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2019年調查數據,我國脫發人群呈直線上升趨勢,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我國脫發人群已超2.5億人。這其中,20歲到40歲之間的人群占據較大比例。
根據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毛發醫療服務市場2020年的規模為184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381億元。其中,植發醫療市場在2020年的規模約為134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756億元。
快速增長的脫發人群,撐起了百億量級的藍海市場。而在資本市場,也迎來了新的玩家。近日,中國植發產業龍頭企業雍禾植發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了 IPO 申請。若闖關成功,將成為“植發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雍禾植發成立于2005年,現已發展成為囊括脫發門診、藥物治療、雍禾植發、史云遜固發、哈發達假發研發生產中心的毛發醫療綜合體,形成“診斷、治療、養固、植發、假發”于一體的一站式醫學毛發服務體系。
雍禾植發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2020年雍禾植發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34億、12.2億、16.4億,雍禾的收入主要來自提供植發醫療服務,而來自醫療養固服務的收入也于同期實現了快速增長。
雍禾植發,料將打破中國植發產業“四分天下”的格局
目前植發行業主要有四類玩家:一是如上海長征醫院、西南醫院等公立醫院的植發科室;二是以伊美爾、熙朵等為代表的民營醫美整容機構的植發科室;三是以恒博等為代表的地方性民營非連鎖植發機構;四是以雍禾植發、碧蓮盛、新生植發、大麥等為代表的全國民營連鎖植發機構。
四類機構的競爭格局,招股書雖未展開,但通過對業內人士的訪談和資料梳理,小編了解到各類機構的不同特點:
公立醫院植發科:醫生正規,技術可靠,患者信賴;但相對來說,價格較高,手術量少。
美容機構植發部門:在美容機構,整容是主業,這決定了醫生平時主要做整形手術,植發手術相對較少。
其他民營植發機構(非連鎖單體機構):主要是指非連鎖的單體植發機構。它們數量多、分布廣,但并非一個整體,而是各自獨立的小機構、小診所。這部分機構,價格相對較低,在規范性、透明度、診療硬件、醫生技術上,也有待提高。
全國民營植發機構(連鎖機構):連鎖植發機構,網點較多,通常在一二線城市都有分布。這類機構,醫師專職做植發,手術量大,并經常與公立醫院展開交流、培訓、合作,技術純熟;此外,價格適中,服務周到,品質較有保障。
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全國連鎖民營植發機構更具有競爭優勢:
專業程度上:民營連鎖醫生的技術,不次于公立醫院,甚至因為“熟能生巧”更具優勢;
植發價格上:民營連鎖低于公立醫院、美容機構,高于規范程度不高的非連鎖單體植發機構;
體驗程度上:民營連鎖服務體驗好,環境更舒適;
再則滲透率上,民營連鎖高于公立醫院、美容機構,低于非連鎖單體植發機構。
所以,與其他三類競爭對手相比,民營連鎖植發機構堪稱“價廉物美”,具有競爭優勢。而雍禾植發,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預見,雍禾植發新的競爭策略如果成功,或將打破中國植發行業“四分天下”的格局。
行業整體發展,從市場爆發,到魚龍混雜,再到現在監管逐漸到位,植發行業隨著準入門檻提升、行業標準建立以及消費者鑒別能力逐漸增強,或許也將迎來小、散、亂醫療機構的淘汰和整合階段。
藍海市場,高速增長,毛發醫療服務無疑是門好生意。對于以雍禾植發為代表的從業企業而言,是機遇更是挑戰,一旦IPO成功,未來雍禾植發又將如何“出牌”?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