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本人根據祖傳秘方以及古今一些著名醫學家之經典,經多年潛心研究實踐,以及從小跟隨世代中醫傳人我的族伯父采藥、制藥、治病的辯診能力,采用純中草藥進行精選和獨特的配方,研究出肝病、腎病獨特的配方,和許多疑難雜病的絕方。
于2016年和2019年分別獲得兩項國家專利局專利《乙型肝炎專利證書》專利號:乙2013105066657.0 《腎病專利證書》專利號:2120131056656及兩項版權;兩項版權名稱為:《一種治療尿毒癥的中藥組合物》、《快速治療骨折的藥物組合物》。
于2013年8月在北京中醫大學學術研討會,榮獲《東方中醫藥研究會》及《中國傳統醫學會風濕病研究所》授予兩項榮譽證書: 《中醫治療疑難病創新獎》、《中國民間名醫》,同年九月在香港應聘為《世界中醫藥協會首界理事會會員》。
由《中國黨建新聞調查網》, 《中國紅色文化交流協會》, 《中國發展改革研究院》承辦的《共圓中國夢--新中國建設功勛人物表彰大會暨國慶慶典》活動中被授予《新中國建設功勛人物》光榮稱號;
于2015年9月授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光榮稱號。并頒發獎杯、獎章、獎狀。
于2019年授予《共和國最美建設者》榮譽稱號,并頒發了獎狀紀念章等鼓勵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再立新功!
論肝腎并治
中醫判斷病灶所在,總是對患者進行邊觀其體魄邊詢問,看眼球,看香苔(肝主目,腎主骨)然后切脈,根據左、右手的寸、關、遲脈相進行分析。不過現在患者普遍都中、西醫都試試看,病歷上都有中西醫的記載并有西醫的檢查結果。根據西醫的檢查結果患者的病灶找到了。
第二步就如何對癥用藥。
說到對癥下藥,其實是最難做到的,有的庸醫到老還做不到,不能光靠上輩留給的經驗,也不能照搬書本,我個人見解是憑自己的悟性和刻苦鉆研,伯父在世常對我講肝腎并治的關點(他生前是腎病專家,解放前在漢口開藥鋪,治好了不少腎病或尿毒癥病人,解放后1952年3月治好了一個從上海到武漢同濟協和未治好的紡織工業企業家,當時只有一口氣悠著,也沒有透析設備,更談不上換腎,我伯父將藥丸灌到病人肚中,兩小時后全身消腫,經百余天調養直至全愈。
直到1956年國家不允許私營,國家開始組建中醫院,后被評為腎病專家副教授。
當時我年齡較小,不太明白其意,在多年的行醫中悟到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現代醫學的一個名詞“免疫力”的提高,它有助于治療的進程,無論治肝病、腎病,首先進行補脾健胃,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了,免疫力就逐漸加強了,對治病的療效就有明顯的提高,在其它病的治療過程中也得要提高免疫力。
如在治療乙肝的過程中單一的補脾健胃也是沒有明顯效果,我就把補脾胃關鍵藥物組合在治乙肝的藥物中,效果明顯增強,乙肝病毒雖頑固但也有它的脆弱的一面,就是在肝細胞新陳代謝的那個時刻,乙肝病毒在死亡的肝細胞中出來去尋找新的肝細胞時,殺滅肝毒的藥物就容易殺滅乙肝病毒。使乙肝病毒無處生根也無法復制,哪怕是乙肝患者有多年的病史,只要服用我發明的《肝泰靈》專治乙肝病的丸藥,在幾個月內就能徹底消除乙肝病毒,使患者達到健康人的體質。
(所以我本人要求申報治乙肝藥丸《肝泰靈》的專利)。
關于腎炎病及尿毒癥的治療方法跟治療肝病略有小異,腎病尿毒癥首先解血毒,排毒消腫后要加強補脾健胃,慢慢的溫腎補肝,中醫主張的三分治七分養就很適合治療腎病尿毒癥。腎毒被解就開始養腎護肝這個過程須百日。
一、禁食有碘食鹽(百日內);
二、百日內禁房事(指成人);
三、保持正常體溫,盡量不受風寒或感冒,如感冒了,不能去醫院輸液,各種素類藥物與中藥發生強烈對抗性反映,對剛解腎毒的患者,本身體虛經受不了容易發生意外,幾天內就斃命。
這就是治腎病尿毒癥的“三禁"。
治肝病的提高免疫力是用中藥進行補脾健胃病愈后進行補肝腎。
而治腎病及尿毒癥則是用傳統的食療方法進行,百日內讓腎休息不進行利尿,用一種中藥讓尿液從大便排出,絕不能使用激毒強行腎臟利尿,這樣就使腎功能衰竭,腎小球壞死,長期透析,或導致換腎。其實不光是肝腎同治,就是糖尿病和癌癥也是要先提高免疫力,就是概括到七分養的含義,具體用藥屬三分治的含義。
我在祖傳治腎病秘方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配伍并制成藥丸以便服用。藥名《德記·腎康丸》。此藥效果靈驗所以要求申報專利。
周美德于湖北武漢2003年5月15日
論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發揚光大的必經之路
中國中醫藥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勞動人民應用中藥防治疾治已有數千年歷史,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隨著時代的變遷,西方醫學技術的傳入,許多人認為西醫便捷可靠,有科學性,對中醫產生了輕視、歧視,甚至排斥,嚴重地阻礙了我國醫藥學遺產的研究和發揚。
已故毛主席曾指示: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還特別強調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指示。這就是現在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中西醫結合”概念的形成。如不走“中西醫結合”這條路,那么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醫藥就會得不到繼承和發揚光大。傳統的中國中醫藥學是科技不發達時代的產物,中草藥歷代文獻和各地報道浩如煙海,各類品種復雜,由來已久存在名實混亂,文獻資料中有時眾說紛紜,甚至相互矛盾,這就需要得用現代科技手段,對中藥進行解剖,分析其所含哪些成份,然后按此法對每個組方進行剖析??上驳氖窃邳h的領導下,已經慢慢走上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之路,實踐證明,中西醫結合已初見成效,許多地方已將眾多中藥配方用西醫的科學手段制成了中成藥,如糖漿、口服液、針劑、片劑、藥丸、超微粉等。療效顯著。純中藥的特點是:標本兼治,無毒付作用,無后遺癥。中醫最注重的是辯癥和對癥下藥,在改革中,中醫看病先用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八觀根據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判斷患者病灶,然后結合西醫的科技設備徹查,如抽血化驗、拍片、B超、CT等項目,根據患者病情選項檢查等結果出來,最后才定出施治方案,對癥下藥。這也證實了毛主席“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指示先見之明。
中國的中醫藥要想發揚光大就必然作出明智的選擇, “中西醫結合”這條必經之道,吸取精華,去其糟泊,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使其成為有中國特色的-中華醫學。
周美德于武漢2003年8月25日
周美德榮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