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相俊,筆名湘俊,自省齋主,號三和君,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當代書畫院院士,中國書法名家協會會員,河北毛體書法研究會特聘藝術家,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邢臺市紫金書畫院副院長,邢臺市毛體書協副主席,尤以草書篆書見長,書畫界尊稱逯老為“篆書泰斗”
受家庭影響,六歲開始習書。先以歐、柳、漢隸為基,旁涉顏、趟。行書主臨二王,草書主攻張旭懷素。
2009作品《沁園春雪》獲全國第二屆翰墨風揚杯書畫大賽金獎。
2016獲中國環藝書畫展最佳創作獎
2019河北毛體書法研究會特聘為研究會藝術家。
2019作品入展《紀念毛澤東誕辰126周年全國精品書畫作品展》
書法藝術是以漢字為載體,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而形成的一門獨特藝術。是體現民族文化、民族氣質、民族精神的文化符號和藝術花蕾。
書法所具有的魅力,正如魯迅所說:“中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
學書法,從小要書出正道,打下扎實的基本功。從魏、晉、唐楷書或漢隸入手。懷有一顆虔誠、敬畏之心,甘于沉靜,恒于習練,深入經典,“取法乎上”。通過筆墨的磨礪,真正打進傳統,通會于古人。首先從技法的修煉上,領悟古人的境界。尤其學書初期,練好基本功,學習必要的技法是硬道理。且要終身臨帖,別無二門。
隨著日月的積累,有了一定的書法基礎,就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功夫在書外”。一個人的書法與這個人的學養和文化功底是聯系在一起的。書者要在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多臨帖、讀貼、訪碑、看碑。多讀書,讀好書。如子、史、經、傳,文、史、哲都要學。尤其詩、詞、歌、賦要常學不厭,立志做個飽學之士。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和道德情操、品德修為。學問到了,書作才有氣韻。由技入道,只有技法,沒有文化,最多是個寫字匠。從興趣出發,從文化出發,崇尚藝術、崇尚文化,敬畏藝術。唯想給社會和自己周邊寫出好作品,別無他念。
書品即人品,風格即人格。書貴自然,無意于佳乃佳,不能有意做作,妄自作怪。去掉名利思想,才能自然書寫,放松書寫,才能出入傳統,繼承傳統,自在創新。水到渠成,功夫到了自然會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寫出自我。
書法既要形式美,又要內容美。因為書法有兩重作用,字的外在形象既要寫的正,又要寫的好,寫的美,給人一種正氣,一種愉悅。又要通過內容讓人有所領悟,提高認識,對社會起到推動進步的導向作用。
漢代揚雄說:“書,心畫也”。唐代張懷瓘說:“書者,如也,舒也,著也,記也”。清代劉熙載也說:“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所以書法最終要通過作品,看到人,看到人的精神面貌、書法技能、處世態度,情操、氣節。書法要寫心,寄情、釋放性靈,總之要書中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