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懵懂時,我們在決定人生方向的時刻總會尋求父母的幫助,他們的用心良苦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讓我們受益匪淺。
李九生踏上手藝之路,便是聽從母親的安排,初中過后,就開始學習東陽木雕。東陽木雕極富盛名,有著千余年的歷史,想要學好這門手藝自然也是需要花費極大的心力。
木雕手藝人:李九生
從磨刀到鏟底,每個過程的學習,都是一個思路和手感的磨合,需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一旦不投入專注力,就無法完成作品。
李九生就這樣,在師父的悉心教導和鼓勵下,開始木雕事業。
[木雕]
他去過東北,給林場職工傳授雕刻技術;也去過廣州,做工藝品雕刻。
廣州大多是工廠,更追求相同的設計,做相同的雕琢,所以更多的是積累李九生的基本功,而非創意。對創作的渴望,讓李九生再次尋求改變。
[李九生老師作品]
2000年,李九生找到機會來蘇州工作。
他的第一個任務,是完成一個文房筆筒。
嫻熟的技藝,讓李九生立馬可以上手,但是對藝術創作的渴望,讓他沉下心閱讀很多的文人書籍,揣摩其中的意境,終于讓他頭一次做文房,就展現了不錯的創作理念,作品充滿“文氣”。
[李九生老師作品]
為了進一步突出這種中國傳統的“文人氣息”,李九生不僅從題材上下功夫,雕刻手法上也不斷斟酌,提升自我。
最終通過干凈利落的刀法,出表達出了自己作品中:文人內心遠離塵世的高雅、與志同道合之人相談甚歡的愉悅之感。
[李九生老師作品]
應詩而做的第一個作品得到了老板的認可,那段揣摩學習的過程就變得尤為珍貴,也更堅定了李九生不斷鉆研的信念。
漸漸的,李九生手上的木雕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件,而是承載了他想法與情感的藝術作品,他終于在蘇州實現了創作之夢。
[李九生老師作品]
他也終于可以通過自己的雕刻,賦予作品溫度,吸引那些意趣相投的收藏者。
這種精神上的愉悅支撐著李九生走過了許多艱難困苦的時期,也將陪著他不斷前行,追求更精湛的技藝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