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營養先行。隨著營養對健康促進和疾病康復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營養治療正得到越來越多專家的認可和重視 。2021年5月11日,由生命時報主辦、云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微藻營養醫學中國行”在京正式啟動。
與會嘉賓為本次活動按下啟動鍵
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及暨南大學、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營養醫學走出醫院、走進生活”主題進行溝通和交流,旨在傳播營養治療理念,倡導公眾提升自身營養素養,根據自身特點掌握科學補充的方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營養治療成為一線治療
營養治療不足是造成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許云表示,據中國抗癌協會統計,我國約2/3腫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制約問題。對于腫瘤患者來說,優質營養的不足或不均衡不僅會影響免疫功能,還會影響手術創傷的愈合,影響放療化療效果,不利于腫瘤的治療和康復。因此,營養治療在腫瘤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活動現場盛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宋新女士在發言中表示,好多慢性病患者以為自己按時服藥就可以。實際上,由于長期吃藥(降糖/降脂/降壓藥物)在治療的同時,也會導致身體機能的改變,影響營養元素在消化道的吸收,從而造成人體營養素的偏失缺漏。而當人體營養素缺乏或吸收有限時,就會使藥物利用率下降,藥效大減。因此,針對慢性病特別要發揮營養治療的作用。
“隨著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脂肪肝的患病率不斷增高。”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肝病中心的杜曉菲表示,脂肪肝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對于想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人群來說,合理補充均衡優質營養素,科學針對補強精準營養調節血脂,增強肝臟對氧化反應的防御能力,提高肝臟的代謝能力,是預防肝臟脂肪病變和硬化的重要手段。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裴征、暨南大學教授張成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宋新精彩發言瞬間
此外,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裴征分享了骨科病人的營養護理知識,強調骨骼的生長還是依靠人體自身的生長能力,因此科學補充各類營養素是加速骨頭愈合的關鍵因素。暨南大學的張成武教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文洲研究員分別就微藻界四大天王(螺旋藻、雨生紅球藻、裸藻、小球藻)營養醫學價值、螺旋藻獨有活性物質精準營養/醫學功能進行精彩演講,從科研角度剖析微藻產品在營養醫學應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向文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肝病中心副主任醫師杜曉菲、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許云精彩發言瞬間
營養治療從醫院走進日常生活
營養素養是健康素養以及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居民仍面臨著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食物選擇搭配不合理、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營養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問題,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生命時報社丁文君副社長在致辭中指出,向公眾開展健康營養知識傳播,提高民眾營養素養,是助力健康中國的重要舉措。
本次活動承辦方,綠A生物副總經理洪濤在致辭中表示,健康中國由每一個健康的個體組成,而營養是關系個人疾病的預防、治療和日常健康維護的基本要素,因此,營養不僅僅是臨床重要治療手段之一,也是患者離開醫院后日??祻偷闹匾M成部分。幫助公眾正確的認識優質營養素與健康的關系,指導公眾科學的選用營養素補充劑就顯得尤為迫切。
綠A生物副總經理洪濤致辭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許云表示,營養治療與抗腫瘤治療同等重要。腫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患者一般都受膳食營養攝人嚴重不足的影響。建議在日常膳食營養中,額外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以及富含微量元素鋅和硒的食物,預防和減少因治療帶來的身體機能消耗和營養不良具有關鍵意義。堅持補充優質精準營養,通過自身體質的改善并隨著免疫力的提高,有助于患者抗腫瘤的治療。
與會嘉賓共同為推動“微藻營養醫學中國行”助力
與會專家一致表示,營養治療是治療一切疾病的基礎。人體的任何損傷和疾病,都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才能夠修復,沒有營養就沒有康復的物質基礎。在國務院發布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明確指出營養治療可以增強各種臨床治療手段的效果。推動營養治療理念從醫院臨床走進公眾日常健康管理,讓消費者掌握必要的營養科學知識,無疑更有助于健康中國戰略得到更廣泛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