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碧玉關“保衛戰” ——兩個“碧玉鎮”設置的前前后后
文/張國藩
小時常常聽老人言,過去碧玉上店子屬通渭管,下店子及四周10里范圍內均屬秦安管,走哪里都要繳 “過路費”。尤其上、下店子矛盾較深,郭、陳兩姓齟齬不斷,就連唱戲也要 “惡心”一下對方。上店子有自樂班,每年二月十九在青陽寺唱戲,第一天白天必唱《郭蓋拜壽》,晚上定是《鍘美案》。直到20世紀90年代,這個慣例才被打破。
后來通過翻閱資料,才知這個矛盾的根出在“碧玉關”上。
碧玉關民間叫“閉門關”、“關哈”、“堡子”,是老百姓在戰亂時藏身之所。史書上第一次見到碧玉關是《秦州志》和清乾隆年間的《通渭縣志》。明代這里設閉門關,因地形如“閉門”之勢,故名。清初,西北民族斗爭蜂起,閉門關戰略地位上升,由國家出資修葺故關(增建馬面),設關令一員(從九品),派兵把守。這樣一來,碧玉關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官堡”,而擁有舊城、新城的下店子屬于民堡,只能派民丁值守。于是,通渭縣把碧玉關視為“東部門戶”,苦心經營。事實證明,清代多次匪患大都消弭在碧玉關下。如此重要的關隘,橫插在下店子通往新城不到兩里路的正中,著實令秦安縣人五味雜陳,在他們看來,碧玉關何嘗不是秦安縣的“西大門”呢!
其實,碧玉關的歷史挺長,這種矛盾積累也有時日。一是通渭自設郡置縣以來,先后屬天水、漢陽、廣魏、略陽、秦州管轄,與今天水及秦安淵源深厚;二是碧玉地處通渭、秦安毗連地界,曾歸秦安縣管轄,飛地犬牙交錯,以致矛盾較深。
據文物發掘證實,早在四五千年前李家坪人就生息于此。不可理解的是,李家坪人從未踏足過下店子,只在20世紀70年代平田整地時發現過一窩蚌,這也許是李家坪人與別的部落產生交易時遺失的。夏、商、周時,李家坪人和一支羌人融合,變為襄戎,筑城憑險自守。在秦穆公霸西戎時為秦國所滅,始名平襄。襄戎貴族分險扼守關隴道,保障隴西北部安全。2006年,在秦安縣木河鄉發掘一處戰國時期墓葬,證實是襄戎貴族墓,出土銅車馬4輛,木車馬3輛。證明當時關隴道的規制是很高的,也從側面表明襄戎貴族的富有。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隴西郡,筑長城,襄戎成為扼守長城的主要力量。秦統一全國,碧玉地屬隴西郡。西漢地屬襄武縣(今隴西東)。元鼎三年(前114年)析置天水郡,治平襄(今碧玉),轄縣16,平襄為其附郭首縣,碧玉地為平襄縣首里。天水一名來自郡前湖水。新莽改天水郡為鎮戎郡,平襄縣為平相縣。西漢更始元年(23年)至東漢建武八年(32年),成紀人隗囂割據平襄十年,號復漢。東漢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移置,改名漢陽郡(治冀縣,今甘谷),平襄縣是其屬縣。中平五年(188年)改屬南安郡。仍沒平襄縣。三國時平襄屬廣魏郡(治臨渭,今秦安東南)。晉平襄屬略陽郡(治今秦安隴城)。前秦時,氐族首領姚弋仲修復平襄城,牧馬于青陽山,其子姚萇建立后秦,姚興時,有鮮卑越質詰歸率3萬戶降,被拜使持節鎮西將軍、平襄公,設將軍府。后平襄縣廢。隋、唐時,地為隴右牧苑之一,上隸西市城(今安定),境內無地方行政建置。然關隘仍設。唐寶應二年(736年)至大中三年(849年)地為吐蕃占領。平襄地名仍存。北宋初,地為西夏占領。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雞川寨,又于碧玉下店子筑堡,碧玉地屬雞川寨,后碧玉地為金人占領。金天會五年(1127年)置雞川縣,碧玉地屬雞川縣。金興定元年(1217年)陷于西夏。西夏天興元年(1232年)陷于蒙古族。元至元七年(1270年),并雞川入秦安縣,移通渭縣(原治今什川鄉古城溝)至今縣城區。雞川和平襄故城上店子歸通渭。元承宋制。元末,通渭東部村落稀少,平襄故城地面只有上、下店子,下店子因有秦安伏氏而歸秦安縣轄。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達西征,通渭歸附。這時大量的移民不斷從山西、陜西遷入秦州,分配秦安籍的,秦安縣乘機將他們安插到平襄故城周圍空曠荒野地帶,甚至通渭縣城東幾里的田家坡地方,逐漸形成趙河、楊屲、川口、石灘、岳岔、朱家峽、雷岔等幾個大的村落。下店子伏氏遷走后,便將秦安屬燎鐘川陳氏二、三、四、五房全體遷入,繼而將三、五房的大部分遷入新城。對平襄故城上店子形成包圍之勢。由通渭城到上店子必須經過秦安地界。再由上店子通過景木岔、劉家埂一線與通渭縣屬雞川、隴山相連。明萬歷年間,通渭東部人煙稠密,通渭縣加強了對上店子的管理。在上店子設城東上里,同時設閉門關,為通渭三關之一(華川、閉門、石遠門關),設關令1人,從九品下,卒四五人,每年輪換一次。秦安縣采取跟進措施,在下店子設崇政里。
到了清初,兩縣在閉門關歸屬的問題上進入相持階段。通渭縣設城東里,下轄碧玉鎮,并改閉門關為碧玉關,均治上店子。秦安縣亦設崇政里和碧玉鎮,治下店子。導致上、下店子群眾矛盾日深。通渭碧玉鎮后屬雞川里。清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石峰堡事變后,通渭縣加強了碧玉鎮的防衛,挑選青壯年組成民團,白天生產,夜間輪流守關巡防。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民團修復關防,制造軍器,另置墩塘,派塘丁把守。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通渭碧玉鎮設巡警局,有門丁3人。
民國時期,通渭縣干脆撤銷碧玉鎮,碧玉關仍舊,只設上店子村,隸屬變更頻繁。造成碧玉鎮之名歸秦安縣的假象。民國5年(1916年),通渭廢里設區,區下設村,上店子屬平襄區。民國16年(1927年),上店子屬東區(雞川,治金城)。上店子民團改由南介臣的“南團”領導。民國18年(1929年),區下設鎮,鎮下設村,上店子屬二區雞川鎮。民國30年(1941年),上店子屬城關區雞川鎮。次年碧玉關防務由縣自衛大隊接管。民國34年(1945年),上店子屬隴山鎮。秦安縣雖有碧玉鎮之名,但碧玉關這個最關鍵的地方一直由通渭縣牢牢控制在手中。
1949年11月,通渭縣在上店子設碧玉鄉,屬隴山區轄。鄉下設村。1950年下半年,增設雞川區(區政府設上店子青陽寺內),碧玉為其首鄉,鄉政府設上店子。1951年上半年,區劃調整,以秦安縣王鋪梁、通渭縣隴山為界,以西各村為通渭縣轄,以東為秦安縣轄。三區(雞川)轄雞川、金城、新平、永新、共和、新景、碧玉、新城、玉關等9鄉,鄉下設村。區政府仍設青陽寺,碧玉鄉政府設上店子。碧玉成為通渭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區政府在青陽寺內設辦公、財會、武裝部等股室。無奈之下,秦安縣隨之撤銷下店子碧玉鎮。通渭碧玉關“保衛戰”以清理插花地、在碧玉設區、鄉政府而結束。
1958年8月至9月,人民公社化后撤區、鄉建置,實行“政社合一”體制。設碧玉公社,社址設上店子。社下設大隊,大隊下設小隊。1961年7月,體制調整,設區工委,碧玉公社屬雞川區工委。1964年5月,撤銷區工委,碧玉公社為通渭縣15個公社之一。1969年,因上店子街道狹窄,影響交通安全,縣政府投資將碧玉公社及其所屬辦事機構、企事業單位遷移至新城。長達數百年的集市也隨之撤移。這顯然讓上店子人無法接受,曾經方圓百里聞名的“關哈”集市最終還是落在了陳家人的地界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事慢慢被人們忘記了,只有通渭、秦安兩縣的交界石靜靜地躺臥在原地渠口,似乎訴說著千百年來發生在碧玉上、下店子不為人知的烽煙。有時老人們茶余飯后坐在交界石上偶爾會提起他們從老輩口中聽來的斷續故事。
無獨有偶,十多年前筆者回鄉聽到“秦安縣想租借碧玉土地種植蘋果但未成功”的話,現在想起來可能與漢天水平襄縣故址在碧玉上店子有關。因為在20世紀80年代的第一輪修志中,天水市組織專家對碧玉上店子做過多次考察,最終確定漢天水郡治平襄縣故址在今通渭縣碧玉上店子。由于通渭縣將天水郡治平襄縣址定在了通渭縣城,天水市已無法公布考察成果,但也不承認通渭縣城,最終以《辭海》說為準。秦安縣文史界對此當然清楚,畢竟碧玉曾歸屬秦安縣,又在下店子設過碧玉鎮,“天水郡治平襄縣址在今碧玉”完全能夠成立。于是提出“租借碧玉土地,發展蘋果產業”的計劃,以達到長期開發利用、發展旅游業的目的。這事詳情已無可考,筆者只是對聽到的話作一番猜測,不可當真。在這里提出只是希望通渭縣對碧玉鎮“漢天水”文化研究、開發引起重視,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上有所作為,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第一輪《通渭縣志》《秦安縣志》
(作者簡介:張國藩,現任甘肅省地方史志學會第四屆理事、碧玉文化研究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