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彪
2017年3月29日,我到甘肅省通渭縣碧玉鄉郭家岔實地考察天水湖遺址,甘肅龍原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芳全與我同行。在考察中,我們發現天水湖遺址可辨,湖邊龍王廟依舊存在,湖底泉眼因1970年修建攔洪大壩被泥沙深埋干枯。一時感慨萬千,應郭芳全相邀,做賦留念。
當時,甘肅碧玉關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剛剛成立,辦公區確定在岳岔村跟郭家岔社之間一塊陡坡地投建,這塊坡地除了窄小,東南兩面被大溝緊緊圍住,好像一個人被卡死脖子,感覺呼吸都有點壓抑……今年6月下旬,我和甘肅省16位專家考察組再次勘察天水湖遺址時,看到經過幾年的投建,初具規模的辦公區正在有序推進,不得的對復退軍人郭芳全返鄉創業給予點贊,也為這里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投建,深感欣慰。
特色古色紅色五彩布局,歷史文化時尚古今互融。如今的碧玉關復退軍人創業孵化基地正按照通渭縣采風基地“具有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特色產業,傳統村落保護風景名用地場所”等的要求,對辦公區所確立了精準構建思路和目標。上半年,隨著中宣部正式印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繼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碧玉關復退軍人創業孵化基地(方案)建設在今年也加緊了步伐,有條不紊的得到整體推進。
早在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 年), 就析隴西郡地碧玉關置新郡,并以城南七里天水湖定名天水郡,轄平襄等 16 縣,天水湖也被世人傳揚。
據史料記載,天水湖,又名甜水湖,由北湖、中湖、南湖組成,懸居青陽東山峰部柳樹灣一帶,三面環山,面北俯視襄戎邑碧玉關古城。湖水由泉眼供水,冬夏無增減,天水一色,水質純凈,甘冽醇厚,其涓涓溪流向北綿延七里, 專供碧玉關民眾飲茶、做醋、磨豆腐用水。為護水源,在溝壑(后稱郭家岔)陽、陰坡駐軍守衛,并建龍王廟為其護法。
碧玉關歷史悠久,遺存豐厚。這里不但有著聞名四海的天水湖,更有當地家喻戶曉的碧玉公主。據傳,碧玉公主為西羌襄戎國(襄戎邑)國王之女,名碧玉,智武雙全,曾稱雄一世,領兵據守襄戎邑閉門關天險之要,練精兵之術,與敵多有交鋒,均為所勝。后封碧玉為公主,褒其品節如玉之純堅,并將駐守關口閉門關改名為碧玉關。更為神秘的是,公主和王子陵墓就長眠于天水湖畔,千百年來,留下許多精美故事和動人傳說。
史載自周以來羌戎即據其地,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時期,襄戎已凸顯強盛,而羌人則大批向陜西一帶東遷,仍留原地的襄戎趁機建立了西羌襄戎國。至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和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西羌襄戎國已經非常強大,勢力范圍遍及渭河上游大片局域,與秦漢多有交鋒,均固若金湯。直到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西羌襄戎國國王才率眾歸順(以“漢歸義羌侯印”為證)。所以,碧玉公主所在時期應為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婦女在襄戎社會中具有較高地位,從此也造就了一代女神。
天水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有黃帝、炎帝給予后人的光明和希望,也有王子和公主的愛情傳說,更有彭德懷元帥解放蘭州前夕在天水湖畔郭家岔排兵布陣,七里天水湖彭老總也為決戰蘭州,解放大西北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又據甘肅省史志辦原主任張克復推算,天水湖所在村落岳岔,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后裔,為次子岳霖第24代孫,這也難怪這個村子出了好多習武之人和當兵人,在各自崗位都是佼佼者和標兵模范。
碧玉關位于通渭縣以東14公里處,天定高速、207國道、寶蘭高鐵從碧玉關中間穿過,交通十分便利,是歷代重要關隘和羌族襄戎國都所在地。相傳,黃帝和炎帝就出生于此地,都是屬于羌族,他們長大后,黃帝帶領軍隊翻過老虎灣山天險經延安盤踞于山西河北一帶,炎帝帶領軍隊沿牛谷河過玉關天險順渭河經寶雞盤踞于陜西河南一帶,炎帝的母親帶領一支軍隊和婦女過渭河經武都盤踞于四川一帶。秦代前期也是在此處發展壯大后向東擴展。
5年來, 通過我們10余次對岳岔天水湖景區實地考察和人文結合,梳理確定這里將圍繞花海·燈湖·書山·神泉·鄉賢為主點,彭德懷紅色文化館、碧玉公主、王子陵墓、姚弋仲牧馬場為重點,賈平凹、何勝江工作室+通渭人家民俗村為特色,在一號泉眼(首泉)為歷史以及七里天水蝶泉等17處(泉)為布局,將按照“一源兩院三館一村三個中心”布局,建成碧玉關復退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將凸顯亮點和特點,打造一條獨特魅力的風光帶。
填溝造地綜合治理,栽樹種花整山變美。說起碧玉關和天水湖,我們不得不提起甘肅碧玉關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來,法人、復退軍人郭芳全就回鄉創業,先后對東南西邊三條水患嚴重大溝進行填埋,不但拓展辦公空間,也為當地群眾出行便利和環境整治做出巨大貢獻。為把辦公區荒山治理美化,從2016年開始,通過五年的堅持不懈,已打造辦公區后山坡為主體的綠化、美化工程初見成效,現已種植花紅、馬鞭草、綠帚、紅帚、文冠果、松柏樹等10萬株近百畝,在郭芳全努力下,今年將樹木花草澆灌用水,引到山頂,保證了植物生存用水,所栽植被成活率達到95%以上,且長勢喜人。與此同時,為挖掘搶救碧玉關歷史文化,碧玉關復退軍人創業孵化基地與央媒一起跟進報道,并組織文創人員創作了《碧玉關》、《天水湖》歌曲和《碧玉公主》秦腔、小曲劇本,并編排演唱,給景區賦予靈魂和生命。
天水湖位于李家坪向南七里處岳岔社與陽坡社之間,這里與天水郡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紅色文化和通渭人家文化在這里濃郁,開發旅游前景廣闊。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要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完善紅色旅游產品體系,促進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研學旅游、生態旅游融合發展,推出一批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舉辦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組織紅色研學旅行活動,創新紅色旅游展陳方式,開展紅色旅游宣傳推廣,提升紅色旅游發展活力,挖掘和整合碧玉關歷史人文以及紅色文化就顯得迫在眉睫。
碧玉關文化內涵豐富,原始社會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畜牧文化、民族文化、軍事文化、商業文化、長城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交匯流傳,這些千百年來先民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都需要我們研究、傳承,當前應盡快打造碧玉關復退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形成獨具地方特色、時代背景和內容豐富多樣的文旅產業,更應通過復退軍人創業,融入當地旅游,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不斷鞏固優勢疊加、雙生共贏的良好局面。也希望在碧玉鎮及縣、市各級領導的支持、關懷下,把以上每一個項目內容落到實處,為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推進“十四五”戰略助力,為打造碧玉康養小鎮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