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5年」這一主題,2021 G7伙伴大會上,G7創始人、CEO翟學魂作為主持人,與普洛斯創始人、CEO梅志明;嬴徹科技創始人、CEO馬喆人,站在供給側、資本、技術等角度,結合產業物聯網的變革過程和發展趨勢,開啟了一場關于未來5年的「前沿思辨」。
過去幾年里,我們看到了物聯網的發展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產業鏈和產業體系正逐步形成,安防、交通、醫療、物流等領域先后推出具有廣泛應用市場的產品和系統,并得到了業內的支持。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物聯網已然得到了國家、資本、行業、技術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
然而,當外界各類目光都向產業物聯網聚齊,那么,那些真正扎根于其中的人,又是如何看待這一變革呢?
梅志明:未來將走向有數據支撐的計劃經濟而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連續投資8次G7的普洛斯提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看法,梅志明認為:“我覺得會走向計劃經濟,前提是有數據支撐的計劃經濟。”在他看來,無計劃、就無序;無序、就無效率;無效率、就無法降低成本。
“計劃經濟”的形成來源于數據的堆疊,物聯網作為產業推動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各種工業場景里的IoT設備感知終端并實時采集大量數據,然而全量、全要素的連接與反饋僅僅是基礎,后續的著力點應該是放在指導業務運營和決策上,這樣,數據的真正價值才會發揮出來。
當被問到做什么樣的布局才可以確保“計劃經濟”時,梅志明稱:“因為我們的基因和文化對新鮮事物的應變能力不夠強,所以會考慮哪些東西十年二十年不會變,然后選擇在這方面做投入,一旦在那個領域做到一定規模,再圍繞其慢慢把生態豐滿,把它做的更完善一點。”
無論是“數據為前提的計劃經濟”還是“投資不變事物的邏輯”,梅志明口中的未來5年里,我們總能找到G7的身影。一直堅定不移將自己定義為物聯網基礎設施的G7,10多年來不斷“投入新數據,創造新價值”。如今,G7正在經歷由點到面,從連接到直接指導行動,側重將客戶經營場景全鏈條打通,一個系統將司機、貨、油等一個個節點數據貫通,讓客戶通過一個平臺便可以判斷這趟活兒的利潤是多少,進而做出決策。除此之外,坐落在內蒙古包頭的華電也正在G7的協同下經歷一場物聯網帶來的變革,作業場景的數字化加之端到端的打通,使得電廠領導只需站在數字甩箱大屏前,便可對整個煤炭運輸過程一目了然,并且根據當天的發運量和庫存量,制定接下來的運輸計劃。
老翟&馬喆人:協同搭建一個覆蓋全國的貨運機器人網絡
相比于普洛斯,嬴徹科技則有另一番見解。馬喆人表示,未來5年真正驅動B2B行業的三大趨勢是“人工智能、物聯網、新能源”。
很明顯,嬴徹科技正在朝著這個方向踐行。去年11月,嬴徹科技獲得寧德時代領投的1.2億美元融資,這是寧德時代首次投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綠色能源”的加入,讓原本已經具備了“技術、產品、商業化運營”全鏈條能力的嬴徹如虎添翼。如果看5年后的未來,馬喆人認為,應該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去搭建一個覆蓋全國的貨運機器人網絡,這需要非常堅定和長期的投入,但這一定是可以到來的未來。他表示,當自動駕駛卡車下線以后,運輸不再是管人,而是管機器人。最直觀的結果則是成本下降,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管理變的簡單且標準化,進而形成規模化,在這個網絡下,每一個參與者可以得到更好的運輸效率,更好的為貨主提供覆蓋全國的服務,每一個參與的車隊也可以得到大規模的發展。
然而到底什么是所謂的“貨運機器人網絡”?這一點老翟在演講環節中這樣解釋道:“第一,因為我們以后用的所有車、掛、箱都應該是機器人,從功能機變成智能機;第二,我們面對不是一臺車而是每天是要發1萬臺車,所以是個網絡;第三,車、掛、箱,所有東西連在一起,是一個貨運機器人。”他補充道,任何一個年代過后,我們都會用一種設備/工藝去定義,比如說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蒸汽機時代......今天,我們有機會去定義站在未來的視角看5年10年后的物流年代,屆時,希望大家會說,那是貨運機器人網絡時代。
圓桌最后,老翟向兩位伙伴拋出最后一個問題——“普洛斯和嬴徹科技希望G7的團隊一定要做好什么,一定不要做什么?”
馬喆人表示,“抬桿秒結”的環節讓他覺得G7用一個既有技術含量,又深刻洞穿每一個場景的服務,解決了這個環節的所有問題。未來,G7依舊應該保持初心,不僅僅追求硬核科技和商業成功,更應該追求有溫度的技術和物聯網。
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梅志明說到:“希望你們更多思考G7和現有客戶的定位,包括怎么協助現有客戶的轉型,怎么能把機器做的效率,轉嫁給他們的武器,幫他們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30分鐘的交談里,普洛斯、嬴徹科技、G7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未來5年的產業生態。在他們口中,我們看到了經濟存量時代,產業物聯網的核心是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更看到了未來產業物聯網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驅動力。相信G7正在同伙伴,朝著他們所暢想和勾勒的未來前進,互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