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五年工作規劃綱要(2019-2023)中指出:“不斷提高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廣度與深度,充分發揮佛教積極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兩千多年前,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在新的自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中,克服了環境差異、觀念沖突、制度矛盾、生活方式不同等困難,在中華大地上根據佛教傳承發展的本土環境和信仰需求,在堅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通過“漢文大藏經”的雕刻刊印,摒棄了不符合中華文化傳統的一些觀念與制度,契理契機地推進了佛教的中國化進程。
《開寶藏》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的第一部官刻大藏經。它以一切善惡本性都是般若的華夏風范,寄望用《開寶藏》的刊刻,完成佛教的徹底中國化。它讓中國化佛教典籍的傳播有了一個流傳千年的定本,并深刻的影響了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佛教中國化”的進程。它的刊刻綜合的、立體的、深層次的借鑒著漢唐佛教中國化的歷史經驗,欽定入藏的經文融匯中庸之說、中道之說、中和之說。它所產生的中國佛學文化影響力和在中國刻藏史上的地位,成就了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奇跡。
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關系著我國佛教今后的發展方向與前途命運,關系著中國佛教的政治面貌與精神風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佛教如果沒有與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交融互鑒,主動汲取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就不會有“佛教中國化”千年的興盛。
法繼前范,睿哲內融。欽明外照、永護國家。福建海峽振華文旅產業有限公司即將啟動的石刻《開寶藏》工程,充分運用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等手段,以中國文化歷史底蘊雄渾厚重,文化內涵博大精深的宏大氣魄,賦予古老的《開寶藏》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推動佛教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創造新時代深入人心、影響世界、傳之久遠的佛教文化,推進中國佛教文化走向世界。( 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