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于1987年4月27日起發行的一套貨幣。它在設計思想、風格和印制工藝上都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一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主題思想,后于1997年4月1日,停止發行。
《國鈔金磚》第四套人民幣百連號,將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七個券別全部整刀呈現,其磅礴大觀,猶如煌煌“金磚”之形制,成就“人民幣金磚”之美譽。700張人民幣百連號金磚鈔王,其價值和意義在錢幣收藏界非同尋常,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我國人民幣藏品的一大空白。它顛覆了人民幣收藏的老傳統,推演了收藏新概念,開拓了收藏新領域,引領了收藏新潮流,體現了錢幣收藏的市場效應,成為時下紙鈔收藏的黃金板塊。
第四套人民幣自發行以來,部分主幣已經退出流通領域,收藏價值凸顯,成為人民幣版塊最有價值的品種之一。《國鈔金磚》的發行,正滿足了錢幣收藏愛好者的需求。198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第四套人民幣的發行正在87年,歷史意義重大。它的發行表明中國從政治、經濟到文化,都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國鈔金磚》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套人民幣1角券、2角券、5角券、1元券、2元券、5元券、10元券,共7種面額各100張,限量發行10000套。
設計創新
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思想、風格和印制工藝上都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一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主題思想。在設計風格上,這套人民幣保持和發揚了中國民族藝術傳統特點,主幣背面圖景取材于中國名勝古跡、名山大川,背面紋飾全部采用富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圖案。在印制工藝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復雜;鈔票紙分別采用了滿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僅表現出線條圖景,而且表現出明暗層次,工藝技術很高,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印鈔工藝技術水平和鈔票防偽能力。
設計過程
第四套人民幣是籌劃設計時間最長的一套人民幣,從1967年1月總行提出設計第四套人民幣的設想,到1985年5月定案,歷時18年,這期間經歷了曲曲折折,排除了各種極左干擾,最終避免了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上的災難。因此《國鈔金磚》在收藏和投資領域是一款值得選擇的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