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有一名遠近聞名的農民書法家,每天到他的工作室登門求字的,研討書法的,現場觀摩的,拿著作品討教的大有人在,他總是熱情招待,含笑回答,讓朋友高興而來,盡興而去。他就是農民書法家----李善金。
李善金1963年3月出生在高密東北鄉文化發展區沙口子村一個世代為農的普通家庭里,16歲初中畢業就回家務農了,因為聰明厚道被大隊作為人才進行培養,送他去當時的高密縣農機學校學習拖拉機機械原理和拖拉機駕駛技術,學成后在村里駕駛拖拉機,從泰山--12到東方紅鐵牛---55,再到耕地的洛陽鏈軌車,凡是與拖拉機有關的他都摸了一個遍,先后20多年,之后,又到當時的大欄鄉干了好幾年的臨時工,直到臨時工被清退回家。
李善金迷上書法,是受了村里的兩名私塾學士杜寶賢和孫洪奎的影響。杜寶賢和孫洪奎是飽學之士,讀過多年的私塾,尤其是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杜寶賢的楷書,孫洪奎的行書,在東北鄉遠近聞名,初中畢業后的李善金沒事的時候就去這兩名先賢家里看他們寫字,被中國書法的魅力深深的吸引,和兩名先賢表達了想跟他們學習毛筆字的想法,兩名先賢也對這個喜歡毛筆字的小青年非常喜歡,都答應收他為徒,向他傳授毛筆字書寫技巧。
回家后,李善金把想學習毛筆字的想法告訴了父親,家里為他舉行了簡單的拜師儀式,兩位師父向愛徒贈送了毛筆、字帖等初學裝備,學習書法買筆、買墨、買紙都要花錢,開始家里還支持,后來因為沒有錢也就變得冷淡了,家里拿不出錢,他就用木棍當筆,大地當紙,無論走到哪里,他就就地取材的練上一陣子,時間久了,村里人都知道李善金會寫毛筆字了,于是,每到春節臨近,本村的和附近村的一些老百姓就拿著在家裁好的紅紙,讓他幫助寫春聯。期間每幅春聯給他留下5分到一毛的筆墨錢,年前的一段時間,他也能有個三、五元的進賬,他非常滿足,用他自己的話說:“不但有收入,還能不用花錢買紙練字”,因此,凡是登門求他寫字的他都是來者不拒。過完春節,他就拿著作品向兩位師父匯報,請他們面對面的指出不足,進一步傳授創作技巧,他創作的“福”字至今還有孫洪奎師父的影子。
結婚以后,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讓他感受到了巨大的生活壓力,既要服侍老人,又要教育孩子,還要進行書法練習,就是這樣,他也從沒有想過放棄。由于勞動強度大,他患上了嚴重的腿疾,好幾年不能上坡干活,沉重的體力勞動全部壓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那時才是他最難的時候,在家的幾年里,他除了收拾一些簡單的零活外,其余的時間全部拿來練習書法。他臨歐楷,學文征明,無論是楷書和行書都有了脫胎換骨的提高。
這幾年,兒女都結婚了,他也做了腿疾手續,生活好轉了,壓力沒有了,他就在家專門從事書法研究和創作。2019年8月,時任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黨工委書記的趙華功同志到村里走訪調研,走到他家里發現他正在為別人寫勵志橫幅,同時看了他的作品,當即和陪同走訪的村黨支部書記郭濤同志研究決定為他的才能發揮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把他請進村黨群服務中心,給他建設兩間專門的工作室,配備圖書,配備工作臺,園區和村里各拿出一部分文化建設經費,每年春節免費為老百姓書寫春聯,平時老百姓有需要寫幾個毛筆字的也去黨群服務中心找他,一切都是免費,寒暑假村里和鄰村有愿意學習書法的孩子可以找他免費學習,就在他的工作室里,讓他的書法藝術成為老百姓的福利,成為拉近黨群、干群關系的橋梁和紐帶。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