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鄧博文
鄧博文原名鄧文富,職業畫家。曾求學于中國人民大學孫其峰工作室,清華美院孫愷工作室,師承著名畫家孫其峰,孫愷,曠小津,王玉山,馬新林,吉瑞森,王子國諸導師。多次在廣州、番禺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及聯展。作品被京桂、融德、廣東省拍賣等多家公司竟拍,同時被中國美術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民營經濟報,魅力湖南等多家媒體報導專訪。被收藏界譽為最具收藏價值的青年畫家。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美院孫愷工作室助教,中國人民大學孫其峰工作室訪問學者,湖南省美協會員,湖南省書協會員,益陽市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益陽市中國畫學會副會長,益陽市赫山區美協主席。
2016作品《中國夢、復興之路》榮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五周年全國中國美術作品展作品展獲會員資格獎(中國美協)。
2017年作品《鏡,城市之舞》入選由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
2017年作品《守望》入選湖南省第四屆花鳥畫展。
2018年作品《來自新年的祝福》入選山水硯都,多彩肇慶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
2019年作品《夏至,青春之律動》入選二十四節氣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
2019年作品《城市因我更美麗》入選湖南省首屆中國畫雙年展(中國美協)。
2019年作品《古韻今風》入選徑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
2020年作品《愛心傳遞》入選鄉風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
2020作品《家山新韻》入選第二屆湖南省中國畫雙年展(中國美協)
2021年作品《家山新貌》入選百年恰似風華正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湖南省大型美術作品展。
鄧博文在山水畫上,揚棄傳統的山水畫圖像,形成獨具個人視覺的山水畫。不管是高山峻嶺,還是山水人家,或是河湖漁港,濃淡墨色中總是給人一種幽深和靜謐感。
其次就是他用色大膽而豐富。他的山水畫視覺色彩非常震撼,有一種攝人心魄之感。色彩,對于一個藝術家而言,有它本身的獨立美學品質,應該是藝術家自我表現藝術個性的一個工具。因此,他會在水墨渲染的山水中,通過天空、遠山、河湖鋪張色彩,讓一幅畫一下子不再沉悶而壓抑,充滿了無盡的生機和活力。有些山水畫,比如《紅土地》他甚至摒棄了傳統山水畫重墨輕色的特點,大膽用紅色渲染,似火如熾的場景,仿佛讓人感受到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浸染的革命熱血,更像是革命熔爐中煅燒和鑄造的中華民族的振興奮進之魂。
他雖然在色彩上做到了大氣和肆意,但他也不吝嗇纖細如絲的線條運用。因此,他為了淡化寫實,彰顯浪漫,借鑒超現實主義元素。比如在他的《漁歌唱晚》《泊》《收獲》中,擁擠的漁船,層層疊疊地停靠在岸邊,甲板上堆放的漁具隨意中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寫實的另一邊是房舍、樹林、莊稼的抽象存在,使傳統山水的意象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讓整個畫面顯得即和諧統一,又意境深遠。
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山水畫飽含自然和樸素的鄉情。因此,他的山水畫里的元素,來自于他賴以生存的鄉土自然和人文,畫里面充滿了生活的真實感和人文情懷。
鄧博文從小生長在洞庭湖畔——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的沅江,因此對鄉村生活以及魚鄉特色是身有體驗,無需更多寫生就可以歷歷在目。這樣就能讓他更能捕捉一些具有鄉土的元素。因此,他的每一幅作品,不是在創作,更是一種情感的宣泄。他沒有去刻意地理想化,而是在平淡樸實中鋪陳一些美好。
《漁歌唱晚》左 《泊》右
《收獲》
《紅土地》
中國畫注重筆墨、神韻、意境,而花鳥畫更多一情趣。鄧博文的山水見物見人,他的花鳥畫創作也是如魚得水。
他的寫意花鳥,受海派作伯年、吳昌碩、孫其峰等老師影響比較大,因此繼承了其繪畫精妙所在,匠心獨具,靈氣逼人。而且又大膽吸收西方繪畫優秀元素,用筆嚴謹、造型精準、神行兼備,勾魂攝魄,給人一種靈秀悠遠之氣。其中《自在清香》《鳥語花香》《天籟清音》這些作品中,用花枝、用山石、用禽鳥營造一種迷人的意境,用獨特的繪畫語言書寫情趣。因此,觀者可以從這些茂密、繁復和蔥榮中可以尋找到生命的節奏和品味,也可以從掩映、攀援、交錯中感受生命的交付與依托。特別是在構圖上,他又打破常規,花草繁而不雜,凌而不亂,而花草中總有一鳥或翔或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讓整個畫面生機盎然,相得益彰。
鄧博文經過多年的求索,藝術特點已達到自由書寫心境的畫境。這種風格,既有他先天的靈氣,后天的教化,更有人生感悟及個人思想的沉淀。
他經常用心捕捉大自然中有情趣的畫面,比如《靜夜思》《戲蝶》中,兼工代寫,用細膩的筆調描寫生活,用凝練的藝術語言來進行藝術再創作,用現代意識來詮釋中國畫的筆墨情趣。他的作品變幻而富有沉著,豐富富有質感,質樸富有動感,或濃墨,或淡彩,暈染出他筆墨駕馭的功力和才情。
特別是他的那組《荷塘月色》可以看出他深厚的筆法根基,從事物的本真出發,用質樸細膩的線條,通過色彩的濃淡傳遞一份清冷和雅靜。在中國畫中,都尚“韻”,而韻可以是神韻、氣韻、墨韻、意韻、筆韻和色韻,是讓人回味的難以言說,而可以感受的趣味。這幅作品構圖布局疏密有致,疏中月色流淌,密中夜色厚重;遠者隱約朦朧,近者玲瓏剔透;淺處高潔,濃處凝重;濕處含露,干處風搖。整個畫面如一點氤氳開來,整個畫面色調的微妙變化,透著一種干凈超脫的肌理,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新淡雅的意境。這種質感,如絹紗般在夜色緩緩流動,這種難得的藝術效果,就是作品的精髓。攝人心魄的意境,是畫作的語言,也是他藝術修養的呈現。
《戲蝶》 左 《靜夜思》右
《圓夢》
鄧博文的人物畫基創作以現代工筆畫居多,而人物作品題材新穎、構思巧妙、風格多樣,顏色明朗,已打破傳統意義上的規范。
對于工筆畫家,除了扎實的繪畫功力和技巧外,還與他個人的文化修養、開闊的眼界,以及捕捉繪畫中的靈魂,傳遞一種真、善、美的使命。這些都在他的《圓夢》《最美的顏色》《青春》《童趣》作品中得到精致呈現。這些作品從傳統中吸取精髓,以現代語言精致地描繪當代人們生活的理念、價值取向和生存狀態,都具有深刻的生活內涵,因此時代的符號非常明顯。
鄧博文的作品不管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已帶有自己獨特的印記,如洗盡鉛華后,每一幅作品都是充滿質感和生命力。
文著名藝術評論家彭潤琪
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