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管院)由科學家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和裴麗生、馬洪等200多位高級科研人員發起,于1986年9月1日經陳云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關懷和支持下,1987年6月2日,經中國政府批準成立的國家事業單位。這是我國第一家經國家批準的專門從事管理科學和相關交叉科學研究的新型科研咨詢機構。為國際管理學者協會聯盟(IFSAM)的理事單位。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改革發展研究所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的下設機構,于2011年3月3日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院發〔2011〕013號文批準設立。面向商會、企業、機構、高校等開展理論研討、咨詢、課題、高端論壇及學術會議,推動我國經濟事業發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次申報課題中,“淺談軍旅書畫創作之要”——作者著名軍旅書畫家張金銘論文:以理論、結合創作實踐,為中國藝術提供重要的依據,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做出卓越貢獻。特頒發立項證書、結課證書、榮譽證書,以資鼓勵!
“淺談軍旅書畫創作之要”
——作者著名軍旅書畫家張金銘
我是一名“軍旅書畫家”,我喜歡并熱愛這個稱謂,因為它包涵“軍人”和“書畫家”的雙重身份,賦予我榮耀,給予我動力,激勵我在書畫藝術事業中砥礪行進。
軍旅書畫創作作為文化藝術的一個獨特分支,在中國古今人文領域,始終都有著它獨有的地位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它敏銳而獨特、沉雄而昂揚……。因此,“軍旅書畫家”有其特殊的意義和豐富內涵,不能只是身份的標簽。我認為,軍旅書畫家當書軍旅,以“筆墨當隨時代”的創作理念,關注現實,思考當下,引領未來,直面軍營生活和官兵情感世界,進行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啟發教化,尤其對軍人特殊環境下內心世界的價值取向、思想認同、觀念思維、文化品格等諸多精神層面,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滋養作用。創作中擬把握好主題、傳承和創新三個環節。
主題——緊扣時代主旋律。軍旅書畫創作應緊扣時代主旋律,圍繞人民解放軍在黨的英明領導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發展到輝煌的強軍之路的輝煌歷程,以其高尚的主題和豐富的筆墨、色彩、造型等藝術手段,用寫實手法,追隨軍事變革發展前沿的最新動態,著力表現當下軍人在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中的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形象,藝術地表現人民子弟兵正大之象、高大之美、陽剛之氣和威武之風。多年來,我的軍旅書畫主要代表作《軍魂》《堅守英雄連》《戰斗模范營》《人民軍隊忠于黨》《將軍頌》以及《層林盡染漫江碧透》《蒼山翠松入云霄》《萬里雪飄》《萬山紅遍江冊嬌》《風生水起順勢行舟》等,都以強烈主題性創作理念和寫實性的詩化語言,較好豐富和表現了主流思想的教化作用,表達了人民軍隊在任何時候都永葆和繼承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優良本色。這些作品有的獲國家金獎、特等獎,有的被中國博物管收藏,還有的被編入《百年經典中國書法全集》《二十世紀中國著名書畫家》等權威傳世大典,更有的被刻于部隊石碑,廣為部隊官兵賞識。
傳承——吸吮傳統文化豐厚營養。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也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軍旅書畫創作,是中華傳統文化大花園中一枝獨有的奇葩,在強化藝術功能為政治服務中,回歸藝術本體,跳出技術層面,在傳統經典文化中吸吮、洗禮、浸染,沉靜入內,體悟消化,這是軍旅書畫家不可回避的必由之路。數十年來,我在書畫的藝海中,除了接受無錫藝專、中國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科學院等院校的近20年的專業熏陶外,還在創作中學習國學、史學、哲學、文學等知識,不斷豐富文化底蘊,開闊藝術眼界,拓寬創作思路。書法上習各家書體,集各家之長,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比如喜歡和擅長的是毛體書法,就著力研究毛體的筆劃和氣勢,又把所學的各家之長融合其中形成現在看似毛體并非純毛體,有自己獨特個性的字體。繪畫上善長國畫山水,在研習各大名家的基礎上,投身大自然,深感大自然的靈氣,用悟心作畫。比如以西湖題材為主體,深切領悟到西湖之美在氣貌,是大自然的氣韻,其次才是小橋、樓臺亭閣、楊柳、桃花,把西湖的四時變幻和景點文化融合一起,創作了許多象《九溪煙樹圖》《龍井問茶圖》《南屏晚鐘》《雷鋒夕照》等佳作。
創新——永葆藝術生命力。近年來,隨著新思想的不斷交融,藝術觀念的不斷碰撞,軍旅書畫創作求新求變的思潮勢不可擋,在創作手法和形式上大膽創新,把軍旅書畫推向一個全新高度。回顧數十年書畫創作之路,唯有不斷的創新求變才創作出一幅幅成功的優秀作品。我的書法研習過柳公權、歐陽詢、顏真聊、王羲之、諸遂良和漢魏碑貼,更對毛澤東書法情有獨鐘,數十年潛心研究,勤學苦練,求變創新而自成風格,做到書作回氣連枝,一揮而就,渾然天成,氣勢與氣韻同在,筆勁意老,不但平衡中顯躍蕩,起伏之勢卻又清水細流,使審美觀念和藝術表現得到一種升華。比如為部隊書寫的毛主席詩詞《五云山、莫干山、觀潮》《沁園春.雪》《七律.長征》以及《岳飛詞.滿江紅》《柳永.望海潮》等作品,體現出吸納今人,轉益多師,博采眾長的特點。在國畫山水畫創作上,融西方美學與中國傳統繪畫風格與一體,以西方繪畫的體積感來表現山水中固定物體的空間體積關系,又融入中國水墨變化之韻味,既靈動又沉穩,是傳統與現代融合構成的體驗,既體現山水有骨法用筆的精氣神,也有隨類賦彩的氣韻生動。創新才使我在書畫創作上有所突破,才能在循此之路上漸行漸遠,用平凡之筆墨揮灑藝術人生,弘揚博大的軍旅文化。
飄風驟雨寫翰墨,氣韻生動作丹青。執著軍旅書畫我心永恒,將更加重視培養文化品格,秉持正確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懷學者之態,走學者之路,做“德藝雙馨”藝術家,努力多創佳作,書寫謳歌新時代,為藝術的傳承和發揚貢獻力量。
藝術簡歷
張金銘,杭州人,軍旅書畫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步兵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書法系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學歷。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科學院。書法獲碩士學位、國畫獲博士學位。后又受部隊委派入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學習深造。現為國家一級藝術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創作院教授、中國書畫創作研究院名譽院長、高級研究員、香港特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人才規劃編制委員會評委,被定為國禮書畫家,享受國家專家津貼。書畫作品在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刊物發表數百幅,數十次獲全國書畫大展金獎,特等獎。其書畫作品上了郵票。
入編中國權威性巨著《百年經典中國書法全集》、《二十世紀中國著名書畫家》,書畫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海內外社會名流、國家領導人收藏。為軍隊和單位題寫過許多石碑和招牌。多次被中央軍政首長接見。2006年應邀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國慶座談會。2008年被文化部評為“中國驕傲第六屆時代新聞人物”被授予全國十大杰出書畫家,應邀出席了全國政協禮堂舉行的盛會并步入星光大道。
2016年應邀出席了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十大國家級特殊貢獻人物”的表彰大會。書畫作品通過國家ISQ900CA資質認證,被文化部、人事部等單位授予“”十大國家級特殊貢獻人物”、“世紀功勛藝術家”、“卓越書畫家”、“紅色藝術先進創作者”等榮譽稱號。2019年6月被中國文聯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被中國書協授予“中國書法藝術楷模”,“中國最具影響力50位書法名家”榮譽稱號。
2020年榮獲全國政協,全國人大兩會推薦2020“當代藝術領軍人物”榮譽稱號。2020年十月在由上合組織元首峰會、一帶一路文化之旅組委會、吉爾吉斯坦、烏絲別克斯坦等權威機構共同舉辦的二0二0一帶一路國禮藝術家全國公益網絡公開選舉中以十五萬零二百六十九票力蓋群雄獲第一名,獲得唯一的《國禮金獎藝術家》。二0二0年十二月被評為“中國百強書畫家”。
二O二一年作為貴賓應邀參加巜中國藝術家春晚》被授予巜國際藝術領軍人物》榮譽稱號。近年來在北京翰海、嘉德等全國著名拍賣公司的書畫拍賣中作品深受藏家青睞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