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藝術”是由特定的歷史和文化催生而出的藝術風格,在傳統繪畫向現代繪畫過度的階段,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海派藝術的風格,可以說是在繼承深厚傳統的基礎上,將后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等畫派與中國繪畫美學相互融合。它既表達個體藝術觀,又傳遞民族文化的審美意識,如林風眠倡導中西調和的彩墨畫實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那么,對于后人來說,如何對既富有視覺審美性又包蘊文化意味性的“海派藝術”進行突破和再創造呢?如何在現代藝術語境下,以自身的文化經驗出發,找到個人的繪畫語言?不重復海派畫家的老路,又具個人對當代藝術的思考?出生于上海的畫家盧衛,畢業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同年進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任職至今,基于與上海的共生關系,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詮釋海派精神,以海派風格來創作自己的作品將是我未來探尋的方向”。
在守望海派藝術家的藝術趣味和自由精神的同時,在中西方藝術之間,盧衛找到了自己的繪畫語言。
盧衛的動物題材畫中,尤其樂于描繪馬的意象。似乎,這是他與傳統對話的另一個載體。如果說唐朝對馬是寵物般的喜愛、裝扮,有著“將相相惜”的英雄之情;那么盧衛筆下的馬則講述的是人情味——情懷及對自我精神的表達。
《駿馬圖》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展出
他的《駿馬圖》相較韓幹的《夜照白圖》而言,作品中的馬匹是自由的化身,既沒有眼罩的束縛,也沒有木樁的捆綁,而是興奮地抬起前足,頭部微側,目光深邃,呈現出別樣的風采,蘊含著一種精神的力量。在刮、擦之下,馬的形象在隱與顯之間相互牽制,在畫面上律動著,就像渺小的個體面對世界的那種孤寂感。
盧衛的藝術探索,在觸及海派藝術特征的同時,還觸及了當代藝術的一個共性,即當代藝術不回避現實中個體的經驗感受,而是專注于個體精神的訴求。只是對于他來說,這個表達不是直接的借生活現實發力,而是向中西方藝術借力,在中西方藝術史中不斷追問,走出了一條既關照自我內心又兼顧中西藝術融合探索的獨特之路。
曾有一句話說“音樂和繪畫所表達的思想高度,始終是語言文字所不能企及的”,那么畫對于畫者而言,刻畫的是最坦誠而深刻的精神世界!繪畫之于盧衛大抵也如此,“每天畫好自己的作品,體驗繪畫專注感覺的美好。藝術可以給觀者美的享受,也給創造者以高峰體驗”。
馬系列作品:
后期會對其筆下的古風人物畫,人體畫,風景畫等一一解讀
專注于自己藝術世界的盧衛,也許是海上升起的又一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