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三級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弘揚文化做貢獻
山東省鄒平市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是齊魯人文薈萃之地,數千年形成了燦爛的地方文化。鄒平市是山東省文物大市之一,現在境內有古遺址50多處,古建筑100多處。其中著名的有鮑家遺址、丁公遺址,化莊龍山文化遺址和醴泉寺、鶴伴山,唐李庵等。歷史文化名人輩出,齊代陳仲子,秦末伏生,宋代范仲淹,明代孫皇后等,如何發揚和傳承歷史文化,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些藏品成為人們了解鄒平過去發展過程的一個窗口,顯示出我們祖先飲食起居行中的燦爛文化,也展示了鄒平在當時先進的制陶工藝和發達的生產力,當今為鄒平創建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做出了突出貢獻。
位于韓店鎮鄒韓路中段的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館藏展品12000件,其中省級備案文物1100多件,博物館面積1700平方米,共分上下三層,二十幾個展廳,有石碑,拓片,書畫,陶器,瓷器,名硯,根藝,古錢幣,紅木文玩、石器、龍山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文史文獻等豐富展品,匯集了三十多年的收藏,2016年10月,經山東省文物局備案,山東省民政廳正式批復省級資質博物館,成為濱州市首家省級資質博物館,也是濱州地區展品較多的綜合博物館,2018年列入國家博物館名錄,2020年12月21日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是唯一的文史文獻類博物館,填補了山東省一項空白,在全省收藏屆享譽盛名。
博物館是一份寶貴的遺產,是人類生活軌跡的展現,參觀博物館能夠了解中華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人類發展進步的過程。有的認為保存、研究和陶冶文明才是博物館的主要作用,有的把博物館的作用概括為收藏、保存、研究、解釋和展覽五種功能。
博物館是學校的第二課堂,也就是說博物館具有輔助學校教育的作用,還是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第N個課堂,以前在課本上看到的文物,學生在博物館可以近距離觀察實物。參觀博物館的家庭團體日益增多,讓學前幼童體驗博物館已經成為國家的一種風氣。
從開館以來,實行免費參觀,舉辦各種公益活動,走進村莊.社區.學校舉辦各種形式的展覽,暑假期間舉辦了鄒平首屆拓片藝術展,攜手山東綜藝臺走進濱州萬達廣場展覽,在體育廣場舉辦慶六一活動,教師節之際,舉辦百年大計教書育人公益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物館收藏抗日戰爭時期的史料,設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展廳,其中館藏侵華日軍731絕密檔案近百副原始照片,真實地再現了日軍在中國實施細菌戰的種種罪行,在中國境內發現日軍731絕密檔案實屬罕見,近百副原始圖片可以復原很多當時場景,供全世界的人參觀,還可以配上文字出版成愛國主義題材的書籍,拍成紀錄片或電影,已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我們計劃整理出書,警示后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既為國家保護了文物,又為廣大市民和學生提供了學習歷史文化的場所,伴隨著鄒平撤縣設市,高鐵開通,現在參觀人數逐漸增多,為我市文化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近三年時間,我館還積極舉辦參加各種公益活動。舉辦參觀博物館有獎征文和攝影大賽。迎春節書畫家送春聯字畫公益活動,舉辦關注留守幾童讓愛回家大型公益活動。走訪看望困難群眾,在博物館建立了手工金屬雕刻研發教學基地,山東眾林網紅公益直播基地,目前正在籌備創建山東眾林文化產品研發基地,今年計劃出版鄒平歷代碑刻拓片精品集,在博物館一樓建立了黨史教育基地,圖文并茂的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成為黨政機關,中小學生學習黨史的理想場所。三樓有黃河文化廳,收集了有關黃河的書籍,物品,文物等讓觀眾了解黃河的時代變遷,怎樣從一條害河,變成造福華夏的幸福河。由于在文化和公益方面的突出貢獻,2018年參加了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辦的時代楷模中國公益盛典,館長韓同彬獲得全國文化公益十大杰出人物稱號,副館長徐廷杰榮獲中國公益象形大使稱號,登上了央視大眾春晚,央視欄目準備為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錄制專題片。
2019年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被鄒平市教育局命名為鄒平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濱州市中小學生紅色傳承基因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已接待多批中小學生來研學實踐,2019年被濱州市宣傳部命名為濱州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2021年在博物館設立中國世紀大采風山東站,中世采集團央視廣告部山東分部,推薦企業和個人,公益人士,有才藝的登上央視舞臺。
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是我市的一個文化窗口,辦好博物館研學實踐活動,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一個學習歷史文化的場所,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有充分利用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館藏上萬件展品,發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方便廣大市民和學生,以及外地游客參觀學習。
非遺傳拓技藝是用紙和墨及拓制工具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紋拓在紙上的技術,是保存文物資料、提供臨寫楷模的重要方法。發明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傳承至今,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為我們保留了無數珍貴的文物、文獻資料和書法藝術資料,為中華文化遺產的有序傳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中國藝術節等展覽,拓片成為傳播書法藝術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藝術品。 為了保護祖國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就應將其拓印下來以作備份,使其傳承后世子孫,我國古代許多已散失毀壞的碑刻,因有拓片傳世,如今才能見到原碑刻的內容及風采,如漢西岳華山廟碑,地震時被毀,但它的傳世拓片現在已成為珍品;又如唐柳公權書宋拓神策軍碑,因原碑已失,僅有一冊拓片傳世,就成為孤本。因此,拓印技術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集金石學.美學 ,考古學三位一體的高層次藝術門類,是記錄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內容豐富包羅萬象。
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多年來依托館藏近百塊歷代石碑,精心制作拓片,已經達到幾千副作品,我們還走進村莊社區學校舉辦拓片展覽,弘揚傳統文化,2018年成功舉辦了鄒平市首屆拓片藝術展。為了更好地傳承拓片技藝,博物館拓片師現場傳授來參觀的青少年和學生,我們還投入資金進行碑刻拓片文化產品研發,打造山東眾林文化產品研發基地,博物館有責任將祖國傳統技術及經驗,繼承并發揚光大下去,對于我市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確保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健康發展,激發人民群眾的民族榮譽感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對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有推動力。
記者徐廷杰報道
博物館文創產品
中小學生在博物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學生在博物館參觀,學習非遺傳拓技藝和手工金屬雕刻技藝。
鄒平一中學生在博物館研學實踐
舉辦鄒平市首屆拓片藝術展
濱州市文化旅游局,濱州市博物館,濱州日報社來博物館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