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10月1日清晨,數百位銀發長者整齊肅立在北京泰康之家·燕園的長壽花廣場,他們神情肅穆,胸前佩戴著勛章,手里揮動著紅旗,嘴里高唱著國歌,凝望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此時,不僅北京燕園,泰康之家全國7地8家養老社區也都在上演著同樣的一幕。這些歷經崢嶸歲月的“80后”、“90后”的共和國建設者們,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的72歲生日獻上誠摯的祝福。
泰康之家養老社區聯合舉辦國慶升旗儀式現場
72年來,無數共和國的建設們前赴后繼,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如今,這些建設者們已到耄耋之年,他們功成身退,選擇在泰康之家再度開啟嶄新人生。
共和國建設者,齊聚泰康之家享老桃花源
“資助的學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幾本大學,主要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現,資助的學生必須熱愛祖國!”在今年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勛章的夏森阿姨感動了所有國人。現年98歲高齡的夏森阿姨是泰康之家·燕園的居民,83年黨齡的她14歲便投身革命,離休后心系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累計捐出靠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203.2萬元,用于改善貧困鄉村學校的教學條件,為中國的脫貧攻堅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泰康之家·燕園居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夏森及其老伴兒汝信
像夏森阿姨這樣的共和國建設者在泰康之家有很多。比如第一代鉆井工程師王炳誠、第一代播音員周秀文、第一代礦山測量專家王金莊、新中國001號博士馬中騏、中國“沉積地質學”開拓者劉寶珺、中國第四代導演鄭洞天、中國焊接技術的先驅者吳林……他們曾是“工農商學兵”等各條戰線上的佼佼者,以深厚的家國情懷、堅定的信念信仰,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共和國建設事業。如今他們功成身退,在泰康之家安享幸福晚年。
泰康之家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紅色之家”“共和國建設者之家”。據了解,泰康之家目前入住約5000位居民,黨員有近2000名,平均年齡80歲,黨齡超過50年的居民有900余位,黨齡超過70年的居民有近百位,泰康居民中有33位參加過開國大典,45位參加過抗美援朝,265位共和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現在,這些共和國的建設者們在泰康之家不僅可以生活無憂,更是被豐富多彩的主題文化活動包圍,精神需求得到極大滿足。
泰康之家養老社區舉辦國慶節慶祝活動
除了集體參加升旗儀式,泰康之家舉辦的紅色歡慶活動不斷,從舉辦“開國大典親歷者座談會”,到開展“奮進中國 筑夢泰康”的文藝演出、組建長者護旗手隊伍舉行升國旗儀式,再到各社區組織舉辦的黨史教育課、“光榮在黨50年”泰康居民事跡展、成立黨員居民黨支部......數十場紅色主題活動無數次打動著共和國的建設者們,沐百年風雨,享昌平盛世。
文化養老、活力養老,共和國建設者在這里實現銀發價值再創造
為何這些功勛卓著的共和國建設者們如此偏愛泰康之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到這里安享晚年?泰康之家·申園居民黃建華叔叔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年輕時我就熱愛寫作,可惜沒有機會和時間,住進申園社區后我一心一意投入到寫作事業,不用擔心閑雜事務,服務團隊幫我處理得很好。”71年黨齡的申園居民黃建華叔叔曾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戰爭勝利后,黃叔叔來到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為我國軍工、醫學、農業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如今,“退而不休”的他,將自己的抗美援朝經歷和在申園的生活感悟撰寫成文,是社區公認的“黃文豪”。
泰康之家·申園居民、抗美援朝老兵黃建華
泰康之家為這些共和國建設者提供了高品質的養老生活,讓他們享老在社區,使他們擺脫了瑣事的煩擾,個人健康得到保障,幫助他們更加專注的投入到學術創作或教育事業當中。
除了黃叔叔,還有很多”泰康居民”也不斷有作品產出,如入住泰康之家·楚園兩年,被譽為 “當代蔡元培”“七十年來中國最好的大學校長”的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就完成了《論愛的教育》和《其命維新——劉道玉口述史》兩本書的寫作和出版。北大著名教授錢理群也在燕園生活的6年間出版了8本書,達到了他人生創作的新高峰。
長壽時代來臨,老年人對養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質層面,更追求精神層面的享老生活。為此,泰康之家打造出了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文娛服務體系,為長輩們提供施展“銀發智慧”的空間和平臺,進一步增強與社會的鏈接性,消除孤獨感,共建富有生命力的社區文化。正如黃叔叔所說的:“生活充實,報名了很多興趣課程,接觸到年輕時不曾做過的事情,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滿足。”泰康之家還啟動了居民追夢計劃,幫助居民實現自己的夢想。
正在學習樂泰學院興趣課程的泰康居民
截至目前,泰康之家樂泰學院累計開發課程230多門,建立樂泰俱樂部170個,日常舉辦一系列形式多樣、展現銀發智慧的文娛活動,將社區打造成開放的老年大學和長輩們的精神家園。“文化養老”“活力養老”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每天的生活都能多姿多彩,活力無限!
長壽時代,百歲人生,為共和國建設者構筑生命安全堡壘
什么是長壽時代?“百歲人生來臨,人人帶病長期生存。” 長壽時代的最底層邏輯支撐一定是健康。如何讓老人獲得長壽的同時,最大化保障生命健康安全?泰康之家創新醫養結合模式給出了樣本方案。
現年已102歲高齡的泰康之家·粵園居民張克凡爺爺年輕時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敵后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正定縣政府到南京海洋地質科學研究所、二海大隊、南海地質調查指揮部,可以說是為共和國建設奔波了一生。奔波的同時也落下了一身疾病。“我之所以選擇選擇泰康之家·粵園作為最終歸宿,最看重的就是這里的‘醫養結合’特色模式,可以更好的保障我的身體健康!“有一次,張爺爺不慎跌倒致使骨折,后經泰康粵園醫院短期治療后轉移到護理區休養。經過社區護理團隊的專業照護,三個月后,張爺爺已經由最初的臥床狀態轉為坐輪椅狀態,并且能夠在輔具的協助下短距離行走。
親人友鄰齊聚一堂,為張克凡爺爺慶生
張爺爺對社區的服務團隊的“小輩”說:“我活了一個世紀,已經很心滿意足了,在這里的生活很幸福,你們都對我很好,我也沒有什么更多的要求了,就是要更好地活著。”
正如張爺爺所說,在泰康之家,既有泰康自建的醫院可以隨時就診,又有個案管理師、社工、醫療、護理、感控、營養、康復組成的“1+N”團隊隨時提供照護服務,解決了居民的醫療和日常照護的問題。
目前,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已經建立起了以老年醫學為中樞,整合急癥轉診、長期護理、預防保健及康復治療的醫養康護體系,為長者筑起"急救——慢病管理——康復"的三重防線,真正為長輩們提供全方位的專屬醫療健康服務。
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升說:“這些泰康居民為共和國奮戰了一輩子,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梁,讓他們有尊嚴、幸福、愉快地生活在泰康之家,這就是我們所有泰康人的神圣使命。叔叔阿姨們的高興就是我們的高興,叔叔阿姨們的幸福就是我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