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譽咨詢-《績效系統落地方案班》中,很多企業家學員反饋:最近幾年,自己的企業很難再現“過去輝煌”!其實這并不是個別現象,確實在經濟市場上很多之前盈利的企業都發現近幾年不如從前,或是停滯不前,為什么呢?因為環境發生了改變,而企業的管理模式,經營模式卻一成不變。
品譽咨詢咨詢師認為:企業要實現利潤倍增,就一定要懂得盈利邏輯,邏輯清晰了,盈利就非常簡單。
而所謂邏輯,其實就是一套因果關系。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不要只會“結果”思維,而要擁有““因果”思維。很多企業家都最追求結果,這也沒有什么錯,企業要的就是結果,但是,任何一個結果都是很多““因”組成的。常見的一個現象:企業每年都會規劃目標,但是很多企業家從來不知道,達成目標是結果,卻不知道達成目標的““因”是什么。只要把達成目標的““因”做到了,目標自然達成。所以我說,我們做企業的,一定要因果思維。
欲達盈利·先自我提問
要盈利,老板必須搞懂幾個問題:企業賺誰的錢?為什么能賺到他們的錢?他憑什么把錢拿給你而不是拿給你的對手?
對應問題·層層解決
要解決以上這幾個問題,必須弄明白企業的本質是什么?企業存在的本質是為社會解決問題!因此,企業的業務組合與產品布局,就是該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既然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那么,這個方案誰去做?做到什么標準?做好了之后客戶又怎么知道?知道了又怎么相信你?
這就需要企業的營銷和管理。
營銷解決的是怎么讓外部客戶知道你?怎么相信你?怎么買到你的方案?要做到這三個問題,企業就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產品定位
二:產品布局
三:市場布局
四:交易模式
五:服務模式
管理解決的是我們內部員工怎么做好以上這些要點的解決方案。要做好這些方案,就要想這些方案是誰做出來的?當然是人!服務誰做出來的?答案也是人!技術誰做出來的?還是人!……沒錯,一切都是人!
所以企業管理就是解決人的問題,其它都是這句話的注解。那么人有什么問題呢?歸納起來,就兩個問題:一是他們想不想干?二是他們會不會干?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其他管理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要解決人想不想干的問題,關鍵看內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度,要解決會不會干的問題,關鍵還是看方法與工具,就是為達成目標,他們必須具備的業務技能、新策略與工具,而這些東西,需要企業長期的培訓學習,沒有長期保持學習的習慣,就很難完成企業戰略目標。
總之,盈利是結果,問題解決方案是原因,誰能做出更好的問題解決方案,誰就能贏得客戶的信任,誰就能獲得最終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