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飛/文
張銅彥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理事、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第一、二屆主席,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家,其書法造詣之深、功底之厚,早已蜚聲于書壇。他諸體兼善,尤以隸書、魏碑及行楷書為人所稱道。
博采眾長
張銅彥先生的隸書博采眾家之長,主要取法古代經典碑刻和墨跡,先后臨習過秦漢簡牘、帛書、《張遷碑》、《鮮于璜碑》、《乙瑛碑》、《石門頌》、《好大王碑》等,后來尤其偏愛清代伊秉綬的隸書,對伊氏隸書心摹手追,獲益良多。同時,在隸書中大量吸收運用行書、篆書,特別是顏真卿楷書的結體和筆法,故其隸書既有《張遷碑》的方整、《石鼓文》的古樸,又有《乙瑛碑》的古雅、《膽巴碑》的靈秀;不但有《石門頌》的飄逸、《好大王碑》的遒勁,而且有伊秉綬隸書和顏真卿楷書的沉雄、厚重。銅彥先生的隸書不但是古樸的,它來自漢篆、漢簡、帛書和漢碑,在更高的層次上再現了秦漢古風;而且又是新奇的,因為他深得伊氏隸書的精髓,具有超前的審美自覺。因此他的隸書內涵豐富,風格獨特,不但圓勁、敦厚、中和,而且具有大氣、靜氣和廟堂之氣,深得同道好評并深受群眾喜愛。
在字體的演變上,在從篆書到隸書的隸變過程中,渾圓勁健的圓筆逐漸為方整勁利的筆法所替代。盡管成熟的隸書在筆法上方圓兼備,但方筆則成為了隸書筆畫最典型的特征。而張銅彥先生的隸書在筆法上方圓并用,但以厚重古樸的圓筆為主導。在他的隸書中有時甚至刻意避開隸書的波磔這類筆畫,而純用中鋒書寫隸書。中鋒行筆,藏頭護尾,法度森嚴,筆畫的粗細比較均勻,隸書的代表性筆畫“蠶頭燕尾”較為弱化,橫平豎直,收筆含蓄,即便有此類筆畫,它與別的筆畫反差也不明顯,另外在他的隸書中橫向的筆畫往往略細于縱向的筆畫,左豎的筆畫多細于右豎的筆畫,這些突出的特點主要源于他十幾年來對顏真卿楷書的研習。其采用圓勁的中鋒篆法寫出的筆畫渾厚剛勁、圓潤率直,給人以古雅、厚重、雄渾、剛勁之感。
張銅彥的隸書在筆法上雖以中鋒為主,但險峻、勁利的方筆和放逸、渾厚的圓筆同時運用是其線條的基本特征。從其隸書基本點畫的形體看,變連接為分散,其筆法在篆書用筆婉轉的基礎上,也有明顯的提按、藏露、轉折等,這樣就使得點畫更加多姿多彩。其隸書的點畫無論是渾圓厚重,還是簡潔暢爽,都同樣表現出了凝練遒勁的藝術特色。為了豐富隸書的筆法,張銅彥先生曾經對《石鼓文》、以及吳讓之、鄧石如、吳昌碩等人的篆書下過很大的功夫進行臨摹,因此他的隸書用筆深得篆書線條的圓厚之理,十分講究線條的圓渾結實,進一步強化了其隸書線條的質感。
隸書字體從起源到形成,大體經歷了戰國至秦的初創階段,至西漢時期完成了隸書字體的正體化,成為當時的通行字體。其中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時期是隸書的成熟期,也是隸書字體和書體的共融時期。漢代以后,其它字體取代了隸書的正體地位,隸書字體雖然還不時地被應用,但其實用價值逐漸減弱,藝術價值也被人們所忽視。至明末清初,隨著金石學的興起,隸書的藝術特性重新被文人學者所認識。隸書在沉睡了千余年后,又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開始復興。伊秉綬是清代隸書復興期的典型代表。張銅彥先生的隸書,尤其是在結體構形方面受伊秉綬的影響很大。
匠心獨運
張銅彥先生對字的構形極為敏感,如橫畫多的字順其自然,使其高大,筆畫少的字,適當壓縮,使其方扁。在堅持因字立形這一基本結體原則下,對字的結構加以大膽變形,其隸書風格的基本特點體現在方正圓勁、沉雄厚重,但又不乏靈秀之氣。為了使其隸書在保持方正圓勁、雄渾厚重風格的基礎上增加靈動和神采,張銅彥獨具匠心,把趙孟頫行楷書中的牽絲映帶和行筆的節奏變化,顏真卿楷書結體中筆畫的粗細對比,以及篆書的修長結體等都巧妙和諧地融入隸書之中。其隸書構架的巧妙,表現出他所具有的現代構成審美意識,因此讓人感覺新奇,甚至令人不可思議。
伊秉綬在其所著的《默庵集錦》中談到隸書時曾這樣說:“方正、奇肆、姿縱、更易、簡省、虛實、肥瘦、毫端變換,出乎腕下;應和、凝神、造意、莫可忘拙。”這個“拙”字是伊氏對漢碑深研、臨摹之后的經典總結。張銅彥先生深得伊氏隸書之“拙”的奧妙,他隸書的“拙”體現在結體的方整和線條的平直與平實。其隸書結體雖不以姿媚取勝,在整體風格古拙厚重的前提下,偶以跳蕩的筆畫來破解整幅作品的沉悶,達到寓巧于拙、平中見奇的“大巧若拙”的和諧境界。揚雄曰:“書為心畫”。我認為張先生的隸書之所以能達到這種境界,與其忠厚誠實、隨和樸素、嚴謹穩重的為人處事風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隸書的結構多是橫向取勢,意態宏深,長撇大捺,左右開合。而張銅彥先生的隸書不但深諳傳統經典隸書結體的橫向取勢之理,而且著意于字體結構的屈伸變化。他有時根據章法要求或防止字形雷同,常運用伸縮辦法來打破隸書扁寬取勢的習慣定勢,其隸書整體取縱勢較多,不乏篆書的韻致。他的結體以縱向取勢為基調,篆隸結合,古趣盎然;其隸書一般強調結字的方正與飽滿,但又根據上下左右的字與字之間的關系,以及單個字筆畫的多少,隨機應變地處理字形,使其隸書結體打破了一般隸書均勻扁平的形體,而是有長、有短,有方、有圓,自然生動。章法上橫有行,豎有列,總體而言字距大于行距,給人以疏朗清新之感。
張銅彥先生的隸書大量吸取了簡帛書、漢篆和楷書的結體,通過開合的巧妙變化,不但避免了筆畫與筆畫的平行、這一部分結構與另一部分結構的平行,而且充分展示了隸書的動態美感。其點畫組合的方式、字形的方扁、偏旁部首的迎讓關系以及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也是形成他隸書與眾不同風格的一個重要原因。
唐代書法大家歐陽詢在談到用墨時說:“墨淡則傷神采,墨濃必滯鋒毫。”墨過淡,易傷神韻、風采;墨太濃,易滯澀筆鋒,難以揮灑自如。銅彥先生作隸書,喜用濃墨,因為其行筆比較沉穩,加之書寫時懸肘懸腕,中鋒鋪毫,并使全身之力達于筆端,再使筆尖與紙產生摩擦,甚至還借助身體的呼吸調整,運用提氣、提筆、輕功的技法。故能使墨色烏亮、虛實相間,厚重而不失柔潤。筆畫盡管光潔,但勢之勁利,韻之虛和,力透紙背,神完氣足,渾然如一體。
卓然成家
如果從各種字體的書寫節奏和筆畫之間的關系方面來說,隸書則是一種偏于“靜態”的字體,其書寫速度、節奏相對比較緩慢一些,張銅彥先生的隸書重在表現靜態的構筑意趣,字形方滿,而章法又常使其充滿,這尤其能表現、突出其隸書厚重的線條構形,所以我本人認為他的隸書尤其適合寫對聯、匾額、橫幅以及大字榜書。其隸書用筆實在、沉穩,與結構的方整共同造就了端方莊嚴的書法形象。而行書、草書則是偏于“動態”的字體,書寫的速度和節奏則快一些,另外筆畫與筆畫之間更加注重彼此的呼應。在張銅彥先生的隸書中,頗具匠心而又不會給人矯揉造作之感,藏巧于拙,于工穩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令人回味無窮。在他的隸書中體現了博大與精巧,秦漢古風與現代意識的巧妙結合,隨意出格與法度規范等方面的對立統一。張銅彥先生40余年的書學道路,廣涉博取,故其隸書雖然很“工穩”,但不會給人“匠氣”之感,而是比較靈動、富有生機,具有行草書的韻致。
張銅彥先生在隸書的創作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卓然一家,這固然與他的天分和悟性有關,但主要在于他的勤奮和修養。他的隸書上溯先秦、窮究兩漢,故能渾厚凝重;他的隸書又能廣泛借鑒現當代諸位大家,所以其隸書又不乏現代意蘊。另外由于張銅彥先生良好的人格修養、善于學習、取法乎上,又廣交朋友,所以其視野開闊而能取精用宏、食古能化而致數體合一。
張銅彥先生在隸書的研究和創作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藝無止境、學海無涯,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于一個酷愛書法藝術的人來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在山陰道上沒有終點,需不懈地上下求索!,
孟云飛:博士后、教授,書畫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