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名以食為天”深圳美食不計其數,最讓打工人感到人情味的是一份聞到味就覺得安心的烤冷面或是一碗收攤前打著哈欠煮的酸辣粉 但是在享受完美食的同時商場和店鋪和還有小區產生的廚余垃圾也不計其數那這些垃圾該如何處理呢。
在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福田保稅區桂花路的廚余垃圾處理站,有一臺“神奇”的處理機器,儼然是一個專業“吃貨”!它每吃進8噸廚余垃圾,就可以吐出1.6噸有機肥,處理率超過80%。吐出的肥料能用于轄內社區綠化管養和甚至可運到指定農地進行土壤修復,實現了資源的再生再利用。
減量率達80%以上 每日吃掉8噸廚余垃圾
據了解,在福保的垃圾分類中,超過一半是廚余垃圾,占比最高。研究顯示,如果能把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離并進行處理,福保的垃圾減量效果將立竿見影。廚余垃圾“減量”的關鍵,就是這臺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施!深圳家家分類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設備主要由分選破碎、脫水、好氧發酵、污水處理、廢氣處理及智能電控系統等組成,日處理能力達8噸。“每天下午,環衛工人都會將收集回來的廚余垃圾投入機器進行處理。”福保街道的工作人員介紹,垃圾投入機器后將進行分離和破碎攪拌,經過脫水后廚余垃圾自動進行發酵。
與市面上大部分的廚余處理設備不同,市面上大部分廚余處理設備處理時間一般要一周以上,效率較低,但是福保的廚余垃圾處理設備只需要經過24小時的處理。就可以變成有機肥。用于綠化和土壤修復,實現資源的再生再利用。而產生的廢水經過處理達到標準,直接排入市政管網,實現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
智能化監管 廚余垃圾“全程可追溯”
在家家分類的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內,還可以看見一個電子顯示屏。屏幕上,廚余垃圾處理量、設備運行情況等數據清晰可見。
廚余垃圾分類處理控制系統
“這是我們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為核心技術設計的生活垃圾分類監管平臺。”據介紹,該平臺除了展示運行期間每日收運的廚余垃圾量和設備運行情況等,后期還根據政府和街道要求加入垃圾收運車輛路線、時間、人員等信息進行實時展現,能夠有效對該處理點進行有效的監管,提供數據支撐,提升管理水平。
“我們收集了廚余垃圾,相關數據就會立刻傳輸至監管平臺,形成線上臺帳。”深圳家家分類的有關負責人呂總說。
電腦端控制后臺
除了上述的監控行為之外,該系統最先進的地方就是電腦甚至手機的在線控制功能,改變了以往依靠人力的監管控制模式,實現更省力的自動化、更實時的信息化、更科學的智能化管理,推動廚余垃圾處理全流程監管和控制,讓廚余垃圾“全程可追溯,全程無人化”。
手機端控制后臺
福保街道的有關負責人介紹,廚余垃圾就地處理后,還能變廢為寶,成為社區居民身邊的“垃圾分類新時尚”。不少街坊都會不定期到處理中心來運一些有機肥回去使用,我們也會進行有針對性地宣傳,讓居民住戶在家就做好垃圾分類。
接下來,街道將繼續加大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讓廣大居民覺得“垃圾分類是一件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