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轉變,少兒美術培訓市場需求從無到有并日益增長,由此形成的產業形態也日漸成型,發展迅速。與此同時,產業化與專業性之間的矛盾逐漸顯現且日趨加劇。在此背景下,關于少兒美術培訓的初衷和使命及其對少兒成長的真實意義問題,引發了藝術教育學界的關注和思考。
少兒美術培訓在國內興起至今約40年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前二十年是成長階段;后二十年是爆發階段。成長階段的少兒美術培訓機構以個體畫家、工作室和小規模培訓機構為主,多有師承屬性,針對性強,追求實用,注重成效,但各自為陣,缺乏行業規范和可供借鑒的良好的商業模式,以致每一家機構都在探索中前行;爆發階段的重要標志是規模化少兒美術培訓機構的出現。此階段,大規模資本起始介入,從課程研發、課程營銷、教學模式到售后服務、周邊產品乃至線上渠道的開發等等所構成的少兒美術培訓產業鏈,成為多數規模化少兒美術培訓機構的追求,商業屬性凸顯。少兒美術培訓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帶來的問題紛繁復雜,較為突出并成為痛點的問題,就是為滿足規模化發展所需的“可復制”商業模式而建立的標準模板,致使千人一面的范畫、范式鋪天蓋地,泛濫成災,并由此形成了一種有悖少兒美術培訓初衷和使命的畸形的市場需求。
圖1:千人一面的兒童范畫泛濫成災
任何問題的出現,都不盡然是某個單一方面的原因所致。對于前述問題,國人對美育的認知不足甚至嚴重缺失的時代背景,當說是最根本的原因。此外,機構有機構的原因,資本逐利是無可厚非的,可復制的標準模板畢竟是規模化發展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家長有家長的原因,因自身缺乏相關專業知識而形成的某些錯誤期許恰好與程式化的少兒美術培訓契合,市場需求和供給自然而然走向有悖初衷的默契;市場有市場的原因,有需求,才會有市場,這是鐵律。
事實上,40年歷經兩個發展階段的少兒美術培訓行業,正在悄然走向第三階段——調整階段。如果說第一階段是個體機構在探索中成長,第二階段是資本驅動下的規模化發展,那么,第三階段便是專業性主導下的行業調整,“專業化”和“專業至上”,將成為這一階段的關鍵詞和大趨勢。童心美育的問世,預示著專業至上的調整階段的來臨。
圖2:童心美育選擇在公園里的美術館里教學
現代美育與美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有著緊密的理論關聯性,童心美育課程研發團隊依托關聯學科相關理論,在國際視野中大量搜尋少兒成長案例并設置課題進行研究,側重研究少兒成長與接受美育之間的關系,結合國內少兒的心理特征,求證出以“看、玩、評、秀”為基本架構,以去程式化為基本原則,適合中國少兒的心智成長、興趣培養以及創造潛能發掘的美育方案。
圖3、圖4:美術館里不間斷舉辦高品質藝術展覽
童心美育是一套秉持現代美育理念,借助美術館情境,以藝術為切入點,以提升少兒的審美素質和美學素養為核心目的,關注少兒心智成長,呵護少兒的個性和天賦,激發少兒的求知欲望和創造潛能,培養少兒良好習慣的現代美育課程體系。
圖5:美術館里不定期組織以普及為目的的藝術沙龍活動
童心美育的核心理念是“在美術館的情境里,讓藝術熏染童心并伴隨其成長”,基本架構是“看、玩、評、秀”。
圖6:童心美育讓美術館成為小學生們開眼界的地方
詳解之:看,就是觀看。作為一種本能的視覺行為,也是視知覺形成的前提條件,更是開闊眼界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大量觀看的意義還在于,能讓觀看者找到更多觀察世界、觀察生活的方法,并因此更加熱愛生活;玩,是人的天性。由觀看產生的玩的沖動無需引導,只需讓玩者感受到玩的樂趣,并用藝術的方式去呈現自己的感知,由此發現孩子個性和天賦并呵護之。玩,無論對少兒或成人而言,都是參與藝術的一種心態,一種境界;評,就是評價。是在看和玩之后的認知整理過程,也是孩子養成獨立思考、自由表達和交流習慣的過程;秀,就是展示自己。以美術館為載體的童心美育課程體系,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自行組織展覽,展示自己,由此養成組織能力和團隊精神,并從中獲得自信和快樂。
圖7:孩子們在美術館里學畫畫,接受童心美育
童心美育在課程研發中從解決現時少兒美術培訓行業的突出問題和痛點出發,遵循中國少兒的心里特征和成長規律,尊重并呵護少兒的個性和天賦,拒絕范畫、范式,拒絕標準化教學和評價,對少兒的創造性思維和潛能,力求真正意義上的保護和發掘。
圖8、圖9:戶外課和集體創作,也是童心美育的組成部分
對一套現代美育課程體系而言,基因將決定它的作為。童心美育課程體系在選擇理論支撐過程中注入了三類基因:藝術基因、教育學基因和心理學基因,其目的,是讓接受童心美育的少兒面對藝術時,會看、能畫、敢評并樂于展示,以此提升少兒的審美素質和美學素養,并讓美育真正觸及到少兒的心靈,并伴隨其成長。
圖10、11:童心美育教學中的“評”,是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