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炳炎:出生于1952年7月,1988年加中國共產黨,1984年開始從事蛇類養殖,1985年創辦了自己的頭一個蛇類養殖場,養殖蛇類數目高達四萬多條,與全國七所名校建立業務往來,并在廣州暨南大學生物系學習一年半,至此,開始走上蛇類養殖道路上的頭一臺階,當年,自己根據養殖經驗,編著了書籍《養蛇縱橫談》,為養殖者們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指導。
1988年,自己創辦了黃山市頭一家“民營科研所”---黃山市徽州毒蛇研究所,并聘請安大生物系主任王歧山,安徽中醫學院免疫系主任:李云龍,祁門蛇科所所長,黃接棠為長年技術顧問,在蛇類養殖和開發利用以及蛇傷治療上開展了研究工作,1991年,承擔省科研項目---蛇類綜合利用開發項目,開發的新產品有蛇油膏、龍寶圣酒、中華五龍液,這些新產品都江堰市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中華五龍液”對治療風濕關節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在1995年的中國科技博覽會上榮“金獎”,以及1996年星火計劃實施十周年暨“八五”農業科技攻關成果博覽會“項目獎”。
1986年,成為中國蛇協會會員,1987年,成為安徽省動物養殖協會會員,在取得一些小小的成果之后,在1987年也得到了全國十六省市領導及專家的參觀指導,1990年,被團授予“全國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的稱號,曾被刊物《半月談》雜志電視臺報道,在不懈如圖孜孜不倦的鉆研科技工作,在黃山市被頭一次科技大會上被評為“先進科技工作者”,他的成就被裁入了“安徽省農民企業家”的行列,也記載入地方志。
主要精通的設備、工程及專長
1、蛇類養殖:從1985年開始搞蛇類養殖:主要包括:五步蛇、銀環蛇、蝮蛇、眼鏡蛇的馴養,從幼蛇孵化管理、蛇飼料配制、飼養、蛇病情觀察、防治,越冬等完整過程。
2、蛇傷治療:家祖傳技術,從小拜師學習蛇草藥和祖傳部份,從養蛇開始,先后到祁門蛇醫院向黃坤成院長,及中國蛇協主席舒普榮老蛇醫學習蛇傷治療技術,1987年到廣州墍南大學生物系向勞伯勛老教授進一步專業系統學習蛇傷治療技術,目前,主要治療、研究蛇傷重難點病癥,對蛇傷患處防止腐爛有自制西方及專門技術,并對危重蛇傷病人的搶救醫治有一套完整治療方案。
“談蛇色變”的汪炳火,一路走來辛苦的耕耘終于迎來了收獲---“安徽蛇王”,徽州區政協委員,黨代表,鎮人民代表,至今,在本地,已頗有名氣,但工作仍在不懈的努力,把蛇傷治療技術繼續提高,把勞動人民的蛇傷危險性降到低點,堅持關心人民的生命健康為己任,堅持把自己的三大---蛇類養殖、蛇傷治療、蛇的綜合利用開發工作發展提高,服務人類健康。
汪炳炎榮獲“2017年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獎”
近日,徽州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法人、徽州毒蛇研究所所長、副主任技師汪炳炎,在蛇傷治療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顯暑業績,被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授于“2017年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獎”。
據了解, 1988年,汪炳炎在全市創辦了頭一家“民營毒蛇科研所”——黃山市徽州毒蛇研究所,并聘請安大生物系主任,安徽中醫學院免疫系主任李云龍,祁門蛇科所所長黃接棠為技術顧問,在蛇類養殖和開發利用以及蛇傷治療上開展了專項研究工作。1991年,他承擔的省科研項目——蛇類綜合利用開發項目,開發的新產品蛇油膏、龍寶圣酒、中華五龍液,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中華五龍液酒”在1995年的中國科技博覽會上榮獲“金獎”,以及1996年星火計劃實施十周年暨“八五”農業科技攻關成果博覽會上,榮獲國家科委農業科技攻關“項目獎”。
汪炳炎所長1986年被聘成為“中國蛇協會”會員,2015年經中國科學家協會理事會研究批準為“中國科學家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會員”,1987年,成為“安徽省動物養殖協會”會員,在毒蛇研究領域取得一些實用成果之后,在1987年也得到了國家以及全國十六省市領導及專家的參觀指導,1990年,被團授予“全國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的稱號,《半月談》雜志曾作報道。他在不懈努力孜孜不倦的專研科技工作中,在黃山市頭一次科技大會上被黃山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興市先進工作者”。他的研究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收編載入《安徽省農民企業家》“與毒蛇打交道的人”, 同時也載入1993年安徽省委統戰部編印的《安徽民營經濟知名人物》“杏林奇才汪炳炎紀事”。2017年在創新毒蛇研究、防腐治療領域方面取了巨大實破,獲全省“蛇與蛇傷治療”專業副主任技師職稱。
汪炳炎一舉成為“安徽蛇王”后,仍在毒蛇研究領域不懈努力,把蛇傷治療研究技術不斷繼續提高,把廣大群眾在從事工、農業生產中,受到蛇傷害危險性系數降到最低,堅持以關愛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為己任,堅持把自己的蛇類養殖、毒蛇傷防腐治療研究、蛇的綜合利用開發工作發展提高,服務人類健康,盡老科技工作者的一份責任。
為進一步做好學校教育工作,提高全體師生季節性疾病“蛇咬傷”的救治能力,6月21日上午,巖寺小學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在五、六年級開展了“蛇傷”正確處理方法的知識講座。
此次講座邀請到徽州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安徽蛇王”汪炳炎會長。他帶著6幅毒蛇科普展版,系統地介紹了毒蛇的種類、有毒蛇與無毒蛇的區別,帶領同學們學習蛇咬傷的治療原則和急救方法。汪炳炎強調,夏季是蛇交配、生產的旺季,需要警惕的不僅是鄉村,城市里綠化較好的公園、茂盛的草叢里,毒蛇都可能出現。為防患于未然,同學們要備好急救藥品物品、設立毒蛇咬傷急救包,掌握“蛇傷”的正確處理方法,為蛇咬傷的院前急救做好充足準備。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聽課收獲頗多,不僅認識了毒蛇,還掌握了到蛇咬傷后的自救方法。提升了同學急救自護的能力。
2020年9月10日,徽州區毒蛇研究所所長、安徽蛇王、高級技師、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汪炳炎以及市三院3名退體醫師,帶著10幅毒蛇科普展版,來到徽州區玫瑰花城小區,給居民宣傳普及蛇傷處理、蛇傷防治知識,受到居民們的歡迎。“我們以前對蛇傷的處理,方法完全是錯誤的,聽了汪炳炎專家的授課,讓我們增長了不少蛇傷防治知識。”社區居民老葉邊聽邊說。據了解,大多數居民被毒蛇咬傷后,往往心急而出現錯誤的自救,而徽州區老科協文教衛委組織這次蛇傷防治知識進社區宣傳,主要就是針對居民野外活動增多的特點,講解黃山地區常見毒蛇種類、蛇咬傷后立即進行最便捷、最簡單、最有效的處理辦法控制,爾后速到蛇傷醫院治療,讓居民們學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