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段思宇 祝嫣然
今年上半年,貸款流向了哪里?
7月31日, 央行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答案:企事業單位貸款平穩增長,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顯著提升,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
據統計,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占比較大,上半年增加9.16萬億元,同比多增2.88萬億;同時,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上半年共增加2.43萬億元,同比多增9372億元。
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第一財經表示,從統計數據上看,上半年信貸投放增速加快,且投放結構進一步優化。一方面,企事業部門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復工復產功能明顯;另一方面,普惠金融領域“量”增“質”提持續,房地產貸款增速繼續回落。
從信貸投向可以看出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這與上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的信號頗為一致,會議指出,要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要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要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制造業、中小微企業。
穩投資作為今年穩增長的關鍵抓手,下半年重要投資方向有哪些?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第一財經表示,展望下半年,需求端修復將是決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而需求端的修復將以擴內需為主。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將成為“擴內需”的發力重點,也是地方政府投資的重點領域。
唐建偉對記者稱,在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的背景下,下半年信貸投放增速預計較上半年略有放緩,新增信貸資金整體上將更加注重結構優化,體現精準直達,更多向中小微、制造業、三農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傾斜。
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
根據《報告》,二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65.2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本外幣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07.5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季末高0.8個百分點,處于2015年來最高水平。
“企業貸款增速較快主要包括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央行上半年加大了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進行了一系列降準、降息、定向支持等措施,助力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另一方面,金融去杠桿進一步推進,傳統影子銀行信用繼續向銀行表內回歸,增加了貸款在全社會總信用中的占比。”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磊對第一財經表示。
另從信貸期限分析,企事業單位貸款中,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余額42.51萬億元,同比增長12.4%,與一季度增速相當。“不過,二季度同比多增1149億元,較一季度同比多增1.29萬億元明顯減少,反映出疫情沖擊過后企業短期流動性需求趨于平穩。”唐建偉稱。
與此同時,二季度中長期貸款投放進一步加快,同比增長13.4%,增速較上季度末高1.6個百分點,實現同比多增9484億元,在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量中占比達65%,有觀點表示,未來,隨著“兩新一重”建設項目加快推進,積極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將更加凸顯。
而從企業投向來看,業內的共識在于,下半年信貸投放的重心將傾向于制造業和中小企業。近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強調,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要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制造業、中小微企業。
對此,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對記者稱,政治局會議對貨幣政策的定調回歸到靈活適度,不再要求降準降息等政策,取而代之的是“精準導向”,這意味著未來貨幣政策將以結構性操作為主,信貸投放更多向中小微、制造業等領域傾斜。
伍超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今年4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直接點名“降準、降息”相比,這次會議的表述,表明階段對沖性貨幣政策將繼續退出,未來結構性政策將擔當重任,在“量”和“價”上同時向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傾斜。年內創新直達實體經濟政策儲備充裕,如目前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和貸款延期支持工具額度均剩余一半以上。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下半年,普惠領域信貸增速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唐建偉就提及,一來,大型商業銀行將持續落實高于40%的普惠小微貸款增速要求;二來,中小銀行資本金補充渠道拓寬將緩解資本約束;再者,普惠領域金融服務監管評價有所完善,再加上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發揮作用,普惠小微貸款量增、價降、面擴、提質的局面仍將優化。
未來投資重點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今年以來,新基建頻迎政策紅利,各地也在集中加碼新基建項目。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基建是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5G、大數據等建設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對其他制造業和服務業起到帶動效應。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硬缺口”,短期通過新基建投資雖難以完全彌補,但其對穩就業、穩預期仍起到積極作用。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認為,新基建主要聚焦科技,與我國產業結構向信息化調整的方向一致。從整體投資規模來看,新基建雖然相比老基建較小,但是增速很高,預計2020年新基建投資規模達3萬億元左右,幾大領域同比增速均在兩位數以上甚至過百。
當前,各地都在加緊部署新基建。比如,上海市發布的新基建行動方案顯示,首批重大項目3年投資2700億元;福建省公布的2020年度數字經濟重點項目中,數字新基建項目52個,總投資729億元。
賽迪智庫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從長期來看,新基建是未來規劃的重點方向。到2025年,5G基建、特高壓等領域新基建直接投資將達10萬億元左右,帶動投資累計或將超過17萬億元。
不過,業內專家也提醒,地方積極發展新基建的同時,也要注意“新基建”的發展不能簡單地走“老基建”之路。要避免一哄而上,考慮市場需求和區域發展實際。要根據財力和債務情況循序漸進推進,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債風險。
與此同時,大力加快新基建,并不意味著忽視“鐵公基”等傳統基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同樣強調了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中泰證券認為,投資中的發力重點仍然是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受下游需求壓力,短期難以修復,房地產開發投資難以出現明顯回升,基建投資仍是發力重點。
下半年,投資托底經濟的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基建投資是重要發力點。目前我國在交通、水利、社會民生等基礎設施領域存在不少短板,相關領域投資仍有很大空間和潛力。
業內分析,我國傳統基礎設施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但綜合運營質量和效率仍有待提升,尤其在西部地區,交通和水利設施薄弱環節仍然較多,推進國家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重點城市群、都市圈發展,設施互聯互通需求仍然很大。
新型城鎮化建設也將激發巨大的投資空間。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認為,從需求角度來講,城鎮化的推進將擴大內需、加大投資,發掘出中國長期增長的最大潛力。長遠來看,必須十分堅定地走城市化發展的道路,吸納與培養新市民,持續壯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