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由中國信息協會、中國電科主辦,南威軟件集團承辦的“創新數字引擎 共享智匯治理”——數字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實踐升級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酒店隆重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OLA聯盟理事長、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理事長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受邀參加此次峰會。
倪光南院士發表主題演講
今天網信領域中國體系已經可以平視世界了
倪光南院士在做《發展中國體系,建設網絡強國》主題演講中說到,推進國產自主可控的替代計劃是當前建設網絡強國必由之路,首當其沖的挑戰就是如何以國產技術替代外國壟斷技術,打破外國技術體系在市場上的壟斷,需發揮豐富的人才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在網信領域努力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目標。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網信領域的中國體系已經成長壯大,例如在衛星導航定位領域的北斗體系;在移動通信領域的5G移動通信體系等。這些中國體系依托國產自主可控技術,已經打破了此前外國技術對市場的壟斷,使所在領域可以基本上不受制于人,并能更好地保障網絡安全。同時,華為、騰訊、百度、南威等一批民族網信企業影響力日益提升,大量具有創新活力的互聯網企業紛紛涌現,匯聚起建設網絡強國的磅礴力量。
倪光南院士表示,在當前百年未遇的大變革中,對中國而言機遇和挑戰并存。在網信領域,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國雖然還存在不少短板亟需補齊,但整體說來,網信領域的中國體系已經可以平視世界了。今后我們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努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前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發表《構筑數字政務安全可信網絡體系》主題演講
堅持自主創新,搶占核心技術制高點
“數字是個科學發展規律,是個自然的過程。”沈昌祥院士介紹大數據是指無法用現有的軟件工具進行處理的海量復雜的數據集合,具有四個特點,即為多源異構、非結構化、低價值度、快速處理等。“大數據是鉆石礦”,相當于數據廢品和垃圾集處理,來從中發掘知識和本質規律。
隨著海量數據的進一步集中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信息安全成為大數據快速發展的瓶頸。對比,沈昌祥院士主張建立以主動免疫為標志的可信計算體系。主動免疫可信計算指的是在計算、運算的同時進行安全防護,全程可測可控,一邊計算一邊防護,以密碼為基因,實施身份識別、狀態度量、加密存儲保護,及時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排斥和破壞進入機體的有害物質,相當于為網絡信息系統培育了免疫能力。
“這是唯一的出路。”沈昌祥院士表示,可信計算廣泛應用于增值稅防偽、彩票防偽等國家重要信息系統。完備的可信計算3.0產品鏈可以方便地通過可信網絡支撐平臺把現有設備升級為可信計算機系統,而應用系統不用改動,便于新老設備融為一體,構成全系統安全可信。他強調,推廣安全可信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一定要科學嚴謹分析研究,堅持自主創新,搶占核心技術制高點。
南威軟件擁抱數字化改革,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作為此次峰會的承辦方,南威軟件創新升級數字政府“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一碼通城、一屏統覽”,創新打造信創云平臺和數據中臺,形成區塊鏈政務底層技術基座、政務中臺與數據中臺云服務支撐、政務服務與政務監管兩端應用、國產信創全面替代等核心能力,專注于數字政府的中臺、產品、服務和數字政府大腦的運營,積極賦能政府政務與治理服務向數字化全面轉型,為政府管理決策和社會公共服務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未來,南威軟件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助力國家全面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加快數字化改革步伐,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推進政府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