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ze是谷歌旗下的導航地圖公司,受疫情影響,這家企業最近被批在全球裁員5%,并關閉了多個辦事處。盡管如此,Waze發展和成功充滿了偶然性和運氣,那么它是從一個毫無價值的APP到被谷歌相中,成功以11億美元出售的呢?
本文中,medium作者Elad Simchayoff講述了Waze創業故事,還是挺有趣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Waz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蘋果令人尷尬的失誤。
幾年前,當我為以色列最大的新聞機構報道金融事務時,我碰見了一位前Waze高級雇員,他向我分享了公司早期的故事。
“一開始,很少有人明白我們想做什么,”他說。“大多數潛在投資者都問我們‘為什么有人會使用導航系統來引導他他每天走過的路線’?”
“說實話,那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如何很好地解釋我們的愿景。”
他的語氣反映出早期階段對他們來說是多么困難。
Waze由以色列三人組Ehud Shabtai、Amir Shinar和Uri Levine于 2007 年創立。這個想法在當時確實有點不尋常:一個利用群眾力量的導航應用。
Waze用戶是那些一邊開車一邊“畫”實時地圖的人。
該應用程序通過GPS信號收集所有活躍用戶的位置,因此可以幫助引導他們走不那么擁擠的路線,讓交通更順暢。這款免費的導航應用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能為司機提供一條更為合理的路線,避開那些擁堵路段。
當時,這個市場由傳統的導航工具組成——通常是昂貴的內置地圖的GPS系統,它沒有實時的數據鏈接,基本上只向司機顯示前往目的地的路線。Waze則是不同的。
首席執行官諾姆?巴丁回憶道:“一開始很多人說我們很愚蠢,根本不可能成功。”
然而,該公司憑借在以色列口碑傳播,獲取了一些資金,并開始獲得吸引力。
Waze遇到的瓶頸
事情進行得還可以,但并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2010 年對Waze來說是艱難的一年,當時該公司正在尋找更多的資金。
“我們見過一些投資者和基金,”聯合創始人Uri Levine回憶說,“他們有 100 種不同的方式向你說‘NO’,但只有一種方式會說‘Yes’。”
Levine將這段時間描述為在黑暗中坐過山車。“有很多轉彎,但你不知道它們會到來,直到你進入其中。”
除了資金,產品自身也有問題。Bardin列舉了導航方面的問題,例如,該APP提供的路線有時會建議司機從橋上跳上高速公路。
試圖在美國推出比預期的更難,因為加入該應用的用戶不多。因此,主要依賴于人群的Waze為美國用戶提供了一些奇怪的路線選擇。
一位前員工告訴我,識別和傳達Waze的愿景存在一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它被當成了司機們的社交媒體。調整這個工具的優勢和潛力需要時間。對這一工具的優勢和潛力進行調整需要時間。
蘋果的失誤成就了Waze
2012 年是主要的轉折點。那時,Waze已經成為一家在國際上很成功的公司——擁有 2600 萬用戶——但還不是一家價值十億美元的公司。
2012 年 9 月 28 日,在蘋果地圖發布新版本后不久,顯然該產品漏洞百出,總體質量非常低。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不得已公開道歉。此外,在他寫的一封信中,庫克實際上建議iPhone用戶暫時使用其他導航應用,提到的應用程序之一就是Waze。
在庫克發表聲明后,Waze的下載量飆升了40%。
Bardin當時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我們不知道(庫克會提到Waze),沒有人問我們什么,沒有人主動聯系我們。我們今天要打破所有的下載記錄。”
從那時起,每年 9 月Waze的員工都會慶祝“蒂姆·庫克日”。
Waze成功抱谷歌大腿
蘋果的慘敗為Waze成為全球最大的導航應用之一鋪平了道路。Levine說:“甚至在南極洲,Waze還有有 27 名使用者。”那時,其他大公司也在密切關注。
出于謹慎,Waze與谷歌的談判持續了好幾個月。“在達成協議的前一天晚上,”Bardin回憶說,“谷歌威脅要取消整件事,因為有人把細節泄露給了媒體。”這個故事很容易以不同的方式結束。
2013 年 6 月,谷歌宣布收購Waze。
估值在 10 億到 13 億美元之間。
全世界都震驚了。在當時,這可不是一個普通應用程序的價格。Techcrunch在報道該交易時問道:“WTF is Waze,谷歌為什么要支付 10 億多美元?”
Waze后來成為谷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1. 3 億活躍用戶。
最終的想法
開始是艱難的。那些聰明的、成功的、有經驗的人可能會說你注定要失敗。但他們可能是錯的。有時候,定義你真正的目標需要時間。
用戶只需使用你的產品,就可以幫助你鋪路并繪制公司的地圖。他們甚至可能有比你更好的主意。
失敗和巨大成功之間的距離可能很小。也許只需要對的人說一句話。
注:本文經編譯自medium,原文標題《From an App that Made Zero Sense to a Billion-Dollar Company》,上文圖片均來自Waze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