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我國的一種傳統體育運動,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世界四大武術之一。太極拳是道家文化中,道家認為陰陽、有無、虛實、陰陽五行、大小周天、小周天、天元、養生一筋、一氣、五行、武術、八法、六仙等“形神兼備”的學問。拳法具有強身健體、取長補短、提高抗擊打能力、調理體能的作用。但太極拳具有傳統體育的特征,既不像體操、田徑、摔跤那樣需要刻苦的訓練,也不像踢拳等現代體育運動那樣打實戰。要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才能夠得到一定的訓練效果。
太極拳是非常有益的一項健身體育活動。現在很多人都很喜歡太極拳,他不受性別、年齡、場地環境、等條件的限制,很多人在練了太極拳之后總能感覺到身體的狀況有明顯的改善但是有的人練了很久的太極拳都沒有找到太極拳的精髓在哪里,不但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反而練出了一身的毛病,那么對于初學太極拳的人,應該怎樣快速進去太極拳呢?怎樣學習太極拳呢?在文章無量子道長會給大家總結一些學習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極是我國的國粹,是非物質文化遺憾,是我國對外交流文化的典范,但是很多學習太極的人卻不能夠掌握太極真正的法則,找不到太極的精髓。其實學習太極有很多的方法,要善于去總結以及向別人詢問,還有就是持之以恒。
初學者怎樣練好太極拳
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通過繃、捋、擠、按、前進、等動作使肌耐力得以提高,使人的腰腿各關節的柔韌度增強。太極拳的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收腹斂臀等身法要求,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練出良好的體型。
還能通過正確的呼吸方去提高心肺功能。總之,經過中西方多面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能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炎、糖尿病等有著一定的改善。
常聽一些朋友說想練太極拳,但覺不易上手。其實認識到太極拳的好處,對它產生興趣,入門并不是件很難事。為了讓您學得快一些,少走點兒我走過的彎路,告訴你一些我的學拳體會。
1.首先要從簡單的套路學起
比如簡化太極拳就很好。它動作不多,時間短(4-5分鐘),式子較全面。當時全國一些名家編這個套路時,還考慮到它的動作符合人的運動生理,既能得到鍛練又不易造成運動傷害。
然后再學些稍復雜一點的套路。再就是練過復雜套路之前先不要急于練器械,有了扎實的功底,再去練刀劍槍棍就會簡單一些,要循序漸進,不能著急。
2.再就是要方法正確
買一些教學碟和書看看。找個自己覺得練得不錯的老師學練會更快一些。多看老師練,注意手、足、身的運動狀態、軌跡及起始位置。最重要還得多練。
練拳,練拳,多練才能出拳。俗話說:“拳不離手”,就是這個道理。以前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就是叫人們耐心練習,所以武術又叫“功夫”。不過現在用不了十年就能練就了。
現在的師傅開放多了,不像以前怕徒弟搶自己的飯碗。再說還有那么多書。學拳時要學習一些基本功。如壓腿,踢腿,蹲馬步等拉韌帶和增加腰腿力量的基本功。有道是"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松”。
3.學拳時一定要認真學習自我保護
練前做好功前準備;練后注意做一下整理放松活動;壓踢腿時不要過猛,以免拉傷韌帶;練拳過程中注意膝關節彎曲方向盡量和腳尖方向一致,并且注意膝蓋前彎不要超過腳尖。還有大家在做其他體育運動時的一些保護措施都可以借鑒。總之,要搞清楚我們練拳的目的是強身健體,而不是讓自己再受到傷病的纏繞。
4.還得有恒心
有不少人練到半路放棄了,也不是不想練了,就是半路想偷個懶。可是放下時間長了就不太容易再拾起來。堅持練習,有空多練,沒時間抽點小空琢磨一兩個動作也可以。
學拳的過程中要不斷結合學一些太極理論。明白了拳式的用法和攻防意識,動作才會正確好看。并且越練興趣越大。
關于太極拳的要點有各種提法,我體會重點要求四個字,它們既是要求同時注意的,又有由淺到深的順序,即:正、圓、活、松。正是根基;圓、活是要領;松既是一種狀態,又是意念,是練武者需要始終追求的東西。
“正”,是講立身中正,太極十要中的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收腹斂等要領都含有這方面的意思。
“圓”,就是指拳式中,一舉手一投足其動作軌跡須走圓弧形,不可直來直去。所以有人說太極拳是圓的運動。有時看到一些老拳家發拳出腳,其線路似乎不太圓。你仔細觀察其實他們走的是旋勁。
在動作扎實熟的基礎上,這個"圓"越走越小。這里有一個由生疏到熟練,由外圓到內旋的長期鍛練修養過程,非一日之功,初練者一定得老老實實走圓。
“活”,是指動作要靈活,不可僵硬。頭項要虛靈,腰胯得松靈,手足要靈動。有一處僵硬則影響全身。
“松”,要求全身放松,這種松是在意識控制中的,絕不是松懈軟弱。松,既是初學者應注意的要點,又是習練太極拳的極高境界。很多大師們已經將拳修練到出神入化,仍不忘時常求松。
5.明師在旁邊指點和幫助的
學習太極是需要明師在旁邊指點和幫助的。師父的作用并不是他是天下無敵的高手,而是他能讓你快速的得到功夫而不走彎路。能在旁邊觀察你練得正確與否,是否練偏。雖然太極拳看起來動作簡單,但稍不注意就會練偏,理解偏。所謂是差子毫厘謬之千里是耳。
6.太極拳不是苦身體
太極拳是練大腦和心態。太極拳的練習過程是很簡單舒暢的,因為他本身就是恢復人本來所具備的東西,哪里需要苦啊,那是不得法的人按常規的練習才會覺得苦。
只要按太極拳本身的思路去做去復制,整個練習過程是很愉快的,所謂的來全不費功夫就是你完全的按原理靜靜的去形容他,功夫自然會上身。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身體現象的那種苦是蝶變的過程就是由鐵變成鋼的過程,是鍛壓的過程,這個是要忍受的。
無量子道長表示:太極拳是很高深的拳種,但又是極其的簡單,我們稱為簡單的高難度。簡單,是指方法簡單,高難度,是指要把我們后天形成的思維和用力的習慣給丟掉,這個是非常艱難的。
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