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2021年7月1日,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喜慶之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逐步實現的歷史交匯點,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必將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注腳。
憶往昔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經歷就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百年坎坷,雖歷盡滄桑,卻始終初心如磐,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祉。在高高飄揚的紅色黨旗引領下,無數令人感懷的中華好兒女,舍棄小我,為共建小康社會,為祖國的富強民主文明而前赴后繼,奉獻青春,揮灑熱血。而今展望未來,再次揚帆起航,踏上新的百年征程,我們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充滿自信,滿懷信心,飽含信念!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必將在世界舞臺上再創(chuàng)輝煌!實現新中國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百年輝煌映日月 百家書畫譜新篇。值此日月同輝,山河同慶黨的百年華誕之際,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舉辦“百年·百家——當代中國畫百家獻禮建黨百年華誕特別邀請展”,邀請當代畫壇一百位中國畫名家,用手中的畫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風雨、百年奮斗中,汲取滋養(yǎng),激發(fā)靈感,創(chuàng)作出一批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社會主義、謳歌改革開放、謳歌新時代、謳歌紅船初心的美術精品,以有溫度、有深度的優(yōu)秀作品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本次畫展將以線上藝術展的方式呈現,參與展覽刊登發(fā)布的有搜狐首頁、網易新聞、騰訊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家號等數十余家主流藝術媒體及門戶網站,一次參展,永久在線。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王永
參展畫家
王永,字云谷,號愛蓮居士,成都人。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民建中央畫院畫師、中國振鳴書畫院名譽院長、徐州槐香齋書畫院藝術顧問、成都市政協(xié)書畫院畫師、丹名書畫院畫師、四川國防詩書畫院畫師。
作品欣賞
初識王永,是在一次有數十名書畫家同場揮毫的聚會上。委實說,作為一名浸淫新聞界已久的媒體“老人”,有幸與藝術圈的不少名家結緣;自然地,這種“應景”創(chuàng)作場合,也就沒少摻合。但,若說能特別刺激人興奮神經的,卻并不是隨時都有,更非你“想見就能見”的……然而,這次的經歷,卻讓我眼前突然一亮,并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想寫點什么的欲望和沖動——
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在一張臨時拼搭的畫案前,一位干瘦而精神的老頭,正在默默地作畫:懸崖上有一株蒼勁的松樹,高大挺拔;樹枝上面有一只單臂倒掛的健壯獼猴,正在自由自在地晃蕩秋千,顧盼有神的雙目,又似是在招引樹下的同伴;懸崖下是一條寬闊的瀑布,瀑布中央有一塊凸出的石頭,分外醒目;石頭上面端坐著一只懷抱猴崽的大猴子,正警惕地環(huán)顧四周,又似是欲飛躍上樹狀……畫面生動有趣,意境深邃,尤其是那一只只靈猴,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畫中一景一物,呼之欲出,讓人頗有身臨其境之感——
水墨人生乘風起,“猴王”美名天下聞
王永,字云谷,號愛蓮居士,成都人。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民建中央畫院畫師、中國振鳴書畫院名譽院長、徐州槐香齋書畫院藝術顧問、成都市政協(xié)書畫院畫師、丹名書畫院畫師、四川國防詩書畫院畫師。
王永生活在藝術氛圍濃厚的家庭環(huán)境里,自幼耳濡目染,從小就喜歡上了書法和繪畫。然而,少年時的王永卻歷經磨難,下過鄉(xiāng),當過兵,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嘗過。“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王永是一個不屈服于命運,勇于在逆境中奮起的人。特別是,在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道路上,他始終是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初心不改,筆耕不輟。王永,師從楊良先生,早年專攻素描、人物畫,并研習書法,后由西畫轉攻國畫,專攻花鳥畫,并兼修山水畫。至今,王永的書畫生涯已有40余年。王永是一個勤奮、多產的畫家。然而,在數十年的藝術實踐中,王永發(fā)現,作為靈長類動物的猴子,相比一般其它動物更有靈性和智慧,更具繪畫藝術研究和創(chuàng)作的價值。于是,四五年前,王永便一門心思地潛心鉆研畫猴子。
王永創(chuàng)作的猴畫,生動活潑,靈動詼諧,妙趣橫生,意境深遠。真可謂是:“景外有景,畫外有畫,詩意雋永。”一時間,“猴王”和“王猴子”的美譽蜚聲海內外。眾多書畫愛好者和收藏家慕名而來,甚或邀請其就地作畫,大家紛紛以收藏王永的猴畫為榮。其中,還包括全國書畫界的許多名流大家竟主動提出,愿以他們的成名之作與王永創(chuàng)作的猴畫交流。至今,王永的多幅作品被鄧小平故居、朱德故居、陳毅故居、吳昌碩紀念館、八大山人紀念館、蒲松齡文學院、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會、澳洲中國藝術中心、日本廣島、福岡國立美術館、荷蘭王國藝術中心、比利時馬林市美術館等海內外眾多名家名館所收藏,并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作品大展,屢獲殊榮。
畫作《春到山澗》、《勝似春光》分別入選中國美協(xié)主辦的“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紀念毛澤東誕辰105周年大展”并入編作品集;《秋聲》獲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會繪畫特等獎;《萬壑松濤》獲全國紅巖杯國畫一等獎,當代著名書畫家精品年展一等獎;《鳥鳴山更幽》在《抗日杯中國書畫名家優(yōu)秀作品大展》獲銀獎;《青城后山》入選中國當代第七屆山水大展,入選山水畫三百家大型畫集……作品及傳略入編《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中國畫赴日本優(yōu)秀作品集》、《二十世紀中國著名書畫家》、《全國中國畫書法藝術精品大展作品集》、《世界書畫家名錄》、《中國當代第七屆全國山水作品展作品集》、《中國第十屆藝術節(jié)書畫作品集》等。1992年在成都參加“七人水墨畫展”,1996年、1997年分別在甘肅白銀、蘭州舉辦個人畫展等。
王永作品多次參加成都、廣州、大連、佛山、深圳、南京、香港索斯比畫廊等地大型拍賣活動,深受各地收藏家的喜愛。
功夫在畫外,別有洞天景
“繪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功夫在畫外。”王永認為,“繪畫藝術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繪畫技能和技巧訓練,而應是一種各種文化藝術的綜合修養(yǎng)和學習。”
為此,王永在從吳昌碩、黃賓虹等前輩名家大師們的作品中吸收營養(yǎng),重視中國畫傳統(tǒng)技巧,練就扎實基本功的同時,還特別注重從繪畫藝術之外尋求藝術養(yǎng)分。無論從其繪畫的線條,還是其作品內容的題材、構圖和意境等,但凡熟悉王永畫的人,都不得不為王永在書法、文學、詩歌、音樂、戲曲等諸多“畫外功夫”的功底之厚,造詣之深而贊賞不已。“一幅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構圖。”王永告訴記者,“繪畫要既有對立,又有統(tǒng)一,相互聯(lián)系,相互對應。”在創(chuàng)作花鳥畫時,王永大膽取舍,色彩跳躍,用筆活潑靈動,花鳥如歌若舞。多種多樣的葉子重疊掩映,富于變化,使其秩序組合穿插,花冠的聚散、動靜的呼應、葉的光質和反正配置,賓主相托,聚散分明。故而讓花草、飛鳥、走獸、山水在宣紙上不僅光彩照人,而且意象清新,意境優(yōu)美,陶情怡性,賞心悅目,使畫面達到一種完美的和諧與統(tǒng)一。
潘天壽先生曾說:“荒山亂石間,幾枝葉草,數朵閑花即是吾輩無上粉本。”王永的花鳥畫作品,既有婉和陰柔之情,又有穩(wěn)重陽剛之氣;畫面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王永擅長沒骨花鳥畫,是一位要求嚴格的藝術家,他始終把每一件作品視為前進中的里程碑。”書畫評論家李力知先生評論王永作品,“畫面上增加了更多的角色,從一般二維的空間推向三維空間,去表現大自然的豐富與和諧。”王永的作品,保持相當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繪畫基因,洋溢著中國書法線條的流動美。“筆是工具,畫是一種載體。一幅完整的畫,通過筆觸和色彩產生美。
要想畫好畫,還需有書法的基本功。中國畫需要用線條來表達,書法的基本功決定了線條的質量,有力度、有節(jié)奏。小臂帶動手腕,手腕帶動手指。”在一次猴畫的創(chuàng)作中,王永一邊接受記者采訪,一邊作畫,時間持續(xù)長達兩個多小時,他還不時手指畫面說,“此處猴子與樹枝,因兩者色彩相近,為了‘開醒’畫面,則可用其它彩色來點綴。”同時,王永認為,畫面要形成聚散關系,內容有主體與次要之分,注意多與少,深與淺的結合。顏色也要與線條相結合,有變化,要協(xié)調。跳躍的顏色可以避免沉悶,讓畫活起來,起到“開醒”畫面的效果。“繪畫,是一種造型藝術,更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中國畫,不是以像為主,重要的是表達情感,像只是起點。畫猴子首先需要掌握形,但主要追求的是趣,用擬人化的手法,表達出人的情感,將人的思想和理念注入作品中。”
王永的猴畫藝術,意象造型重趣味,重神韻,一方面表現美好的自然意境的多姿多彩,同時又體現了靈猴延伸精神和情感的作用。在呈現語言之魅力時,努力使之具有文化的意涵,籍以表達人的向上精神和時代風貌。王永筆下的猴子,造型活潑自然靈韻,表達的主題鮮明透徹,畫家把從物象到心象,再由心象到圖象這一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梳理的明快而清朗。這是畫家王永的精神、情感、心理作用與文化釀造,形與神、形與趣的精密結合與提煉的結果,是作品形成了神在形前,意出象外,從而才在畫面上塑造出猴類如此新的藝術形象和全新的圖式。從王永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以神寫形,以趣造型,是圖式轉換的依據,也是圖式轉換的需要。唯其如此,神與趣才會由心而發(fā),躍然紙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意象造型的本質。
“藝術源于生活,但不同于生活,它高于生活。藝術不是實體的翻版和重復,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和提升,超出物象之外。在生活原型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造,表達美,傳遞美。唯像不行,更要有境界,有聯(lián)想,有韻味。畫外有畫,景外有景。”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王永十分重視意境創(chuàng)造。他時常教育弟子們,藝術創(chuàng)作者必須要勤奮,有悟性,在實踐中多揣摩,多體會。在猴畫的創(chuàng)作技法上,王永善于變通,把不同畫種的技法融會貫通,互補互滲,互動互生,而又大刀闊斧,另辟蹊徑,形成獨具一格的藝術特征。
王永的猴畫,藝術性地演化了歷代名家筆墨風采,它以精靈之氣質扣藝術的底蘊,讓畫面滲透出一股能提振人心的精氣神和天然生機。
搜盡奇峰打草稿,腹有詩書氣自華“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知識沉淀,創(chuàng)作那是無源之水。”王永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源泉,主要來源于社會實踐和生活閱歷,光有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王永喜歡親近大自然,他認為:“感悟和發(fā)現是創(chuàng)作的動力,山川草木是獲得靈感的基礎,書法和文學等知識是提升繪畫作品的重要畫外功夫,寫生是創(chuàng)作的重要途徑和基本功。”為此,他始終堅持寫生之路,期盼去發(fā)現大自然的奧秘。
王永說:“畫好畫是我畢生的追求。一息尚存,筆耕不止!”“搜盡奇峰打草稿。”王永一生幾乎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無論是上太行感悟祖國山川之雄奇,登華山觀覽日出之壯美,赴黃海領略潮起潮涌之浩蕩;亦或是游豫北云臺寫溪流飛瀑,坐峨眉山頂繪云海之變幻;還是走進九寨黃龍的童話世界,漫步岳麓雁蕩的時光空間……這些看似與創(chuàng)作無關的“閑逛瞎游”,實則對王永的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都大有裨益,它不但開闊了視野,而且還為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素材和靈感。每每游學歸來,王永定然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藝術靈感如泉涌……
這時,無論是嬌嫩的月季、清麗的芙蓉、明艷的荷花、蒼潤的芭蕉、枝頭婉轉鳴叫的小鳥、水中紳士般游弋的金魚、仙風道骨的白鶴;或是花草叢中飛躍蹦跳如雍雍華貴公主的蟈蟈、田野間翩翩起舞似幼兒園活波天真孩童的蝴蝶;亦或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浩瀚荒漠、“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滾滾江河、“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天外飛瀑、“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天險;還是“人約黃昏后,月上柳梢頭”的撩人風情、“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的夢幻畫面、“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勞作場景”……這些世界萬象在畫家王永的筆觸下,以色彩、聲音、動作等藝術的形式,全都被賦予了人類更深層次的思想和情感,并極力以藝術的方式去詮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王永的畫,種類齊全,花鳥、山水、人物,樣樣皆精。他以工匠精神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努力追求完美和極致;以畢生之力詮釋國畫的藝術之美。筆精墨妙,趣味天然,寄意遐蹈,至矣盡矣。王永作畫主張:“意在筆先,先有想法,后才入筆。因景生意,因意立法,胸有丘壑,爛熟于心。”古人論畫云:“遠觀其勢,近取其質。”
王永作畫,境界高遠,氣韻生動,虛實有度,成竹在胸,信手拈來。王永筆下的花鳥,意象清新,意境優(yōu)美,賞心悅目;王永筆下的山水,汪洋恣肆,縱橫捭闔,氣勢磅礴;王永筆下的人物,意足氣暢,骨秀墨潤,顧盼生姿。
坦蕩執(zhí)著為人事,一蓑煙雨任平生
“藝術之路,艱辛而寂寞。藝術創(chuàng)作,苦中有樂。當每完成一件滿意的作品就興奮不已,這大概就是痛并快樂著吧!”對于一般人眼中高不可攀的高雅藝術——繪畫,王永卻從不相信天分之說。他認為,“最關鍵在于堅韌與執(zhí)著,而前提就是首先得熱愛它,對它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并執(zhí)著地堅持,鍥而不舍地追求。要耐得住寂寞,把繪畫當成事業(yè)來做,而不是將其當作追求功名利祿的工具和手段。首先想的是付出,而不是回報,決不能急功近利!”其實,這些也是王永自己的切身感受。王永先前一直畫山水、花鳥,后來潛心鉆研畫猴。可是,研習了好長一段時間,總覺得不滿意。
在那段時間里,王永曾一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喪失了信心,認為自己再也畫不好猴子了,于是便想放棄。正當王永心灰意冷打退堂鼓時,其夫人卻耐心而堅定地支持和鼓勵他,勸說他只要繼續(xù)堅持下去,相信他一定會成功的!有哲人說:“假如你愿意等待,懷抱著信念,你將得到應有的回答,給生活以時間,紡出你看不見的生命之線。”在夫人的鼓勵下,重拾信心的王永對畫猴更加如醉如癡。一次在印尼巴厘島旅游時,王永竟然花了整整兩天時間,近距離觀猴至忘我之境:無論猴之一個跟斗,一個騰躍,一個倒掛,一個俯沖;還是猴之一舉手,一回頭,一吻,一抱……每一細微之處,喜怒之異,靜動之別,王永都了然于心。甚至,在此后的日常生活和猴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王永都常常模仿猴之動作,涉筆成趣,惟妙惟肖。
不僅如此,王永每畫一幅猴圖,往往都會送去給外面的孩童們看,并故意逗他們說:“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我畫的熊貓好不好看?”當然,孩子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你畫的哪是熊貓哦,明明就是猴子嘛!”為什么要問教于兒童呢?王永認為,若向同行和成人們請教,他們大多礙于情面,只會說奉承贊美的話,不會提批評意見的。而小孩子們就沒有成人們的勢利,他們不會虛偽、奉承、說假話,看到啥就說啥,想說啥就說啥,喜歡就說喜歡,不喜歡就說不喜歡,根本不會管你問話人的心理感受——這樣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以坦蕩之心對待人和事,以執(zhí)著的態(tài)度搞創(chuàng)作。”這是王永的人生信條。在王永畫案右手邊墻體的顯眼處,掛著一摞厚厚的紙簽,在這些紙簽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一個個不同的人名,在紙簽的最上端正中位置則赫然寫著兩個黑體大字:“畫債”。這是何意呢?原來《畫債》上面的人名,都是王永應允要為其作畫的人,因為索畫的人太多,王永怕自己事多忘記了或是遺漏了誰,所以就專門記錄下來,并懸掛在顯眼處時刻提醒自己。
“人,無信不立。誠信待人,認真做事。”王永始終信守“人品指導創(chuàng)作,不可見利忘義”的為人處世原則,以坦蕩之心,真情真誠待人。
人如其畫,畫如其人。
“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王永在做人和創(chuàng)作方面,都信守自然、現實和純真的人性,重情守義,淡泊名利。“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劉昕 2018年9月于成都)
作者簡介:劉昕,1972年出生于四川南江。先后供職于四川日報報業(yè)集團、成都日報報業(yè)集團、四川新聞網、中新社、法制日報社、檢察日報社、中國民生經濟網等單位,歷任記者、責任編輯、編輯部主任、總監(jiān)、主編、總編輯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