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前夕,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幫助患者克服了兩大“心”事:三尖瓣瓣中瓣置換(TTVR)和經心尖主動脈瓣膜置換(TAVI)。

心外科單忠貴主任團隊完成了廈門首例TTVR手術,術后效果明顯。此次手術標志著廈大附一醫院心外科在心臟瓣膜介入領域邁入了新的臺階,廣大患者的“心”頭大患擁有了更多的治療手段。

患者情況
潘女士1年前出現雙下肢水腫、胸悶、氣喘、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癥狀。近幾個月以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趙女士的癥狀愈發嚴重,伴隨腹水、黑便等現象。
通知問診得知,潘女士11年前曾進行過二尖瓣機械瓣置換+三尖瓣生物瓣置換術。綜合心臟彩超提示“三尖瓣重度關閉不全”,診斷為三尖瓣生物瓣衰敗。

圖/心臟瓣膜示意圖
人工生物瓣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以往一旦衰敗毀損只能通過再次開胸和體外循環的方式重新切除和置換。傳統的開胸心臟停跳手術需重新鋸開胸骨、游離粘連,創傷大、風險高,高齡且身體不好的患者難以承受。
TTVR手術以心臟不停跳的介入手術方式,在損毀瓣膜內部植入新瓣膜,能較好地保護心、腦、肺、腎等機體重要器官的功能,以微小的創傷顛覆性地解決了該問題。
手術治療
考慮到潘女士屬于高齡患者,身體情況較差,開刀風險大。單忠貴主任團隊在和患者及家屬溝通后,選擇了經導管三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的方式。
4月30日,單忠貴主任團隊為患者實施了TTVR手術。經右心房途徑植入導絲通過三尖瓣生物瓣進入右心室,造影劑確認反流至右室,擴張器擴張右房穿刺點后沿導絲置入J-Valve®瓣膜輸送器,旋轉按鈕釋放定位件,調整位置使三個定位件與原有生物瓣的三個生物瓣瓣角一一扣合。
術中造影和三維食道超聲監測介入瓣位置、瓣周漏情況,順序撤除輸送鞘和支撐導絲,打結止血并放置引流管。瓣中瓣植入位置完美,瓣膜開合正常,無瓣周返流,雙側冠脈顯影理想。術中血流動力學平穩,無傳導阻滯和流出道梗阻等并發癥發生。

單忠貴主任團隊TAVI手術中

J-Valve®瓣膜需在冰水中安裝
J-Valve®瓣膜
利用J-Valve®瓣膜進行的三尖瓣生物瓣介入治療,整個手術只需要在右心房穿刺完成,避免體外循環和心臟停跳的損傷,正常手術時間不到一個小時。
J-Valve®瓣膜的三個獨特定位件在介入置換手術實施過程中,既可以協助固定介入瓣減少移位風險,同時還可以避免其它介入瓣植入普遍采用的高速起搏的要求,進一步減少對心功能的不良影響,尤其針對三尖瓣生物瓣毀損時右心室難以再次植入起搏電極的情況。

圖/J-Valve®支架瓣膜樣式
設計J-Valve®瓣膜三個定位件與原有生物瓣三個瓣角一一扣合,便于定位的同時還可以預防介入瓣向右心房的移位。有利于高齡及身體素質較差、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初步臨床隨訪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