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由九江市美術館、九江市美術家協會、九江市第六中學共同舉辦的“痕跡守望”郭頡個人油畫展在九江美術館開幕。九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鴻敏;九江市文聯副主席王定君;九江市電視臺副臺長江曉堅;九江市文聯副主席、市美協主席宋躍林;九江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虞斌;九江美術館館長、九江畫院院長胡毅;九江市第六中學校副校長游曼云;民盟南京市委會盟員、江蘇省文史館館員、知名山水畫家章志遠;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寫意油畫學派理事徐東林;著名書法家、原中國書協理事崔廷瑤;江西省書協副主席、九江書法院院長曹端陽;八零油畫學社社長、南昌市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韋宇朋;南昌畫院創作部主任、南昌市美協副主席藍威;九江畫院藝委會主任高春雷20余人應邀參加。
九江美術館館長、九江畫院院長胡毅先生致歡迎辭
民盟九江市委會主委李德恩先生講話
九江市文聯副主席,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宋躍林先生講話
九江市第六中學副校長游曼云女士講話
郭頡先生向九江美術館捐贈作品,九江美術館副書記陳要霏女士代表九江美術館接受捐贈并頒發捐贈證書
本次展覽作者郭頡先生致答謝詞
中共九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鴻敏先生宣布開幕
開幕式由九江美術館副館長、九江油畫院院長匡全農主持
致辭中,李德恩對本次會展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盟員郭頡近些年來在藝術上取的成就由衷的高興,希望他繼續潛心藝術、創造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開幕式結束后,大家一同參觀展覽。
“郭頡的繪畫是伴隨著一組一組坍塌的廢墟而不斷展開的。”“尋找丟失的歷史記憶,抑或作者本身現有的經驗,都是促使作者畫這批畫的內在動機。”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院務委員徐東林這樣評價。
序 言——徐東林
郭頡的繪畫是伴隨著一組一組坍塌的廢墟而不斷展開的。地質的偶發及人為因素的盲目,使我們已經習慣了城市裸露的蒼白。 我們麻木的淡定的凝視著城市的軀體反復遭受重力的碾壓,某一棟建筑或某一片建筑。被標示著白灰的“拆”字,在撕裂聲中,像一頭黑色的巨獸,喘息著、掙扎著,在一片嗶嗶剝剝的重物搖晃聲中悶聲倒下,在天際線下濺起一片碴石的暴塵,掩埋了自己曾經的存在,抹去了曾經的記憶,把影子留給了我們,恍惚著、拖曳著,久久不曾散去。 城的變遷,使我們失去了身份的認同感,我們再難尋到她曾經的溫暖,她的風范,她的綽約及她那份從歷史深處滲透過來的特殊氣息。 城是有血脈的,有筋骨的,有記憶的,她如同我們個體一樣,一本讀過的書,一件帶有補丁的外套,一幀發黃的家族照片。這些物件一旦失落,則會讓我們半天發呆的無語,偶然間在莫名的狀態下,它會再度清晰的呈現,平添我們再次的懊惱及嘆息。 尋找丟失的歷史記憶,亦或作者本身現有的經驗,都是促使作者畫這批畫的內在動機。 作者用粗礪的筆觸,反復疊加的厚涂,營造著畫面沉重而略帶傷感的氛圍,零碎的,局部的畫面,往往被有意識地組合成完整的構圖,這樣的歸納,綜合,更有效的展現了畫面寬廣及視角的多維,作品由此傳達出那曾經纏繞于他的廢墟印象,呈現于讀者的是一種平面的視覺圖式,面對這樣的圖式,或許有著多種理解,多種文化上的歧意,而正是畫面背后的多種解釋及歧意,讓我們彷徨于迷津渡口,或許一切都在變幻之中,城市在生長,像一只巨手把玩下的魔方,正不斷的旋轉著自身,留給我們遺憾,也伴生著燦爛。 郭頡 1981年生于江西九江,碩士研究生。繪畫作品多次刊登于江西日報、九江日報、潯陽晚報、長江周刊?!豆R 我的油畫情緣》在九江電視臺九江書畫家系列節目專題報道。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江西省水彩·粉畫藝委會會員江西省寫生學會會員九江美術館、九江畫院、九江油畫院特聘畫家九江畫院藝委會委員九江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民盟九江市文化委員會委員九江學院藝術學院特聘教師九江市中學組美術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九江市第六中學美術教研組長
郭頡部分油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