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鋼筆畫的筆韻和筆趣
作者:葉向陽
蔡國梁用鋼筆畫出了一片大天地。鋼筆畫是繪畫中的一個小類,一個獨立的畫種。由于鋼筆的筆觸較小,它展現世界的能力有限,但是它仍以自己獨有的韻力在藝術的百花園中爭奇斗艷。鋼筆畫的基本元素是點、線、面、體,畫家通過把這些基本元素進行排列組合,將自己被自然界所感動的“碎片”組成具體的物像,以這種點、線、面形式展現出來,形成鋼筆畫作品。眾所周知,鋼筆畫的色彩單一、樸素,并受到繪畫工具的約束,在畫幅、效果上也有一定的局限。但是,鋼筆畫有鋼筆筆尖的銳度這一獨具的特點,又是其它畫種所無法比擬的。尤其是鋼筆畫所能展現的、表達的、刻畫的“世界的深度”是其他畫種難以達到的。線幾乎是任何造型藝術的極為重要的基礎表現語言之一。
在鋼筆畫中,線的長短、曲直、粗細、疏密的運用,以及抑揚頓挫的人為控線手法,使線本身就極具形式感和豐富的表現能力。新鋼筆畫對線的理解和運用,已經賦予了其全新的概念。那就是把線擺到了它原本應在的位置。即所有形式的線,都必須服從于對物體“質”的塑造,以便還原物體的精神本質。它在寫實鋼筆畫創作實踐中,不再被奉為至高無上和首要研究及對待的課題。線的一切變化都不是它本身的“原動”,它的一切變化,應該以服從于刻畫對象的需要而存在,線的真正魅力,要體現在“法無定法,線無常形”的化境狀態。 線或點的密集或集群化就形成了面。
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從嚴格的素描意義上說,任何線甚至點都可以理解成大小不同的面。在造型的形式語言上,面總會和體積、空間感聯系在一起。 所以,在新鋼筆畫的創作實踐中,點、線、面一般是不會單獨存在或出現的。這三者一直是相互交錯、滲透及互為因果的一個有機整體,并且,它們永遠只是造型的手段或表現方法而已。本來,筆韻是中國畫的一種稱謂,是韻味和韻律的兩種含意。它體現在蔡國梁的新鋼筆畫中,就是通過用筆的輕重、虛實、剛柔、徐疾、頓挫等,使畫面統一、和諧,如同音樂一樣,有基調、有主旋律,即統一又有不斷的變化,給人有美的愉悅。同時,他很講究用筆、排線的運動感和節奏感 ,輕如行云流水,重如高山墜石。他畫的《古剎鐘聲》是新鋼筆畫的理論的實踐,這張畫讓他新近獲得2018年第二屆全國新鋼筆畫銀獎。
蔡國梁先生還用小小的鋼筆畫登上了北京的大舞臺,他執筆的鋼筆畫“中山先生浙江記行”入選由民革中央, 中央文史館,中國美協共同舉辦的全國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的畫展,2016年11月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作品受到與會領導何魯麗及業內人士的好評;另外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9月3日,是中國法定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蔡國梁先生深切懷念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斗、為國捐軀的烈士,崇敬所有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和所有為抗戰勝利建立了功勛的海內外中華兒女。他用自己的鋼筆畫表達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壯烈情懷,他這些作品展出后也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