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產是一種神圣的精神生產,汪賓芳老師這種真正的藝術家把它看作畢生的事業和追求。用他孤獨的執著,成就了汪賓芳老師別樣的藝術高度。
汪賓芳老師是衡陽藝術家中少見的低調另類畫家,雖然作品早在1980年代就已進入中國美術館、軍事博物館等展覽,在全國大小報刊雜志也發表過數以百計的作品。但他卻從未以藝術家自居,默默接受人們一直誤稱的所謂“業余畫家”。
實際上這與他的創作轉變有著很重要的關系:1989年之后,他開始全身心地投入黑白木刻的藝術創作中,畫了上萬張黑白畫,期間放棄參加任何展覽和發表作品。為使自己的版畫更為富有靈氣與本土味,他先后去過二十多次大涼山,一住就是數月,走遍大小涼山,收集大量彝族人物資料,從中體味著獨特自然與社會風俗給予的藝術啟迪,藝術修養與創作技術得到豐富。
汪賓芳一生的摯愛追求不圖回報,耕耘只為心中那一念夢想。一筆一畫對大自然的愛,一刀一板刻出了對普通百姓的深情敬愛,一次次深入大涼山,採風留下了彝族老人的真容真貌,畫筆記錄了彝族人內心的美麗和善良及民族風情。任憑風吹雨打,經厲歲月的磨礪,卻也收獲滿滿。這也應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付出越多收獲越多"。
藝術是源于人民的,只有數十年如一日地肯扎根于涼山,才有可能成就汪賓芳老師獨特的藝術成就,但它同時又哺育著人民,服務于人民,只有與人民骨肉相聯的藝術才能長久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