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首屆長征精神主題論壇在成都召開,來自全國的黨史專家、長征史專家等400余人出席了這次盛會。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長征精神數據庫專家組組長陳宇在論壇上發表了《長征精神譜系探析》的主旨發言,與會者好評如潮,對長征精神譜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陳宇在論壇上從中國精神譜系、革命精神譜系入手講起,指出:精神架構分為內涵體系(精神譜系)、基本內涵、核心內涵、精神特質四個層面。中國精神體系,主要來自于“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和智慧的偉大民族”這個定語性的表述。中國精神共約有5900種,分為35個小類,可高度概括為“智力、毅力、魄力”3個大類。革命精神,由以孫中山為代表、以“天下為公”為核心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精神,和以毛澤東為代表、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兩大部分組成。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在1996年、2006年、2016年紀念長征大會上,將長征精神統一表述為5個方面149個字。為便于記憶,陳宇認為,通??筛爬?ldquo;堅持、吃苦、犧牲、求實、團結”10個字,這即是長征精神的核心內涵,精神特質是“堅持”。陳宇由此引申研究,概括長征精神的“子精神”有40多種,構成了長征精神譜系,主要分為4大類:重要會議系列精神、重要戰斗系列精神、重要事件系列精神、重要人物系列精神。
關于重要會議系列精神,陳宇在論壇上就遵義會議精神、扎西會議精神、茍壩會議精神作了專題論述。并概括總結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在長征路上召開的25次會議,可粗略分為西進“反左”、北上“反右”、確定落腳點3個系列。紅軍在長征途中的重要戰役戰斗600余次,其中師以上規模的戰役戰斗120余次。陳宇在論壇上論述的重要戰斗精神主要有:湘江戰役精神、突破烏江精神、四渡赤水精神、強渡大渡河精神、臘子口精神、吳起鎮“切尾巴”精神。
論壇結束后,陳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特別談了多年來重走長征路的體會,他說:紅軍在長征“苦難”中堅持勝利,是堅韌斗志的集大成,是人類歷史上的毅力巔峰;長征精神之精髓,是挑戰人類極限的頑強堅持毅力。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之王,是中華民族毅力之典范。“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的以往說法,早已傳唱為民謠;今日廣大重走長征路者在談“重走”的啟迪時多有這樣的感慨:“沒有上過長征路,不要說會走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在當今,在未來,只要有困難在,就有長征精神閃耀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