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如今的翻天覆地,穿越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又一代中醫人接續奮斗、勠力拼搏,為護佑炎黃子孫的生命健康,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光輝成就。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大變局的今天,中醫藥已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醫藥衛生資源,它已發展演變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講好中醫藥故事、展示中醫藥魅力。讓中醫藥成為中國的國家優勢,造福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健康,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特別報道一批在中醫事業發展中,守護人民健康中作出杰出貢獻的中醫人物。
于志波,1959年2月出生于山東省菜陽市,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畢業,中醫主任醫師,執業中醫師,中醫學職業教授,中醫學博士、出生于中醫世家,受其家訓,自幼學醫,酷愛易醫之理的研究,矢志岐黃之道,集歷代各大名醫的寶貴精華,深入實際研究驗證。經歷40年的臨床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于常見病,多發病能夠達到簡,便,廉,驗的境界,勤于對慢性疾病,疑難頑疾的創新治療,長期的臨床實踐總結了較多的效方,驗方,驗案。
先后發表了有學術價值的論文20余篇,分別在《中國綜合醫學雜志》,《中國當代效驗方藥薈》,《中醫雜志》,《專科專病中西醫經驗薈萃》,《當代名醫醫案金鑒》《亞洲醫學雜志》等發表,論文《行氣治胃癌口服液》,獲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優秀成果獎。《中醫藥內服外貼治療中晚期肺癌60例臨床觀察》獲中國中醫研究院“醫圣杯優秀獎”,經全國人才交流指南委員會評為“中醫專家、優秀人才”。
在技術特長方面,用傳統的“三棱針針刺貼藥療法”治療: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胸椎骨質增生,腰椎尾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雙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滑膜炎,滑膜囊腫,足跟骨刺,治愈4萬余例,對于外傷致壓縮性,頸、胸、腰、骨折,一般在50天左右康復。
對于各種腫瘤有獨到見解和獨到的治療方法。甲狀腺癌存活已達20余年,肺癌6年以上,胃癌15年以上,肝癌15年以上,具有明顯的減少痛苦,抑制遠外轉移擴散,較好提高生存質量。經歷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對于治療癌癥,當利于未病先防先治,才能防患于未然。何為防?飲食、七情、環境,極為關鍵。
總之,中醫藥學是整體的科學辨證施治,非孤立的治療疾病,在日常臨癥過程中,常見心腦血管病、中風后遺癥,頑固性牛皮癬、哮喘、急慢性肝炎,乙肝型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疑難雜癥,一般都能得心應手,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深感傳統中醫藥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宏觀的整體觀念,細微的辨證論治,無與倫比的四診脈法,更為深奧的經絡學說,無可撼動的幾千年的科學實踐觀,造就了多少醫圣、藥王,才使中華民族體魄健康,繁衍昌盛。
山東省菜陽市金山大街446靜遠堂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