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百歲人生》,這部2016年全球最值得閱讀的著作中,作者安德魯·斯科特明確提出:“在影響壽命增長的因素中,收入增長和營養充足雖然占了大約25%,但主要因素還是傳染病媒介控制、藥物和免疫方面公共衛生的革新。”所以,外部環境是不可忽視的壽命增長的關鍵客觀因素。
研究證明,要健康長壽,離不開三個基本條件:1、必要的、能夠滿足需求的物質條件和充足的社會保障體系;2、高水平、高質量的醫療保障,科學有效的疾病防控,先進的健康醫療服務體系;3、絕佳的自然生態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的生活態度。
近年來,峨眉山市把發展醫療康養事業,作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更高質量民生服務需求的重要抓手。“十四五”開局之年,峨眉山市將全力打造區域醫療健康服務中心,發展中高端養老服務,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砥礪數載,精雕細琢?,F如今的峨眉山腳,一座心懷健康百歲夢的人文地標即將綻放,一座懷揣產業報國憧憬的全新品牌地標應運而生,一座備受矚目,且在各級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的新型康養產業地標躍然而起。它,就是位于峨眉山市城西南片區的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項目,由峨眉山市與尤邁健康、華西醫院強強聯合,正在推動本土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產業優化布局。
綻放:一座人文地標
褪夏入秋的峨眉山腳總是夾雜著雨露和泥土的芬芳,正是在這佛禪庇佑、自然人文皆上佳之所,一座媲美悉尼歌劇院般現代典雅、卻又師法于“雙遺”稟賦凝練而厚重的流線型地標建筑已經蔚然眼前。
記者了解到,這座名為“國際康養論壇及康護培訓中心”的現代化建筑作為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項目的首期呈現,設計靈感源自古代文人所論述的“是山當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峨眉山”。“起伏如山,流動如水”,應承背靠峨眉山、擁攬虎溪河的“負陰抱陽”之勢。中心的屋面則提取中國傳統官式建筑屋頂的設計語言,運用現代工藝體現傳統建筑檐牙高啄的神態,外立面玻璃窗花擬態佛衣,融入了峨眉的佛教文化,打造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建筑。9月初,這座代言區域康養產業“牌面”的人文級地標,將正式與大家見面!
邂逅:一座品牌地標
最近一周以來,峨眉山腳尚未正式開放的國際康養論壇及康護培訓中心迎來了不少“游客”。外圍已經基本呈現的河畔公園儼然成為了市民和旅人們的全新打卡地,面對如此熱情高漲的人潮,項目工作人員直呼“意外”。
這樣的“意外”,其實并不意外。
因為在這座人文地標的背后,是高度品牌契合的強強聯手,通過優勢互補使得產品不斷升級,產生“1+1>2”的綜合效應,讓康養產業開發掙脫傳統意義上的“買地-建房-賣房”模式束縛,呈現出產業化、片區化發展趨勢。
記者獲悉,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項目的發起方為北京尤邁慈善基金會?;饡疃汝P注老年健康產業,以“預防誤診誤治”為宗旨,大力推廣“大病再診斷”這一先進理念。以北京尤邁醫學診所為平臺,依托近300位來自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等醫療行業的權威專家,開展遠程會診、困難地區基層醫生培訓等,累計為12000名患者開展大病再診斷,并于2020年榮獲國務院扶貧辦頒發“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從北京到四川,從全國中心到峨眉山腳,北京尤邁慈善基金會與峨眉山君逸商業投資有限公司為實現“康養+產業”的共同夢想而走到了一起,攜手組建峨眉山京川國際康養產業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項目,旨在為峨眉引入一站式“醫養結合”產業鏈,深入踐行新時代下醫養結合、以養為主的新型養老模式。
扛鼎:一座康養地標
順應“國字號”戰略布局、秉承“雙遺”稟賦而建、擁有著最純正的康養產業“血統”,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更需要做到和做好的,就是如何實現一座康養地標的構想!
攤開整個峨眉山市的發展版圖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位于樂峨地區文旅康養產業集群的核心地段,位于峨秀湖旅游度假區內,距峨眉山景區不到3公里。項目以知名佛教圣地、自然文化雙遺資源為康養產業的先天基礎,通過對醫療、康養、養老、旅游等大健康+的產業形態整合,致力打造新時代下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
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自立項伊始,得到了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被列為2020年四川省重點項目及峨眉山市“掛圖作戰”項目,同時也是中國老年大健康智庫的重要試點項目和示范項目。
據了解,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總占地約1104畝,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一期以三級綜合醫院為支撐,打造醫康養綜合板塊,二期規劃為全齡康養社區板塊,三期規劃為機構養老及高端療養板塊。建設內容包括三級綜合醫院、健康體檢中心、康復護理中心、康養論壇中心、康護培訓基地和機構康養版塊等。其中,國際康養論壇及康護培訓中心,集會議功能、護理培訓功能、展覽功能于一體,將于近期正式開放。這里擁有可同時容納近450人的國際論壇屆時將成為中國老年大健康智庫“中國峨眉山國際論壇”永久會址;康復護理培訓及實踐中心可容納150人,為護理人才培訓和康復護理實踐提供教育基地。
進入到“醫養”這一核心板塊。記者獲悉,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項目的重點——華西醫院峨眉分院項目計劃打造以康養醫療、旅游醫療為特色的非營利性三級綜合醫院,規劃總建面14萬平方米,預設床位501床,含門診及醫技樓、住院部、體檢中心等。華西醫院峨眉分院項目已于今年4月完成奠基儀式,醫院住院樓已于近期主體封頂,計劃于2022年10月投入運營,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運營管理。另外,康護中心規劃建設以中西結合的康復、護理為特色,配備先進設施設備與一流技術服務,服務本地及周邊區域,輻射全國的智慧型康復護理示范樣板,目前處于規劃設計階段,預計2022年建成。
按照規劃,相配套的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全齡康養社區板塊總占地約220畝,規劃總建面約25萬平方米,預計2023年建成,塑造“頤居”、“頤養”、“頤樂”全方位康養生活場景與生活方式。旨在打造滿足不同階段的健康養老服務,為中國老齡事業找到有效解決辦法和實現路徑。隨著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建設有條不紊的推進,一個集醫療產業、健康產業、養生養老產業、旅游產業、休閑產業、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的康養基地,正逐步呈現。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將以峨眉優質生態養生文化為基底,華西頂尖醫療資源為核心,構建醫養融合產業生態鏈,打造醫養共生,全齡共樂的綜合康養項目,為健康中國2030的早日實現,為中國老齡事業探索作出應有的貢獻。”
結語
胸有丘壑,目遠曠達。這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這一座優雅精致的公園,這一派高瞻遠矚的產業集群,恍如夢想照進現實,高山仰止,無不見證著峨眉、樂山乃至整個西南康養產業的一次重大變革!
下一期,我們將在國際康養論壇及康護培訓中心正式亮相之際,帶著大家一起乘坐這艘康養航母“啟航”,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