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領導人5月20日于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大篇幅談及「一帶一路」,提出建設四大伙伴關係,并形容「一帶一路」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呼吁「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加入進來,共同參與、共同合作、共同受益」
國家領導人指出,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四大伙伴關係,包括更緊密的衞生合作伙伴關係、互聯互通伙伴關係、綠色發展伙伴關係、開放包容伙伴關係。在衞生合作方面,中國企業已經在印尼、巴西、阿聯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土耳其等「一帶一路」伙伴國開展疫苗聯合生產。
談到綠色發展伙伴關係,要增強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完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多邊合作平臺,使綠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
至于建設更緊密的開放包容伙伴關係,是指中方聯同愿意參與的各方共同努力,把「一帶一路」建成「減貧之路」、「增長之路」;國家領導人引述世界銀行報告稱,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認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一直以來的政策方向,目前正逢歐美也在醞釀本身類似「一帶一路」的基建計劃,加上中美在眾多問題上唇槍舌劍,在此國際背景下,中方進一步強調、強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伙伴關係,十分合理。
國家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日前于首季進出口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2.5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1.4%,佔外貿進出口總值29.5%。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指出,此前一些西方國家以陰謀論把「一帶一路」項目歸結為自上而下的政府預謀,甚至表示既然很多中國金融機構是政府性機構,應該給予「一帶一路」項目優惠的貸款價格,但實際上很多項目是市場化運作、商業上可行的項目。例如有些中國企業產能過剩,故在國際上尋求出路,項目融資也主要是市場化的成本,中國在財政上并沒有給予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很多資本金。
由訊通展覽公司主辦。(荷蘭)格蘭披治金融科技集團領銜協辦的#中歐供應鏈綠色金融科技論壇及展覽會。將于2021年11月23至26天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13號館內舉辦。
會議將抓緊創造綠色經濟新機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預測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美元。是美國目前市場規模的35倍以上。而美國在綠色經濟方面已遠落后于中國。目前中國是太陽能發電板風車旋取電池及電動車的最大生產及出口商。并且擁有全球三分之二的一再生能源專利。中歐供應連綠色金融科技論壇及展覽會。將在供應鏈數碼科技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環保工業,環境 社會及企業管治等領域邀約專家及專業機構參與。
該活動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展辦會形式,舉辦”實體展+云上中歐會”。并由OWO量子云生態圈,作為獨家云端商務支持機構,并作全球轉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