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文化蘊藏著許多人類深邃的智慧,尤其是易學智慧,它超越民族、超越國界、超越時空,能啟迪智慧、凈化心靈、提升人們的品味。
章羨仝以自己的悟性與修為、責任與擔當,行走紅塵,傳承文化,使古老的中華易學煥發出了新的時代風采。
章羨仝,浙江紹興嵊州人,現居河北石家莊,中共黨員。現任河北省祥圓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天資聰慧,從小就對傳統文學深感興趣,并學習書法、篆刻、繪畫并多次獲得獎項。21歲在江山市地方人民大會堂搞“首次個人書畫展”,當年在自己部隊搞“第二次個人書畫展”。章羨仝早年入伍在部隊共科教研室工作。
章羨仝精通姓名學、風水學,還擅長中醫,他認為中醫和易學是相互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相輔相成。他也精于佛學,道學,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勇于挑戰,敢于發揚,淬煉百家精華,終集易之大成,將易學和中醫相結合,風水學與現代建筑學結合,心理學與玄學相結合服務于廣大人士。
在沒有接傳承的姓名學之前,章羨仝曾是六家公司,一所學校,一個雜志社的投資方,職務是董事長,校長,社長。他胸懷大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了千年一脈相承的姓名學后,一直從事起名,兼風水,玄學,中醫,佛學授課。章羨仝老師對中國的太極,古琴,茶道,香道頗感興趣。他常講到,中國的琴、棋、書、畫,茶道,香道,太極皆可悟道,并非只有佛學、道學、儒學才可悟道。
章羨仝老師現任:“國學行業專家委員會副會長”,《決策中國》智庫聯盟副理事長,“品牌強國科技智庫專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客座教授”,“科教興國編委會特邀顧問”。章羨仝老師再三強調,學習并不是學而不用,而是要踐行于日常生活中去,去服務廣大百姓,解決廣大受苦的人們。章羨仝老師為了讓人開啟智慧,找到生命真諦,專門去泰國短期出家,他還時常去拜訪道士,儒士,去基督教教堂,與他們探討人生的價值與真理。不管何派何宗,對章羨仝老師來說,都沒有分別,他時常說,正宗宗教傳遞的都是愛心,傳遞都是至善,核心都是一樣的,都是奉獻于社會,服務于眾生,開啟生命本源,讓本我覺醒。
《生活道——借物煉心》
章羨仝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想讓自己在物質層面得到滿足,精神層面豐富多彩,靈性層面得以回歸;但在現實生活中,想法與現實總相差甚遠,難以如愿。
物質層面可以用勤勞付出獲得,精神層面可以自我調控,讓自己的精神生活豐富多彩,但在靈性層面,不像物質層面靠體力付出可獲得,也不像精神生活可以自我調控,靈性層面是無形無相,難以觸摸,同時也難以表達清楚,象老子在《道德經》講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講出來的道已經不是道了,因為道本是無形無相,不可說,不可言,如說了已經不是真正的道。
為什么?因為說了就有一相,即文字相,道本是一相也不留。那為什么要說?
不說了更不明白,所以要引領,也只好“落草”。也許你會問,說了是“落草”,不說才是道,那你說出來的道已經不是道了,那不是道的東西你為什么要說?
因為如不說你就更不明白“道”為何物?
所以必須說,手指月,不一定到月,但能指明方向;路要靠自己走,方向可以引領,道要自己證;如不引領,方向錯了,最大的努力也是白費。
又如是,佛教釋迦如來說法49年,最后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為什么把最后一相否了,因為不把自己一相否了,那就成不了佛,因為佛是不留一相;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果說是自己說法,那就留文字相,文字相是為眾生說法,那就留眾生相,留眾生相就成不了佛。為什么菩薩要留一相?
因為要普度眾生,這一相是眾生相,所以菩薩也是有情眾生,但是是“覺有情”,可凡夫是有情眾生。
所以,如按佛教層面講,自覺是羅漢;自覺覺他是菩薩;覺性圓滿是佛;這樣講大家能否聽明白?
所以,靈性層面的覺醒回歸與物質、精神層面相差甚遠,也是歷代有識之士追求,奮發圖強的終極目標。
佛教有句話:“今生不將此身度,待將何日度此身。”出離輪回,喚醒本我,回歸大我,是每一道眾生的終極目標。
有些人,為了讓本我覺醒,讓自我完成,讓生命回歸,專門離開紅塵,到深山寺廟出家修行,目的只有一個,出離輪回;為什么不在紅塵中修?
因為還沒找到一套好的功法可以讓自己在紅塵中修。
在現實生活工作中,要想修行成就,是相當難的事,高不可攀,要想這輩子在生活工作中修行都不誤,更加難上加難。
為符合時代需求,與時俱進,本人從1998年百日閉關出來,經過22年實修實證,踐行于日常生活、工作中,可在紅塵中踐行并可快速成就法門,生活道——借物煉心。
此生活道不分宗派,不管你何種職業,有時間還是沒有時間,有場地還是沒有場地,有文化還是沒有文化;不管你年紀大還是年齡小,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曾接觸過何種宗派還是沒有接觸過宗派,皆可成就的法門。
也許你不信,或者難以置信,不管你有何種懷疑,何種不理解,何種眼光看,今天你先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心態放空歸零,先吸收,然后品味;你用你自己敏銳的眼光判斷一下,這功法是不是以上說的一樣?
如說的是符合以上說的,有道理,那么,你給你自己有一個選擇的理由,如覺得沒有道理,就笑而了之;如覺得不但有道理,而且正是你在苦苦尋求的功法,那么請你分享出去,去幫助更多的人,給自己累積福德資糧,自度度他,到生活道一起踐行實修實證,今世共修共證共成就。
下面講一下生活道——借物煉心。
生活道——借物煉心有二部分組成:
一是日善;二是借物煉心。
講到日善,可能好多同修不一定完全了解其中之內涵,今在此與各位同修一起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日善是一種布施,將自己的善心善行布施于眾生,讓眾生得以安樂,同時也讓自己的福慧得以增長,正所謂“自利利他”;日善要緣于無心,要真誠,不要為了貪圖功德而求功德;不求功德功德無量,反求功德功德甚少;所以,要無相布施。
那么為何要提倡每日一善呢?
原因有二:一是讓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能發起慈悲心——在修“德”;二是讓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天天堅持不間斷,在修恒,恒即是功夫——在修“功”。
下面與各位進一步探究生活道日善與借物煉心的作用與好處。
生活道借物煉心每日一善,是經過本人多年實踐與積累而得出的經驗與總結,也是本人在紅塵中所見所聞所歷煉得出的功法,與當今時代與時俱進。
為什么要這樣說?
因為現在是信息經濟大爆炸時代,對于在紅塵中實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在紅塵中成就更是難上加難。
原因如下:一是知識信息量太大;二是各種干擾太大,難以靜下心來專修;三是古經典難以進入大腦深層次,讓人難接受或聽不懂,更難以落實內在的觀修之苦。
為適合時代的需求,又根據當今人工作繁忙特點,在此特創的一套簡單、易學、易行,易實修的功法,今面世于大家。
生活道——借物煉心日善看起來很不起眼,也很容易做,也不覺得有什么過人之處,平平常常,天天日善并沒有多少損失,如按一天一元錢,一年才365元,相信多數人都能做到。
但我今天要講的是,一元錢只是表相,但在一元錢后面蘊藏著常人難以理解,難以置信的秘密,這秘密如一解開,可能會讓所有人目瞪口呆,恍然大悟,原來生活道日善有如此大的功德,但又有如此簡單,如此方便,又有如此殊勝,相信你會用“不可思議”四個字來贊嘆!
是真的嗎?真的!
我們知道,人的一切行為,都是追求快樂,逃離痛苦,如按修行簡言之,人生最終目的是“離苦得樂”。
這個“樂”不單單是我們平時講的的快樂,平時講的“樂”是快樂,那是一時性的樂,而今天講的樂是“極樂”,極樂是在快樂的基礎上恒定不變永恒的快樂,才叫極樂。
極樂是天下眾生四生六道皆在追求向往的終極目標,但在現實生活中,要追求今世能離苦得樂,簡直是太難太難了,修行成就是多數人心目中高不可攀,看得到拿不到,有多少人想都不敢想,因為與現實太遙遠。
是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的,我們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件事情難以達成,常常用一句話來比喻,叫“比登天還難”;講的就是修行,出離輪回苦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有多少人,多少年,多少世,甚至多少劫為一個方向努力,那就是出離輪回苦。
做到了嗎?聊聊無幾,鳳毛麟角;為什么沒有出離?因為修行成就條件太多,光有想法,沒有功法也不行;有功法,沒有時間也不行;有時間,沒有場地也不行;有場地,沒有伴侶照顧飲食起居也不行;有伴侶,沒有錢財也不行。
一般修行就會想到“法,財,侶,地”四要素,一個不能少,但在現實生活中,要做到四要素的人,了了無幾,如要做到四要素,那是要多少世多少劫修來的福報,才能做到四要素,才能讓自己可以安下心來修。
有多少人想修,均難以達到,望而卻步,舉步維艱,不是不想修,而是現實生活中讓你不現實,因為有太多牽連,太多牽掛,上有老下有小,還要生存,解決了這個缺那個,總難以讓自己安靜下來修,世俗的人情世故,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纏繞太多,阻礙太大,靜下心來修是一種奢侈,想都不敢去想,對不對?
但我今天要講的修行功法,生活道——借物煉心,非常之簡單。
此功法不需要專門的場地,也不需要專門為你送茶送飯照顧飲食起居的伴侶,也不需要很多錢財,更不需要學多少多少的法門,也不需要放棄工作,專門的時間來修;你只要按生活道簡單步驟踐行,不管你是有文化,還是沒有文化;不管你曾是哪一個宗派,還是沒有宗派;不管你修行有基礎,還是沒有基礎;不管你是有時間,還是沒有時間,這些都不重要。
這里不分膚色,不分種族,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位高低,不分國籍,不分宗派,也不分四生六道眾生的哪一道,只要有心,真心想修,不脫離軌跡,想脫離輪回苦的,皆可修行成就的法門。
這也是我經過22年實修實證得出的經驗與總結。
下面闡述下,用的術語可能在佛教方面引用會多一些,為什么不用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儒教等的比喻多一些呢?
因為佛教相對比較符合修行內在的觀修特點,同時講得比較透徹;道教雖然也是中國本土教,但老子講的法,相對少一些,五千言的《道德經》畢竟有限度,同時道教講的是人與自然,人與自身多一些;儒教講的人與人,人與社會多一些;佛教講的是人與自心為主,修行的最終目的是回歸本源,也就是人與自心關系,所以,以佛教多做引用。
這里先分享一下每日一善,這每日一善,看起來每天一元錢,一年才365元,這365元錢對修行,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功德?
好!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修行成就的三要素。
佛教有四句話,什么叫佛教?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為佛教。”
重點是在身、語、意處下手;如按三無漏學講是“戒、定、慧”;不管何種層面分析,最終都歸于“身、心、靈”;“身”成就靠的是什么?“心”成就靠的是什么?“靈”成就靠的是什么?
如我們搞明白了,往身心靈處下手修,只要方向對,再加努力實修,遲早能到達目的地;如方向不對,那就南轅北轍了。
現我們一起一一來分析。
首先是每日一善的“財布施”,也就是在累積福德資糧。
佛祖釋迦牟尼曾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國王,有五個王子,
第一位王子是智慧第一;
第二位王子是工巧第一;
第三位王子是端正第一;
第四位王子是精進第一;
第五位王子是福德第一。
這五位王子都認為自己是第一,都夸耀自己的長處。
最后誰第一呢?
佛告訴大家:當年智慧第一的王子,今世是舍利弗;當年工巧第一的王子,今世是阿那律;當年端正第一的王子,今世是阿難;當年精進第一的王子,今世是輸輪是;當年福德第一,今世是我(指佛陀本人)。
當年都以為自己的長處是第一,但你們今世都成了我的弟子,我福德第一。
在沒有聽到這故事前,往往我們認為智慧第一可解脫,今智慧第一不如福德第一,因為智慧也是從福德中轉化而來。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每日一善是不是給自己在累積福德資糧?
如按“功德圓滿”層面來講,在修“德”;如按“身、心、靈”層面來講,在修“心”;因為在施舍的財布施,顯發自己內在本善的心,所以在修“心”。
如按“戒、定、慧”三無漏學講,在修“戒”,因為善心一發,百惡自滅,所謂一善可以消百惡就是這個道理。
再者每日一善的“每日”,這個每日講的是天天堅持,天天不間斷,這個“不間斷”就是在修一個恒定不變的心,也就是說,在修三無漏學戒定慧的“定”。
如按“功德圓滿”講,在修“功”,這個功貴在堅持,偉大領袖毛澤東講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所以這是功夫,有多少人簡單的事情不愿意重復做;又有多少人把簡單的修行搞成復雜,所以有三句話總結:“復雜的事情要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行家;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大道至簡,功到自成,自然歸源;所以,在功德圓滿層面講,在修“功。”
如按“身、心、靈”層面講,在修“身”,因在修恒定的踐行。
最后我們再來看生活道借物煉心在修什么?“借物煉心”在修身心靈三層面的其中一個——“靈”,在修“靈”;如按“戒定慧”三無漏學層面講,在修“慧”;如按“功德圓滿”層面講,在修覺性的“圓滿”。為什么說在修“靈”、在修“慧”、在修“圓滿”?
現分析如下。
借物煉心是一套功法,這功法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釋迦如來所創的“四念住”(注:四念住也叫四念處,也叫內觀禪,是一種觀修法門;具體是:心念住,法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基礎上更作升華和改進,此功法與時俱進,卻不離“四念住”功法之核心,更適合當今時代實修踐行的法門。
此法門不分宗教派別,也不分種族膚色,也不分年老年幼,也不分四生六道的哪一道,只要有心想修,掌握方法,用心去修,持之以恒,皆可出離輪回苦的法門。
這里沒有“師父”,更沒有上下級關系,只有引領者,善知識,只要你方法得當,都能喚醒你自己內在的“師父”,我章老師只不過是開始的引領者,如果你覺得講的有道理,你尊之愛之行之,相信有一天你會功到自然成之。
下面就講一下借物煉心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功法?
借物煉心——是指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自身的動作為提醒點,覺知我們自身的動作提醒每一個念頭,從而觸動我們的大腦思維,使我們的大腦思維想過去時,覺知自己;想現在時,覺知自己;想未來時,也覺知自己。讓念頭出來,去覺知,觀照念頭,讓念頭出來,觀照后消融,時放當下;做到“看見,不成為”;三心不得。
這個“看見”不單是眼睛看見,而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覺知;“不成為”講的是不被境所轉,如轉了就成凡夫。
讓念頭越多越好,做到看見念頭,而不成為念頭的主人,如成為了就是凡夫,念頭來了——知道;念頭去了——知道;好的念頭來了——知道;好的念頭去了——知道;壞的念頭來了——知道;壞的念頭去了——知道;一概不理。
做到“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這個“佛”講的是好的念頭;這個“魔”講的是壞的念頭。往往好多人把好的念頭沉迷著不放,壞的念頭躲避,這些都是不如法的,讓念頭不斷涌現,只觀照,而不成為,讓念頭從第八阿賴耶識的藏識中不斷涌顯出來;做到看見,而不成為——即“消業”;我們往往以為消業是拿著供品與金錢到寺廟是消業,那不是消業,那是為自己后世累積福報。
看念頭,觀照念頭,讓念頭消融才是真正的消業。也就是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個屠刀就是念頭,而不是做了壞事,從此金盤洗手不做壞事了,叫放下屠刀,那就理解錯了。
這念頭才是我們生生死死輪回的根,當有一天觀照到念頭越來越少,不斷覺知自己,時放當下,像似霧見陽光,消融、消融、消融到一天看見幾個念頭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已離我們內在的“師父”很近了,這個師父就是自己內在的本源,內在自然而然會升起法喜,安樂,自然涌在心頭。
為什么會法喜?
因為人的本源本是法喜充滿的法樂,越靠得近,自然越法喜,越安樂。
但這個法喜不代表“能”與“所”已經脫落,還沒得到恒定,只是達到見悟而已,這個樂是有波動性的。
當“能與“所”脫落才可恒定,當到某一個契機點,棒或呵還是自己某一契機,讓“能”與“所”脫落,也就是識心死,真心顯,在禪宗常講的一句話:“若想人不死,先死一個人”,這個先死一個人,講的是識心,講的是“所”,識心不死,真心不顯。
當“能”與“所”脫落,像似一根拉緊的繩子中間一刀,不再連接,瞬間心光頓發,所見之物處處法王身,你即是我,我即是你——即“開悟”,而在從中解脫出來的法門。
(注:此法門建議面授,把理搞明白,同時當面指導,這樣踐行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更如法。
面授最好幾次,相當于調琴,要把新的琴音調正確,要三、五次,彈彈調調,彈彈調調,正確了,踐行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方向對,成就是遲早的事。)
借物煉心分七個階段;
第一階段:看見念頭,看見一切事物,心觸及到的一切事物的變化無常。
第二階段:能看見內在的貪、嗔、癡和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第三階段:看見煩惱,渴愛,執取,業。當我們看見這些現象時,內心的壓力越來越少。
今先講前三個階段,以后實修有緣的同修可面對面進一步探討與學習。
這借物煉心就是解決“三無漏學”的“慧”;在“身心靈”層面講,解決“靈”;在“功德圓滿”層面講,解決“圓滿”。
所以今天講的生活道借物煉心與日善,我們重新回顧一下。
日善的財布施,解決功德圓滿層面的“德”;身心靈層面的“心”;三無漏學戒定慧層面的“戒”。
日善的堅持不間斷,解決三無漏學戒定慧的“定”;身心靈層面的“身”;功德圓滿層面的“功”。
借物煉心解決三無漏學戒定慧的“慧”;身心靈層面的“靈”;功德圓滿層面的“圓滿”。
所以,生活道借物煉心日善,不分種族,不分宗派,不分膚色,不分國籍,不分職務,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忙與閑,不分四生六道眾生,只要你有心,人人皆可修,人人皆可學,人人皆可易操作,真正做到簡單易學易行易教易復制的功法,真正做到“大道至簡”。
望各界有緣人見此內容先從每日一善做起,累積福德資糧與定功,然后借物煉心踐行,相信你定能功到自成,福慧雙修,功德圓滿。
最后用一偈與大家共勉:
有緣來下種,
有地果自生;
無緣也無種,
無種也無生。
——元歸——
《神通有障礙修行》
章羨仝
講到“神通”,我們就自然想到五眼六通,對修行人來說,是十分向往而想擁有的事,但我今天要講的是,神通有障礙修行,對一個初學道者,一開始就有“神通”,并非好事,這是我這二十來年修行路上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并非憑空而說。
為什么神通有障修行?
好多人不理解,今天我們就以此話題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探討。
講到修行,我們每一個追求的是入道,這個“道”并非是道家的道,這個道是所有生活道上的道,佛家有佛教的法門入道,道家有道教法門入道,儒家有儒教法門入道,琴還有古琴法門入道,玄還有玄學法門入道,拳還有太極拳道入道等等,博采繁多,諸殊同歸,目的一個,就是明心見性,見性開悟。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沒有好好實修,講到道的,問題格格不入,很多都聽不懂,甚至很離奇,但有功能,還可以上香看事,這樣的人社會上還不少,很多人都會傾向他(她)們為“神”,他(她)們自己覺得自己是神,因為別人做不到,自己能做到,心里樂開,今天就以此來破解下。
這些人一般年齡不大,但有神通,有天眼通,天耳通,這二者為主,自己也覺得比常人不同,別人沒有,自己有,心里沾沾自喜,今天把這個“有”字來破解下,是“真有”還是“假有”?
一般這些人的體質,根據我本人從中醫六經八綱辯證為半表半里證,一般狀態為,多數人是:上半身熱而下半身冷,咽干,口渴,胸悶,容易生氣,兩脅按痛,眼睛干澀癢,心煩喜嘔,往來寒熱,胸滿,口苦,目眩等證狀。
根據《傷寒論》,這些人如有三樣以上癥狀 是以少陽病為主,上熱下冷為天地否卦,為陰陽離決;這是不正常體質。上涼下熱,水火既濟卦才是正常體質,為什么這些有功能的人基本上都是這些體質,很是奇怪,自從接了九天玄女傳的道法后才明白,這些人根據《法奇門遁甲》,是“壬癸”水與仙家相通,這仙家通常指的是狐,黃,白,柳,灰五大仙,狐為狐貍的狐仙,黃為黃鼠狼的黃仙,白為刺猬的白仙,柳為蛇的蛇仙,灰為老鼠的鼠仙這五大仙。
也就是其仙家護體,為什么這些體質人容易護體,因為“壬癸”水,根據奇門同音理論,“癸”就是“鬼”,這部位根據佛家講,身體為“海底輪”,道家講“會陰穴”,醫學解剖學講在前列腺處位置。“會陰”會陰自然會聚陰的信息場,根據姓名學,這些人的名字占有22畫,26畫的招陰數(注:必須根據傳承的筆畫算)。根據風水學,家里砂水反位(該高的不高 該低的不低),這些話沒有學過,沒有實踐過的人不會理解,但的確是這樣,這是我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不會錯,除非特殊。
這些人有神通,只要是陰神,陰神與仙家相通。但要明白,陰神是出離不了六道輪回。還有,您所知道的一切,不是你本有的功能,是仙家給你的。
講一個實例:在2018年農歷二月份,有一個女性同修過來問事,問今年財運如何?我一起盤,看到震位“戊”土四害,我說你去買一個“狗”的掛件在身上,合掉了四害,今年財氣會好,她馬上從身上拿出狗的掛件;我說:你怎么知道要掛狗的掛件?她說:“我仙家昨天給我說要我買狗的掛著,昨天剛買來的。”我問她您知道為什么要掛狗的掛件嗎?
她說:“不知道!”為什么不知道?
因為不懂理,你所知道的是仙家護你體告訴你,仙家在修行,在積累仙家的福報,有一天仙家一走,你什么都不是。
大家細細想想,是不是這樣?所以修行是要自己實修,要自己明才行。今天看到這文章的朋友,可能你是其中之一,給你敲一下警鐘,不要傲,謙虛實修得來的才是根本,沙灘上建房子是根基不穩的。
剛才講的是陰神與仙家相通。
那有沒有陽神修出也有神通的,是不是也能脫離六道輪回?
下面大家來自我判斷?也講一個公案:是方辯禪師的公案:有一天,六祖慧能大師拿著達摩祖師代代相傳的袈裟去寺院后面洗,正在洗時,空中有一個出家人過來,說:“我昨天在南天竺遇到達摩祖師,達摩祖師告訴我:’我的袈裟,我的缽在東土震旦已經傳了六代,現在就在韶州,你去韶州那邊就可以頂禮我這個袈裟和缽。’所以我昨天還在南天竺見達摩祖師,聽到他的教誨以后,今天就來這里頂禮六祖,我希望能夠拜見一下祖師的袈裟和缽。”方辯禪師可不是一般的神通,達摩祖師已經涅槃,他也能見到,因為圣人是生死自在的,上面震旦就是現在的中國。
當然六祖慧能大師滿足他的愿望,讓好禮后問他:你有什么特長?方辯禪師說:我善塑,就是今天的藝術家,我會塑像;六祖慧能大師啟發他說:“汝試塑看。”就是您塑一個給我看看。三天后,方辯禪師用泥巴塑了六祖像,非常生動,真人一樣。
六祖大師說:“汝解塑性,不解佛性。”意思是你懂得塑像,沒有真正懂得佛性。然后鼓勵方辯禪師,給他摩頂,說:“永為人天福田。”然后賜他一件袈裟。
方辯禪師接到袈裟后把袈裟分為三份,一份自己珍藏著,一份披在六祖像上,還有一份埋在大殿的底下,說:“將來這個寺院衰落了,我發愿我要重興它,將來重興它的時候,如果能夠從大殿里面挖出我埋藏的袈裟,那就表示就是我的后身。”果然到了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惟先禪師,那個時候南華寺就曾經衰落了,惟先禪師在清理殿堂故基時挖出袈裟,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方辯禪師的后身。我們從這個公案中得知,有如此大的神通,都沒有脫離生死輪回苦,請問有神通的你,你能做到空中過來嗎?昨天在印度,今天到中國南華寺,他都能做到,而沒有解脫,你能做到嗎?
所以從這個故事知道,神通只是方便法門,而非解脫法門。
再講一個故事,呂洞賓被黃龍南禪師點化的故事:講到呂洞賓,一般人都知道,是八仙之一,有一次,他御著寶劍飛行,經過江西廬山,當地有一大廟,禪宗黃龍寺,看到此山氣象不同,必有高人,他降下來一看,是黃龍禪師講經,站了半天也沒覺得奇怪,這禪師也沒放光,又沒動地,更沒有像自己一樣的本事,是個普通和尚,怎么有那么多人聽他講法,越看越奇怪。這時,黃龍禪師不說法了,云:“座中有人竊法,”意思是有人在偷聽。呂純陽不吃這一套,就站起來,黃龍南問他是誰,他報了自己名字,黃龍南說:哦!原來是你啊,我以為你了不起,原來只是個守尸鬼。
呂洞賓一聽,生氣了,真人能有長生不老之藥,你這凡夫肉胎算什么!黃龍南說:“饒君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洞賓惱了,袖子一揚,飛劍擊出去了,故意嚇嚇老和尚,豈知飛劍到了黃龍南和尚處停住了,反而倒轉向自己這邊殺過來。
什么道理呢?黃龍南笑道;你不要擺這一套,你剛才說你有真本事,我問你,你見個什么道理?呂洞賓說:“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鐺鍋內煮山川。”黃龍南說:“我不問你怎么煮山川,請問一粒粟中如何藏世界?”就這樣,東搞幾下,西弄幾下,呂洞賓開悟了
作了一首詩:
棄卻飄囊摵碎琴
如今不戀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后
始覺從前錯用心
從這公案中,呂純陽何等人也,空中飛的劍仙,也沒有完全開悟,八萬四千大劫以后還有生死輪回,還不如黃龍禪師,年齡講,黃龍小呂洞賓不知多少歲,又如何?
所以從這個公案,修心才是根本,不是在外緣求的法,神通類,那是外道,真正的外道。
還有的人以為年長年大的人是高人,那也未必,為什么?有的人幾百歲,這世界大有人在,只是你不了解,沒有緣結認他們罷了,我在閉關時,其一祖師也講到,他身邊有一個好幾百歲,一直入不了道,你說讓他放生,做善事,做布施,他什么都做,就是入不了道,還想早點走,離開娑婆世界,修行不歸心,這是很糟糕的事,這幾百歲人,只是個年齡,長了知識,智慧開不了。這些人面上看都在五十來歲,并非是個白胡子老頭,在你面前你也分不清他多大。一個人要長生,幾百歲,幾千歲,聽同修講過,有十二種方法,我也稍知道其中四種方法是可以長生,但也有年限,到時候還有生死輪回。所以年齡大,一直在修,也未必開悟。
講一個寶掌和尚的公案:相傳寶掌是中印度人,626歲到中國,人家稱他為千歲和尚,一直到處求法,希望早點開悟,明心見性。他走過中國八百個洲,到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要來中國,千歲和尚得知后要見達摩,咨詢決疑悟道的心里,達摩見了高聲喚他一聲:“老阇黎!”千歲和尚頓然地應答一聲。達摩大師哈哈大笑,千歲和尚立即言下大悟。
從這公案看,一個到處求仿拜道化了幾百年才開悟,說明開悟見性有多難。當然,有的人年齡并不大,也能見性開悟,這是累世修行之結果,就相當于本來就已經燒到95度的水,今世稍加修行就沸騰~開悟!
從上面各個公案中得知,神通并非是真正的解脫法門,只是方便法門,真正的解脫必須從心里下手修,別無他法。
陰神的神通靠外力,是仙家借你身體修,以為是你自己,錯了,仙家一走,你什么都不是。陽神修出也有神通,像中間的公案是修出陽神,有大神通,像方辯禪師那樣,照樣又輪回;有的人以為年長幾百歲就是高人,那也未必,什么善事也在做,什么捐獻也在干,就是心入不了道,幾百歲又如何?
所以修行修心才是關鍵。六道中,漏盡通才是脫離輪回的根本。人死了成鬼,五通皆有,唯漏盡通沒有。所以修行還是要在心里上下功夫。曾有一偈子與大家共勉:
達摩西來一字無,
全憑心意用功夫;
若要紙上尋佛法,
筆尖蘸干洞庭湖。
——元歸——
《止與觀》
原創 章羨仝
講到“止”與“觀”的實修,幾乎是多數人修行路上的盲區,有的修了幾十年還是搞不明白,認為壓制念頭是如法的實修,而不知道或不明白“觀”才是脫離輪回的根本,今有必要寫此篇文章,與大家一同探討,一起共同學習。
前些天我在群里講課時問大家,臥輪禪師的偈子,內容如下: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問大家臥輪禪師的境界如何?多數人回答“高”,只有少部分人回答“不如法”,這偈在《六祖壇經》中也講到,為什么多數人回答境界高,因為你雖然還沒有做到臥輪禪師境界,但你認同臥輪禪師的高,是你也與臥輪禪師一樣,也在奔這個方向目標在修,所以也說高,對不對?那答案是這樣?答案是臥輪禪師在修的方向是偏離的,在外道上修,可你不知道,認賊作父,還以為是正道。如按照臥輪禪師的修行,最多也是枯木定,死定,產生不了智慧。
當六祖慧能大師聽到這首偈子的時候,馬上應對如下:
慧能無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么長。
正好與臥輪禪師相反。所以修行是心數起,而不是心不起,關鍵是你要“你知道”,常人是粘著而“不知道”,隨境所轉,而如法人是“知道”,不被境所轉。但有的人會問:如法人也與常人一樣,有時罵,有時爭,有時甚至“打”,也是如法嗎?如法人他知道他在罵,這個罵是為你好,罵醒你;有時爭,這是讓你明白這是不符合道的,也可法戰,如告訴你不聽,那是你的事,如法人給你說,說明看得起你,覺得你是可造之材才說你,不然,你倘若是泥巴木頭,誰也不來點化你;假如如法人打你,說明你有大福報,值得讓如法人打,說明你是有大機緣才可,這些禪宗公案就有,“棒”與“呵”是要大機緣的,你感恩才對。講到這里,可能把某些人講暈了,為什么會這樣?修行人不是脾氣很好,不罵不打嗎?這是要看因緣的,有的人如好好講,他是聽不進去的,要應人制宜,可一罵就罵醒了,在日常生活中會常遇到這樣的人與事。
如法人是清醒的知道,知道自己在罵。如不知道,粘著自己去罵,那是“迷”了。迷的罵是不如法,可能就會爭吵。
關于“止”與“觀”的公案也很多,例如:懷讓祖師為了度化馬祖道一,相信有的同修聽過“磨磚作鏡”的故事,馬祖道一當初修行,曾以為坐禪可做佛,一坐好幾個時辰,眼不睜,身不搖,甚至幾天不吃不喝,打坐在那里,就像一塊石頭堆在那里,以示其坐禪的功深。懷讓是六祖慧能的弟子,那時已開悟,為了點化馬祖道一,找到馬祖后問:“你這位大德在此干什么?”馬祖并不離座,只是淡淡地答道:“圖個作佛。”懷讓知道直接點化沒有希望,于是拿來一塊青磚,在馬祖道一身邊的大石頭上“嘩嘩”地磨起來,馬祖頭不動,眼不睜,繼續收心打坐,懷讓磨了一天,馬祖全然不理不睬,第二天,懷讓繼續磨磚,馬祖還是不聞不問;一直磨,磨到七七四十九天,馬祖終于忍不住了,開口問懷讓:“你天天磨這塊破磚干什么?”懷讓馬上回答:“我要把它磨作鏡子!”馬祖覺得可笑,問:“磨磚豈能成鏡?”這時南岳懷讓抓住話頭反問:“既然磨磚不能成鏡,那么你坐禪又豈能成佛?”馬祖向懷讓請教說:“大師,依您之見,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呢?”
懷讓打個比方問馬祖:“假如一個人駕牛車,要走要停的時候,你打車對呢,還是打牛對?”這一棒,打醒了年輕馬祖的迷夢。身體等于是一部車,心里的思想等于是拖車的牛。
打坐不動,好像車子是剎住了,可是牛還是不就范地在心中亂跳。那坐死了有什么用?……后來受懷讓點化后,拜懷讓為師,奉侍十年,成為懷讓的入門弟子,后來馬祖道一成了名震一方的宗師。
我本人在沒有了解這些公案前,與臥輪差不多,那時也是認為止是如法修,理發不找女人理,身體累了不找女人按摩,上歌廳與酒吧更不可能去,那時也以為“止”是修行的正道,為了不讓自己犯戒律,專門找紋身的人在自己左手背,戴手表的地方紋二個字“恒念”,為什么要紋這二字?因為手背上時刻可以看到,提醒自己,要死死的定在“好”的上面,哪里知道定“好”的一邊也會落到其中一邊?沒有走出“不二”。那時也沒有人點化,全是自己瞎修,還給自己定下目標,從此以后不再想名,利,財,色的事,我第一次恒定住十個月不想名,利,財,色;在十個月某一天,突然動了色念,念頭一出,即打破了戒律,犯戒了。
過了二個月,再繼續修止,自認為止修得不錯,可以止住了,于是在佛堂前上香發了個愿,要一直恒止下去,不再想名、利、財、色,如再想任何一種,懲罰自己十天十夜不吃不喝,并用黃紙黑字寫好,寫好后上香,在佛前念,念好后把寫的黃紙條壓在香爐底下,到九個月的時間,又不知不覺的又動了念,一發覺,已經晚了,又犯戒了,只好給自己處罰,十天十夜不吃不喝,我平時也辟谷,十天不吃我能做到,但十天不喝,實在做不到,到三天三夜時,我實在熬不住了,再不喝,感覺自己就沒有命了,只好喝水,當喝好水后,等于給自己發愿承諾的不兌現,那時萬心被刀割,萬念俱灰,心情低到絕點,準備想放棄修行,認為修行太難了,那段時間像瘋子一樣,問自己,難道是真的這樣修行嗎?
為什么如此難?其實我那時候根本不懂真正的實修,也不如法,在外道上修,以為“止”是修行的正法,還不知道。后來有人叫我去打禪七,通過七天的禪七,才明白,你以前走的是不如法的,當我明白不如法后,又在手背“恒念”上面再去紋了二字:“覺知”,覺知,觀,才是如法實修。可有多少人還停留在我以前修行的路上呢?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同修,希望各位不要像我一樣走彎路,這樣太苦太累了,同時還傻傻的,不產生智慧,那種止定是枯木定,死定。望有緣人看到后速速回頭。
在我這二十來年中,看到有太多的同修,一直在壓念頭在修行,一聊修行,同修會說,我最近事情特別多,雖然做功課,但一念經總是念頭出來,我怎么壓也壓不住,一聽就在外道上修。所以修行的止是難產生智慧的,也不如法的。
這里再講一個公案:“三車和尚”的故事:唐朝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路上,在經過新疆天山以南,到了印度北邊,靠近喜馬拉雅山的后面一個雪山地方時,天氣很冷,到處都是雪,有一個山頂上卻沒有雪,玄奘上去一看,發現地上有很粗很長的頭發,認為這里可能不是這個劫的人,也許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的人,結果真的挖出一個打坐的人,非常高大,玄奘用引磬在他耳朵邊叮叮叮敲,這位先生出定了,他說自己是釋迦牟尼之前迦葉佛末法時代的比丘,出家自己自修得定,在這里入定等釋迦牟尼佛下世來,好向他請教(注:賢劫在娑婆世界,一共有一千尊佛出世,第一尊佛,拘留孫佛;第二尊佛,尸棄佛;第三尊,迦葉佛;第四佛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而后的是彌勒佛出世,要一直到千佛出世)。玄奘法師告訴他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了,他說:那我再等吧!等下一次彌勒菩薩來吧!玄奘法師拖住他的耳朵說:老兄,你慢一點入定,這樣不是辦法,你等彌勒菩薩再來就是要出定找他,誰來通知你出定呢?
他說:這也對呀!玄奘法師說:你到中國去投胎,將來做我的弟子,到大唐最大的宮殿去投胎當太子,等他從印度取經回來,后來真去投胎了。
二十年后,玄奘法師回國,問唐太宗李世民,找這位投胎在冰河時期的迦葉佛末法時代的比丘,查遍整個皇宮沒有,后來在武將尉遲恭家里那天生了一個侄子,已二十來歲,唐大宗把尉遲恭找來對他說:我要出家,但當皇帝不能出家,你就讓你家那個侄子代表我出家吧!皇帝下令后,這個尉遲恭侄子提三個條件,一車美女,一車酒肉,一車書才出家,皇帝答應他條件;這就是后來玄奘法師的唯識傳人————窺基法師故事,也叫“三車法師。”
有如此的止也沒成就,所以止不是修行路上的根本。
今天講這些公案,與我本人在實修路上的彎路,望有緣同修看到后速速反省,觀,覺知,讓念頭冒出來,清空自己第八阿賴耶識藏識的念頭,覺知當下,機緣成熟,讓能與所脫落才是如法實修,才能得真正的根本智———“回家”。
行深般若苦多時,
覺照五蘊空為根;
若在止中尋真理,
歷艱尋覓水中月。
——元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