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芝(孫洋)教授簡歷出生于中醫世家。
所獲榮譽:
榮獲“世界傳統醫學杰出貢獻獎”
榮獲“國際養生專家”稱號
國際傳統交流醫科大學博士學位
菲律賓國家客座教授
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
中醫康復理療師
國家高級養生按摩師
中國針灸協會會員
中國中醫健康管理醫學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協會生命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民族醫藥協會健康科普專家理事
中國中醫藥“一帶一路”先行人物
自幼喜好岐黃,跟隨父親學習診脈、中藥、針灸等技術,擅長《藥針療法》、《整脊療法》、用體針、面針、耳針、火針、埋線等、調理各種疑難雜癥: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腰脫、坐骨神經痛、關節炎、面癱、中風、頭痛、胃痛、以及更年期、肥胖、月經不調、痛經、乳腺腫塊、子宮肌瘤、卵巢襄腫等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患者中有良好的口碑!
中風病證之我見
中風又稱“卒中”即“急驟的風”之意,因本病起病急驟,見證多端與自然界風性善行的特征相似,以突然昏撲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為主癥的疾病“風為百病之長”風邪在人體里有兩種轉歸,稽留在表,導致疾病可以持續十余年,而風邪入里,可以導致各種疑難雜癥,會造成腦供血不足腦缺血或腦出血,堵塞血管里的東西有可能是痰,也就是西醫說的膽固醇,三酸油甘脂,也有可能是瘀血,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病因病機是有五個方面
1.內傷積損—>肝腎陰虛一>肝陽偏亢
2勞欲過度一>損傷腎陰一>水不制火一>陽亢風動
3飲食不節一>脾失健運一>聚濕生痰一>竄犯脈絡
4.情志所傷(以郁怒為主)一>肝氣不舒一>氣郁化火一>陰精暗耗一>肝腎陰虛一>肝陽暴亢一>動風化火
5氣虛邪中一>脈絡空虛一>風邪閉阻經絡一>痰濕閉阻經絡總屬為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其病位在腦,與肝脾腎有密切關系,主要病理因素風火痰瘀
病理性質:本虛為肝腎陰虛,氣血衰少
標實為風火痰瘀
診斷要點: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塞,偏身麻木,甚則神志恍惚,迷蒙神昏為主癥
2.發病急驟,好發于40歲以上年齡,有漸進發展過程,病前多有暈或頭痛,肢體麻木等先兆
3常有年老體衰,勞倦內傷,嗜好煙酒,高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惱怒、勞累、酗酒、感受風寒等誘發
4.中醫以望、聞、問、切脈、六腑八鋼辨證為準繩。也可量血壓,做腦部CT、磁共振幫助診斷
治則:中經絡一>缺血性中風
臨床表現:1.缺血性中風,即中醫的缺血性中風,中經絡,病位淺,病情輕,多無神志改變,因瘀痰入脈阻塞腦絡所致,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盲失語等為主要表現
2.出血性中風:即中醫的出血性中風,中臟腑病位較深,多神志改變,因風阻上竄,痰火內擾,氣血逆亂,或因頭顱受傷,內生腦瘤,使腦絡破裂,血溢于腦所致,以突然昏樸,不省人事,頭痛失語偏癱等為主要表現。
治則:1.中經絡一缺血性中風(針灸治療)
治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取任督二脈,手足陽明經為主,輻以太陽、少陽經穴,一般初病單刺患側,久病則刺雙側,可先刺腱側,再刺患側,即補健側,瀉患側的治法在臨床中充分有效的運用其穴位皆收到不同療效:如第一組:取穴:肩髃、曲池、后溪、環跳、陽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侖。口眼歪斜,地倉、頰車、合谷、翳風。
第二組:在第一組的六位上加中脘、大椎效果明顯提高,屢見奇效
中脘為胃之募穴與腑之會穴健脾和胃,疏通任脈大椎穴是督脈上的穴位也是手足陽明經交會的穴位,在大椎穴位上刺絡放血拔罐能夠發揮兩大作用:
1.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瘀血不除新血不生
2.大椎穴清熱效果極佳,清熱也是熄風的妙招,火去風自滅。
筆者在治療中風、面癱疾病當中加用中脘、大椎穴深得體會,效果屢見奇效,故在此文中特意講解任督二脈調和的重要性。
藥物治療:行血舒筋袪風
選方:祛風活血湯
天麻、防風、當歸、赤芍、川芎、紅花、牡丹皮、澤瀉、天門冬、郁金、秦艽,氣虛發麻加人參白術,筋骨疼痛加羌活或威靈仙
二:中臟腑一出血性中風
1.閉證:治法:平肝熄風,清心豁痰,醒腦開竅取督脈十二井六為主輔以手足厥陰、足陽明經穴
針灸治療:人中、十二井穴、大沖、豐隆、勞宮、大椎
隨證減穴:如神志漸醒則減十二井、人中、酌加百會、印堂、風市、三陰交等穴,牙關緊閉者加地倉、頰車穴、失語者加通里、啞門,吞咽困難者加照海、天突
方藥:陽閉:至寶丹或牛黃清心丸
陰閉:用竹瀝、姜汁調灌蘇合香丸
脫證:治法:
回陽固脫,取任脈穴:關元、神闕、隔鹽艾炙,直至四肢轉溫為止,針中脘用補法
中藥:治法:益氣活血通絡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當歸、赤芍藥、川芎、桃仁、紅花、地龍,重用黃芪。
中風隨時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那么當中風來臨之前會有很多信號顯示,稱為小中風,又名小卒中,是中風之始,亦是中風輕之者,先前有個人出現胃中有疾,肝膽二經都有郁火,面色黑而且干枯,沒有光澤,四肢關節疼痛有內熱,他整日精神恍惚,有漸忘,己經有了將要中風的癥兆,名醫孫一奎(生生子),他用了清肝膽的郁火,以保養心神,清除胃中痰延,以生長氣血的方法,使神統帥氣,氣統帥血,氣血能夠周流全身,暢行無阻,這樣各種疾病就能夠痊愈,孫醫生告訴病人,要未病先防,使體內保持平衡,臟腑安祥,哪里還會有什么中風呢?如發生“小中風”的各種現象不及時去調理就會發生嚴重后果甚至危其生命,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所言“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陽偏亢,內風時起”。《素問.調經論》亦言“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返則死,”提示治療上,宜以峻補陽氣,固陽固脫為先,然須佐滋陰降火之品,而且要守方長期調養,才可收效。
那么中風需要怎樣的預防呢?
腦中風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冰動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人們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習慣,出現了“小中風”預警信號,比如單側肢體麻木,四肢關節疼痛,胃內有疾,舌根發硬,說話不清,喝水容易嗆,吃飯咬舌,情緒偏激易怒,一過性眼黑等,不及時調理治療扡延過久,導致中風幾率可達40%一60%,這樣腦中風就形成了,世界衛生組織都在強調“預防大于治療”
首先要堅持身體段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運動不健康段煉要趁小,別等老時惱,懶惰催人老,勤勞能延壽!
汗水沒干,冷水莫沾
要健腦,習慣好!
少吃鹽,忌四貪!
(貪延、貪懶、貪吃、貪喝)
凡是年高之人,常有指端發作麻木和頭暈,舌強等現象,這是要中風的預兆,可以內服人參再造丸。
針灸取穴:曲池、風池、百會。并常炙足三里以預防,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遵從中醫的整體觀念,以其達到疏通經絡、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袪風養血、陰陽平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醫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消渴病癥之我見
患者多飲,多食,多尿。中醫謂之消渴病,西醫稱之為糖尿病,消渴病的三多癥狀,往往同時存在。但根據其表現程度上的輕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即肺燥胃熱腎虛之別,通常以肺燥為主。多飲癥狀與較突出者,稱之為上消;胃熱為主,多食癥較為突出者稱之為中消;以腎虛為主多尿現象較為突出者稱之為下消。主要部位:肺燥;脾虛(胃熱);腎虛。本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常因病程長短及病情輕重的不同,而陰虛和燥熱之表現各有側重,患者初始多以肺熱為主,病較長者多以陰虛與燥熱互見,日久則以陰虛為主,進而則由陰損及陽導致陰陽俱虛,由而易發生多種并發癥,如肺癆,耳聾,目盲,中風,水腫癰疸,心腦病腎衰竭。導致那么多并發癥的發生多以辨癥不清或患者長時間的依賴降糖藥所導致,如二甲雙呱,胰島素。有些人還說消渴病人不能吃主食即(面食),不吃糖類的食物,導致糖份的丟失和不平衡,引起代謝失調。人體需要各種營養成分,包括糖不能多也不能少。今日的醫學只發明了對糖分的檢查,卻不明白各種營養的流失的真正原因。熱能燥金耗血,大腸受刑,故令大便燥結<景岳全書>。大渴飲,隨飲,隨渴,以上使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火陽明之火,多食善肌,不為肌肉,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謂之中消也,小便赤黃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其瘦病在腎,故又名腎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認為火癥,然有實火者,以邪熱有余也;有虛火者,以真陰不足也。治消癥而不辯虛實,則未有不誤者矣。消渴病的發生小便泡沫多,如膏如脂,濃油導營養的流失,還有糖分的流失,致使人體經絡閉阻不通。
人體為小天地,宇宙為大的天地,人體的作用與天地的變化是相同的,例如:外面天氣很熱,流汗太多,鹽分流失,喝杯鹽水補充鹽分,口渴喝杯糖水,補充糖分,如土之得雨水滋潤,糖(甘味)——甘味入脾。脾屬土,土能生長養萬物,土生金,土潤而金旺以生水。天氣下降為雨水,水氣上升為云霧。天氣下降為雨水。水氣上升為云霧。天氣下降為雨水,能降氣溫。脾主肌肉。土旺則飲食甘關而肌肉強,小孩喜歡吃糖之主陰。乃為供給迅速生長發育的肌肉,甘津之氣布溢。全身得以潤澤,肌肉強能使皮膚具彈性,光澤。皮膚與肺的肺的呼吸作用。待以發揮,缺少糖分則皮膚枯萎干燥。皮膚的呼吸作用衰退,故感覺疲倦乏力。心屬火,腎屬水,因心腎的衰弱,又被禁吃飯,禁吃糖,脾屬土,土不得甘,不能生長萬物。脾主肌肉。肌肉因而消瘦失去彈性。心臟無法獲得氧氣供應,腎水虧虛不能涵養肝水,導致疏泄條達不暢。精神壓抑,目腈得不到涵養。造成瘀滯引起眼疾,甚至盲目,無論哪一脹器缺失營養和糖分的丟失,都會出現頭痛頭暈。嘔吐出汗以及全身震顫。呼吸困難,思睡,失眠無力餓的發慌的癥狀。甚至昏迷,低血糖的現象出現。古代中醫對營養和治療的區別。如孫思邈論述“是故食能排邪而安五臟六腑,悅神爽態,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釋情遺疾者可謂良工,長年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夫為醫者當須先調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就醫學角度而言,古今中外的食物都可以治療疾病的(藥食同源)《千金要方食治谷米第四》所到二十七種谷物及制品,明確提到消渴或同時提到消與渴,共五種:第一:小麥養肝止消止渴;第二:大麥宜心主消渴;第三:青梁米,補脾除消渴;第四:綠豆清肺主消渴;第五:陳粟米,利腎主消渴。
《素問.經別論》:“食人于胃,濁氣歸心,淫清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生死,這里介紹了血液與營養的關系,故營養的目的是獲得高質量的血液,人的健康需要全面營養,任何一種所需要營養缺乏都會導致健康問題,消渴病人也是這樣。”消渴病和生活方式有關:
1.暴飲暴食,過食肥甘,飲酒過度
2.生活無規律,子時不睡,雞鳴不起
3.盛狀之時,房事過度,致腎水枯竭,水虛不能制火
4.年老陰衰,多腎陰虧虛損,虛火上炎,腎失因澀則溲頻飲溲二也。
5.七情內傷或喜恕不節,情志不舒,耗亂氣血
6.或憂思過度,傷及心脾,則營陰暗耗胃與大肥俱失通潤而肌肉風消。
那么錯誤的認知也將會成為健康的絆腳石,為什么不把尿糖當做指標?人們發現有時尿糖高時血糖卻在緩解;所以尿糖高時可能緩解的出口在相關的降糖藥物不斷開發和使用中,人類最近的消渴病和死亡率卻不斷上升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消渴病的治愈不要盯在降糖的指標上面,在2008年美國ACCORD研究2009年IVICE-SUGAR研究結論發表之后,血糖放松控制已成為主流觀點,人體有自我保護性反應,當消渴病人代謝功能衰退則需要更多的能量與營養支持,才出現血糖升高,才能維持必要的新陳代謝,高血糖的出現通常是人體自我保護性反應,良性血糖升高是身體恢復的必由之路《黃帝內經》上早就描述過有這種人存在,“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為末已新病復起2型消渴初期不存在胰島素分泌不足,而是胰島素不敏態或是胰島素抵抗問題,所以不要看到血糖升高就馬上降糖,要看清患者的癥狀辨癥施治,在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關系上,主張寧可高血糖也不要低血糖”嚴格控制血糖和嚴格控制糖化血紅蛋白都會導致患者生命下降和死亡率上升,那么消渴病人想要恢復正常活得久,活得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隋唐時期名醫孫思邈在《千金方》記載:“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恕,病己而可復作,消渴治愈后,復發的第一原因是不減滋味,是生活方式的疾病,消渴以后,脂肪分解量大,血糖也就隨之增高,谷物有助于人身體恢復糖代謝的功能,也是為了平衡氣血,所以我依然堅持中醫數千年來的天人合一的觀念,注重中醫的整體觀念,以其達到氣血陰陽平衡,經絡者處生死決百病,經絡通暢,氣血暢通無阻,才能達到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消渴病人,上焦中焦下焦皆有經絡阻滯,臃腫不通,可用針灸調理經絡以其達到氣血陰陽平衡,食藥補其營養如患者上消癥狀明顯可消潤肺金,生津止渴。針灸取穴;肺俞,合谷,魚際,廉泉,照海三陰交,中消癥狀明顯,清胃火,通腑氣”。
取穴:中脫,天樞,大都,陷谷,三陰交,太溪,下消癥狀明顯:滋補賢陰。
取穴:賢俞,太溪,三陰交,照海,少商尺澤,曾經有一患者,在2012年6月見診,班先生男56歲,患者消渴病6年有余,未見診時其太太用輪椅推著他來見診,因患消渴三年后又得一次中風,導致下肢潰爛,站立行走困難,望診面色灰暗,無光澤,消瘦,神疲無力,自訴口干無味,口渴欲飲,總想吃西瓜,但醫生吩囑不能進甜食,包括西瓜,因患者精神壓力較大,睡眠較差舌苔白黃厚膩,舌尖紅,舌邊兩側有齒痕,脈沉,細,澀。
這位患者因久病導致陰陽俱虛,熱燥傷其津液,導致上焦,中焦,下焦瘀阻不通。
治則:袪除火熱濕之毒,疏通經絡,滋補賢水,調理平衡。
針灸取穴:大椎穴(刺絡放血)太沖,太溪,中胱,天樞(毫針刺);氣海,關元,胰俞,脾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大椎穴(刺絡放血)因大椎穴是手足陽明經的交會處,能除熱,火,濕氣之毒。
太沖:宣暢厥陰氣機
太溪:三陰交,照海:滋腎水,養肺金
天樞中腕:清胃火,通腑氣
氣海,關元,補充元氣。胰俞,脾俞,腎俞,通達本經經絡
方藥:鬼箭羽20g知母15g炙甘草12g天花粉15g白術15g茯苓15g石膏20g(先煎半小時)
水煎服:早晚各一杯,湯藥服后半小時再服六味地黃丸,早晚各一丸
調理一個月后患者的渴熱現象基本消失,能夠站立行走,善后調理方藥:沙參9g黃芪20g石斛15g.赤靈芝15g熟地35g獨活20g牛膝15g
經善后調整1個月患者原來血糖15.8.調理后基本平穩達到正常身體癥狀全愈比原來胖了12斤達到正常體重。
治療消渴病依然要看患者的體質癥狀,進行四診合參,八鋼辨證,氣血,陰陽,表里,虛實,辨證,施治,診斷準確,取穴得當,開方,不要總是盯在血糖的指標上面,患者的癥狀消失,血糖才會平穩,才是康復的真正意義,真正健康了,才能做到活的好,活得久,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以養天年,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