融合、溝通橋梁
中西醫并重是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2019年10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更是為中醫藥新時代發展指明了方向,開出了“新方”。
李玉明教授表示,近日,國家衛健委以慢病防控為題召開了一個小范圍咨詢會,會上,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領導強調:應發揮中醫藥在慢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縱觀歷史,無論是在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五千年漫漫征程,還是在當代疾病防治過程中,中醫藥均在慢病防治領域發揮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為維護華夏兒女健康貢獻著力量!
“我出自一個五代從醫的醫學世家,家中有西醫醫生,也有中醫醫生。在與家人的交流中,我深刻地意識到:無論中醫、西醫,只有以包容的心態來看待對方,架起中西醫融合、溝通的橋梁,才是民族之福!”
專題報告
血脈同治 優化血壓綜合管理
“松齡杯”取自康弘藥業在高血壓領域的代表產品——松齡血脈康。劉靖教授介紹,松齡血脈康對于高血壓患者可以起到降壓達標,同時對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綜合管理的作用。
眾所周知,高血壓病是一種“心血管綜合征”,高血壓患者往往同時合并有其他眾多的心血管危險因素,現代西醫指南或者臨床實踐中,對于高血壓患者需要通過降壓達標來實現血壓的控制,靶器官保護,其次對伴發的危險因素進行綜合管理。
劉靖教授表示,從專業角度來看臨床心腦血管疾病常見的病因或危險因素,高血壓通常可以表現為血管內皮損傷、動脈硬化、紅細胞變化、血液成分異常等病理特征,按照傳統中醫理論這屬于血病和脈病理論,針對高血壓的治療,中醫學者提出“血脈同治”理論。這一理論在中醫藥發展過程中成為辨證施治、藥物研發的基礎。針對高血壓臨床不同癥狀,中醫通過辨證施治,治血、治脈、治癥,通過化濁降脂,平肝潛陽等手段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管理。
基于中醫“血脈同治”的理論可以看到,松齡血脈康中成藥的配方以鮮松葉、葛根、珍珠粉為主要材料,可以顯著改善高血壓患者伴發的相關臨床癥狀。既往,松齡血脈康也開展了大量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相關研究證明松齡血脈康在降壓達標、穩定血壓、調節血脂、改善血管功能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有助于改善靶器官的損害,進一步減少臨床事件。其次,松齡血脈康具有多靶點作用機制,也產生了降壓之外的其他心血管保護效應。
“不論是既往的臨床研究結果還是近期多個學會公布的高血壓及相關的中醫、西醫指南中,都對松齡血脈康有明確的推薦。”劉靖教授介紹,在《2020年高血壓中醫臨床診療指南》中,松齡血脈康是唯一獲得 IA級推薦的辨證中成藥。在2021年國際高血壓學會—歐洲高血壓學會聯席會議(ESH-ISH 2021)中,松齡血脈康作為傳統中醫藥的代表,被納入HEARTS中國高血壓防治項目,引發了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
創新驅動 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
康弘藥業成立于1996年,26年來,康弘始終堅持以滿足臨床需求為導向,在眼科、中樞神經、慢病等領域進行專業布局,專業創新。這其中,有二十多年臨床應用基礎的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的獨家品種——松齡血脈康膠囊,入選了10余部國家級診療指南。
“26年來,康弘不忘初心,在企業良性發展的同時,一直秉承著‘康健世人、弘濟眾生’的宗旨,不遺余力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康弘藥業集團的總裁柯瀟先生介紹,疫情期間,康弘累計捐款捐物價值超過千萬元,也高度關注醫護群體,聯合多家機構發起“守護心靈 白衣戰士關愛公益行動”,“中國方案 世界共享”新冠疫情心理援助沙龍,“朗視界 沐光明”醫護關愛基金等公益項目,詮釋了一家中國醫藥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未來,康弘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改善個人體能和社會醫療效能,促進人類健康事業進步。”
比賽評委: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李玉明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吳宗貴教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謝良地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靖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黃晶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秦新月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吳偉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陳魯原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劉敏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卜培莉教授
獲獎醫師:
一等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化冰老師
二等獎:河南省人民醫院樊彩妮老師、重慶市人民醫院楊奕老師
三等獎:綿陽市中心醫院杜薇老師、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張和順老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劉振寶老師
優秀獎:湖北省中醫院謝穎蘭老師、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寧老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周華濤老師、廣州市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嵩老師
最佳人氣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化冰老師
【預告】
接下來,我們將分三期陸續刊發獲評一、二、三等獎的六篇病例,并邀請獲獎者進行經驗分享。此外,我們還將特別邀請到此次比賽的評委和專家,圍繞病例進行專業解析,深度剖析我國高血壓的綜合管理水平,展望我國高血壓防控事業發展方向,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