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昭1958年3月5日生于北京,今年63歲。自幼就喜歡畫畫,1972年深秋經費孝通先生冰心老人介紹,拜張正恒先生,是張先生的私人學生。張正恒先生是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是一位傳統功力深厚的學者型大家,從第一次授課時就拿出自巳珍藏的黃賓虹和潘天壽兩位大師的原作講解,分析,示范其藝術特點,在那特殊的年代和環境下為這個他非常喜歡的學生制定了特別的學習方式,從一開始就廣學古人,臨摹了大量的名家名作。
(熊秉昭作品欣賞)
熊秉昭在和張正恒先生學習中國畫的幾十年的時間里深刻的體會到中國繪畫除了人品,詩詞,文學,書法,篆刻,理論和造型能力等等修養外,筆墨功力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堅持學習傳統並多次隨張先生一起去湖北,云南,四川長江三峽,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雁蕩山,天目山等風景名勝寫生,創作出不少獨具特色藝術風格的山水作品。
他最敬佩黃賓虹和潘天壽兩位大師,還有就是他自己的恩師張正恒先生。
記者:欣賞您的作品發現,您的山水作品大氣磅礴,同時也贏得眾多書畫愛好者的喜愛,您覺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熊秉昭:在與張正恒先生身邊學習,先生時常鼓勵我畫畫一定要放得開,膽子要大,他因才施教并不是非要學生畫的自己一模一樣。那時美術院校都是以西式教學為主,包括招收學生也是一樣的,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要想學點什么純藝術的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和張先生學畫也都是在私密情況下進行的,知道的人不多。張正恒先生采用當年他和他的開蒙恩師曾默躬先生的方法,也是前輩諸多學畫人的學習方法。我初學時也是從臨摹《芥子園畫傳》開始的。就是這樣一本摹本在當時也是沒有辦法,一切“四舊”相關的書籍在書店根本買不到的,所幸當時北京部分大學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慢慢地恢復了教學,只有從事專業美術專業的老師才能從學校圖書館里借出來。
《芥子園畫傳》是清初名士李笠翁以明代著名山水畫家李流芳的43幅課徒山水畫稿為基礎,請當時的著名山水畫家王概增補而成的,其山石畫法嚴謹樹木變化繁多、云水勾畫之巧妙、筆墨功力精深,是初學者極好的楷模。近300年來所有成名的山水畫家,初學畫時都是得到《芥子園畫傳》的幫助。
(熊秉昭在恩師張正恒先生家中學習中國山水畫)
當然臨摹古代山水名作不是目的,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張先生就讓我改臨近現代名家畫的有傳統功力,有時代氣息的優秀山水畫作。這個時期張先給我拿來很多名畫家的原作,這和臨摹畫冊、印刷品有著根本的不同,這在當時著實太難得了,不是隨便哪個人就能得到的,我從內心永遠感激我的恩師張正恒先生。
每當過一段時間我就拿著我畫的習作讓老師指教時總是鼓勵我大膽的畫。有時老師告訴我有的地方你處理的比原畫要好,而我自己是看不出來的,同時又非常耐心告訴我哪兒畫的好,哪兒下次要注意的地方。老師常對我說“作人要老實作畫要俏皮、靈活、靈動”。
臨摹和寫生等這些都是為日后創作做準備的,各家各派都要學習,凡是好的東西都拿來借鑒。中國山水畫藝術源遠流長、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一幅好的山水畫能讓人安靜下來,浮想聯翩,畫令人驚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我學畫至今近五十年了,很多東西似乎才有所頓悟,學畫要真正的畫好是不容易的,一是堅持、要耐得住寂寞,二是要不斷有所悟,前輩諸多大師特別是黃賓虹先生、潘天壽先生和我的恩師張正恒先生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們的藝術寶庫中的營份是我一輩子都學不完的,這是我的真心的話。
(熊秉昭與恩師張正恒先生及師母合影)
記者:每一位畫家在創作母體中,都熔鑄了自己對自然、生活的感悟以及文化的理解,那么您是如何在臨摹名家作品中逐漸找到體現個人情感和藝術語言的方法呢?
熊秉昭:我在研習傳統各家各派的畫理畫法,更是對賓虹先生的畫理畫法進行深入的學習,在“渾、厚、華、滋”下功夫,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我在作畫亦喜用積墨方法,這也是山水畫創作最難一種墨法,同時作到有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破墨、焦墨、宿墨八種墨法交替并用,這樣才能入上乘之景,畫面變化萬千、耐人尋味,如果中國畫離開了筆墨,畫面又少于三種墨法,那就不是真正的中國畫了。
(1995年熊秉昭創作的山水畫作品在人民日報發表)
(熊秉昭作品欣賞)
每一幅畫都是經過慘淡經營而創作出來的,通過數次到黃山、九華、雁蕩、三峽等地方寫生,特別是巴蜀山水的“奇秀幽險”正符合“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美學要求。1983年10月我跟隨張正恒先生到湖北、四川等地寫生。從宜昌乘船逆江而上飽覽了壯麗三峽、峨嵋、青城等地方,歷時一個多月,這是我最難忘的一次旅行,近距離地觀看張先生對景寫生,觀景物觀察細至入微,當場速寫每一幅單看都非常完整,告訴我為何取景對峽江兩岸山巒細細地觀察,當船行到三峽已是深夜,月光下巖壁正是驗證一千多年前杜甫在月下發現的詩情畫意。我們研習古人特別是宋人山水,賓虹先生把學習宋畫放傳統的最后階段,他對宋畫總體印象是“如行夜山,昏墨中層層深厚,運時于虛,無虛非實”“深墨如夜山,沉郁蒼厚,不為輕秀,筆頭攢簇,耐人尋味”近看只是筆,參差錯雜,不辨所畫何物,而矯健飛舞,姿趣橫生,遠觀則層次井然,陰陽虛實,不異一幅極工細之作”在船上張先生一邊讓我看夜景中山形在月光下的變化,一邊講解評述賓虹先生山水的特點,從何而來,脈絡分析的非常透徹。所以學畫有一個好老師那真是太重要了。一開始就帶到黃賓虹、潘天壽兩位大師的面前,在學畫過程中又經常給你做指引,讓你開啟大智慧,于法于理,大徹大悟。
(熊秉昭與國畫大家劉漢先生合影)
記者:筆墨上的成熟與創作風格,都是像您一樣對藝術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后形成的,這是非常熬人心血,很不易的,與我們分享一下您這方面的經驗,怎么才能畫好畫。
熊秉昭:怎樣才能畫得好畫呢?關鍵是怎樣形成自己的面貌和畫法,畫出來的畫首先一看是中國畫,要有筆墨、有意境,每個人畫畫的方法、經歷都不盡相同。畫畫首先要靜下心來,不能浮躁,古人講“十日一石,五日一水,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其真正的意思是要多思考,今天畫不下去了,不要著急,放一放。賓虹先生有很多作品都是這樣完成的,幾年前或更長時間的畫,有的只畫了一半或是差最后一兩遍的收拾,拿出來再畫,那時的想法和效果是不一樣的,也有一氣呵成的,所以作畫并不千遍一律一種方法。作畫更不是表演藝術,很多影視作品或講座更多是一種誤導,讓外行或年青人以為畫畫就這么簡單。
人的一生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行萬里路寫生只能為畫家儲備素材,還要多讀書。我平時除了畫畫外,也很注意畫理畫論的研究和學習,像黃賓虹、潘天壽先生還有我的恩師張正恒先生等等,他們的畫理、畫論的闡述更為精妙、透徹、實用,讓我終生受益,而且要反復的研讀,每過一段時間再讀就會有新的體會和認識,讀畫也是非常重要學習方法,因為有目的,有挑選的閱讀名家名作會得到收取更多的營養。
中國山水畫創作寫生形成了固有模式,即以散點透視章法分“高遠”、“平遠”、“深遠”,其中“深遠”式章法構圖猶難,以大觀小,使畫面壯觀畫面景深變幻莫測,畫家要畫好是要下深功夫才能掌握和運用的。
潘天壽先生主張“中國畫要與西畫拉開距離”“寫生也是要適度的,更不用西式寫生方法來畫中國山水畫,正所謂江山如畫就是江山不如畫,畫有取舍,通過寫生等手段從“必然王國”到達“自然王國,這也正是我學畫這么多年所追求的目標。
(熊秉昭作品欣賞)
記者:傳道受業解惑,良師尤甚。您有今天的成績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張正恒先生的教誨,您能談談是怎么認識張正恒先生的嗎?
熊秉昭:1972年深秋經費孝通先生、冰心老人的介紹,我拜張正恒先生為師學習中國山水畫,直到張先生2007年6月26日去世整整35年。
還記得第一次到張先生上課,那時我們倆都住在中央民族學院的校園里。先看了我畫的畫,之前都是自學在家亂畫的。張先生說畫的還不錯,有幾張白描還夸獎了一番,說你年齡這么小,將來練習了書法會更好。
(國畫家熊秉昭)
張先生那時住在學校的12號樓一層靠東側一層把角的房間里,因為是一層屋里的光線很暗,開著燈,張師母很年輕懷里抱不到一歲的大女兒張丹丹。不大屋子里墻上掛著三幅畫兒。一幅是陳子莊畫的《竹溪歸漁圖》,后來我才知道這是子莊先生平生畫的山水畫是為數不多幾幅大畫之一,很精彩,還有一幅是周昌谷先生的指墨《梅花》,另外一幅就是張先生自己畫水墨山水,看上去非常的古雅。落坐后,張先生從床下一個皮箱子拿出黃賓虹、潘天壽先生的原作給我看,然后又拿出巴蜀名家李瓊久、陳子莊的小幅冊頁,都是原作。李瓊久先生的冊頁畫的非常漂亮,后來我還專門的臨摹過。子莊先生就看不太懂,張先生說子莊先生的畫是典型的塾后返生,具藝術造詣是非常高的,你現在還不明白,接著張先生著重講了黃賓虹、潘天壽兩位藝術大師的風格和特點。張先生濃重四川口音一邊講、一邊用毛筆寫,其中有幾句話至今還清楚的記得,他說學畫首先要“入規矩”,然后才能“出規矩”,又指著李瓊久的一幅冊頁,畫面畫的很滿,但畫中自然留下的空白點。張先生說“畫可密不通風,疏可可以疏可走馬”“一點之光,通天皆亮”用極短幾句話,就把我領進中國繪畫的殿堂里。
(張正恒先生,中國山水畫殿堂級宗師)
(張正恒早年師從曾默躬先生,1955年入中國美院跟隨恩師潘天壽先生深造)
(潘天壽先生為張正恒的作品寫題跋)
2021年4月1日下午6: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