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記者在黑龍江省通河縣人和興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生態旱稻科技示范基地看到,大型機械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稻田里一片豐收繁忙的景象。今年,通河縣人和興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生態旱稻科技示范基地一共培育了7樣品種,五種顏色的旱稻,種植面積有800畝左右,畝產900余斤。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旱稻是一項高效節水型種植技術,不用育苗和插秧,將種子直接播在田地里,無需移栽灌水等環節,稻苗生長以自然降水為主,采用節水直播技術后,人和興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生態旱稻科技示范基地每畝旱稻種植成本要比傳統插秧水稻節約300元左右,經濟效益每畝比玉米、大豆等要高500元以上。旱稻種植方法簡單,機器直播。省時,省力,省錢,省水,省工,訂單回收,增產高價無風險。而且旱稻屬陽性食品,長期在陸地生長,雙鏈糖和有機物積淀較多,因此口感好,食味佳,營養豐富。
哈爾濱富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法人:楊林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在通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之下,通河縣稻米產業協會成立,協會遵照國家政策積極響應,培育擴繁適合東北地區種植的優良稻米品種。
繼2017年袁隆平院士宣告旱稻種植在華北平原種植成功之后,在2018年哈爾濱富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在通河縣本地旱稻試種植成功,今天在我身后的就是我們哈爾濱富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暨通河縣人和興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生態旱稻科技示范基地。滿目碩果,五彩繽紛,豐收在即。今天旱稻的大豐收,也證明了生態旱稻在黑龍江省黑土寒地區域的高產、省時、省工、省錢、省力的種植模式是可推廣的。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為農民朋友提供更好的種植品種、技術和服務,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