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培訓時代,孩子接受童心美育的行動宜早不宜遲
文/禹至
引子
眼前這代家長真不容易,他們的生存狀態可以用一個字去形容,那就是“忙”。他們中,大些的,孩子上了高中;小些的,孩子還在幼兒園。他們在自己還是少兒的時候,就進入了一個缺什么都不缺競爭的時代。他們親歷這個時代并轉身成為父母,成為家長。在總結競爭得失后,他們將自己沒有達成的某種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在他們小時候就拉開了序幕的教育競爭就這樣愈演愈烈,如今可謂到了白熱化程度。他們能欣然接受個中艱辛,并心甘情愿為此奔忙,為的是寄托于孩子身上的連自己都說不清的某種莫名的希望。
校外培訓產業與這代家長同輩,幾乎同步成長。如今,這個產業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成為同輩家長難以拒絕的競爭依靠。但就在上周,7月24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說是意見,實則禁令,對學科類校外培訓而言,基本沒留下生存空間。昨天,7月30日,這個《意見》的單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國發行。看來要動真格了,這顆參天大樹大概率會忽折倒下。習慣于依賴這顆大樹的家長,或許真該借此機會歇歇腳,靜下心來想想孩子的真心渴望了。
·1·
教育到底為了什么
不當老師已經很久,本不該妄談教育。但對教育的關注不止,且每每思考總有堵心之結,總想對年輕的家長說些什么,以期他們和他們的孩子少受一點本不必承受的無謂的煎熬。讀過《意見》,再生此念,已經不吐不快。說些什么呢?就從教育到底為了什么說起吧。
人類在生物界被歸為“有缺陷的物種”,因先天缺乏覓食、御寒以及對抗侵犯等等,多數物種與生俱來的獨立生存能力,只能借助外界的輔助求得生存。教育正是人類生存的一種輔助。理論上,這種輔助是對人類未特定化的原始特性的一種補給;實踐中,是一個成活長大的人,把活下來的外在因素和經驗總結后傳授給后人,以彌補人類獨立生存能力先天不足的內在缺陷。但是,任何一種對人類獨立生存能力的輔助,都不可能從本質上改變人類的內在缺陷,永遠只是一種輔助。并且,這種輔助只能使人類的內在缺陷越來越嚴重,以致越來越依賴于輔助,尤其越來越依賴于教育的輔助。也就是說,本質上,教育是為了輔助人類生存下來并且生存得更好。
當然,站在不同的角度,對教育會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不同的定義。但在現代教育中,無論理念、方法和目的,總體上是離不開影響和引出這兩層含義的。所謂影響,就是有意識地干預接受者的認知和心身發展;所謂引出,就是將人的潛在素質和能力引發出來。人類未特定化的原始特性決定了,人類自身便具有各種不可預見的成長可能性和可塑性。因此,影響和引出相比較,我更看重后者。因為,只有引發出人的潛在素質和能力,才能有效減少人在生存中的各種依賴,才能生存得更好,也才更加符合教育的本質目的。
然而,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從科舉制開始一直到現在,始終是以影響為主。從中,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個目的:培養→分化→選拔,歸結起來就是競爭。也就是說,從科舉制開始,我們的教育就已經注入了競爭的基因。教育的能量和基因的繁殖力都是不可低估的,在一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中,我們的教育里既有的競爭基因不但沒有退化,而且在40年前就加速裂變并滲入人性,成為人性中的一種組分。而且,競爭低齡化趨勢,也越來越突出。
現實中的表現是,幾乎所有人都在競爭的框架下看待教育,不管多小的孩子,自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便在家長的期許里默認了競爭意識。分數、排名、擇校、升學,以及五花八門的榮譽、獎勵和比賽,成為家長心目中孩子的一個個人生目標和競爭方向,盡管這些目標和競爭對家長而言,大多是盲目的。校外培訓產業,就是這種背景下,在這樣的土壤里誕生并迅速發展壯大的。
《意見》出臺,校外培訓這顆參天大樹如果真的倒下,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是擺在家長面前的嚴峻問題。不難想象,只要評價體系依舊,不管校外培訓何去何從,競爭框架下的教育體制是不會出現本質上的改變的。但無論如何,真正的后培訓時代已經到來,同時到來的,還有這個時代對家長智慧的考驗。
·2·
為美育的缺失買單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教育是缺失美育的,包括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正因為美育的缺失,我們痛心地看到,太多的人在真善美面前滿口謊言而不知廉恥,太多的人面對真正的藝術一臉懵逼還自找借口說沒興趣,太多的人全身心投入獲取金錢和權利的競爭卻找不到快樂和自我,太多的人行尸走肉般地活著而從未感受過靈魂的存在。也因為美育的缺失,我們才迷茫在競爭框架下的教育體制里想贏怕輸,我們才在精神和物質的天平上傾向物質,我們才與真正意義的精神自由擦肩而過,我們才時常感受到不安和焦慮。
其實,大約在100年前,以北大校長蔡元培為代表的一眾新文化倡導者就曾提出“美育救國”思想。蔡元培認為,只有美,才能讓國人擺脫功利主義和物質主義的糾纏。于是,他在諸如《以美育代宗教說》、《康德美學述》、《賴斐爾》等多篇文章中宣揚“美育救國”思想,他希冀美育與科學一道,成為救國于危難之中的兩股重要力量。遺憾的是,由于包括戰爭在內的各種原因,這一思想未能如蔡元培等一眾文人所愿造福于國人。時至今日,竊以為,面對林林總總難解的教育問題,“美育救國”思想依然是一副良藥。
回到現實,在物質主導文明的社會里,相信美育能有蔡元培一眾所希冀的救國之能量者,少之又少!更多人只相信看得見的物質,不相信看不見的精神,這也是我們一直缺失美育的重要原因。然而,世間的一景一物以及每一個人,他們的靈魂都是看不見的精神,這些精神在我們的審美中交融,我們才有可能真正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在我看來,審美不只是一種能力,它還是超越視覺的一種精神,而美育,則是建立這種精神,乃至建立蘊涵真善美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基石。缺失了美育,就缺失了這塊基石,也缺失了真善美,那是極其危險的一件事情,我們是要付出代價并為之買單的。
·3·
重要的不是競爭
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城市藝術客廳的美術館。前不久,一小學老師看到這家美術館持續不斷展出高品質的展覽,甚是喜歡,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他建議學生利用周末到美術館看展。多善良的一個舉動!可家長怎么對待呢?當成無法推遲的任務去草草完成:一副日理萬機的模樣,匆匆忙忙帶著孩子沖進美術館,喊道:“快!快!快!拍張照馬上走,我還有事。”孩子不依回道:“我想看看畫。”父親急了:“看什么看,拍張照給你老師看,證明你來過就行了。”
當然,并不是所有家長都如此,也有認真看展,悠閑享受,甚至面對作品詢問交流的家長,但那只是極少數,大多數都和前述那位忙得像總理似的家長差不多的態度和方式。是的,正如同事所說:“這種家長沒救了!”坦白說,在柳州這樣的城市,應該找不出第二家像城市藝術客廳這么專業的美術館了,這些家長面對這樣的美術館竟然如此麻木的事實,讓我想到:不少人已經從缺失美育發展到拒絕美育了。在深感痛心的同時,我也理解這些家長的肩上的壓力,是這些壓力讓他們變得浮躁和功利,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壓力就是來自孩子身處的教育競爭,這不是他們的錯。我想說的是,后培訓時代,重要的不是競爭,他們的孩子不該再缺失美育。這是童心美育的宗旨,也是童心美育在后培訓時代的考量。
孩子們的未來是不可預設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等待教育者去開發,包括孩子的個性、天賦和創造力;每一個孩子也都有家長和老師預想不到的可塑性,這是由人類未特定化的原始特性所決定的。可是,任何一種競爭模式的教育活動,都會用某種標準去評判他們的競爭成績,而這些標準,恰恰可能扼殺孩子包括個性、天賦和創造力在內的潛能,更可能阻礙孩子成長中更多不可預期的可塑性。因此,應該提醒家長的是,在后培訓時代,孩子參與競爭模式的教育活動宜減不宜加,孩子接受童心美育的行動宜早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