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發展迅猛,并在江蘇南京建都,此時清政府賴以鑄錢之用的滇銅,因道路阻斷而無法運進北京。一方面是鎮壓起義急需大量的軍餉開銷,一方面是鑄錢的原材料告缺,給清政府造成了嚴重的財政困難,最終迫使清政府自咸豐三年開始發行紙幣和改鑄大錢來彌補財政虧空。咸豐朝寶泉局所鑄錢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五種面值。
寶蘇局最開始鑄造的錢幣是當十錢,在咸豐四年二月之時,又鑄造了當十、當二十以及當三十、當百大錢。到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的時候,太平天國起義,李秀成率領部下攻克蘇州,寶蘇局被迫停止鑄造錢幣。
寶蘇局最開始鑄造的錢幣是當十錢,在咸豐四年二月之時,又鑄造了當十、當二十以及當三十、當百大錢。到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的時候,太平天國起義,李秀成率領部下攻克蘇州,寶蘇局被迫停止鑄造錢幣
該錢銅質精良,錢體工整厚重,鑄造精美絕倫,其文字及穿孔處均呈拔模斜度,錢面文字“咸豐元寶”四字直讀,錢背紀值“當三百”上下直讀,滿文“寶泉”二字左右橫讀,背文上方鑄有右“星”左“月”微凸隱痕,錢文“元”、“豐”二字,其風格與各譜所載咸豐年間克勤郡王所鑄咸豐元寶“當二百”類似,當為試鑄母錢。是錢字口深峻,如斧削刀切,筆力雄勁,錢文舒暢,富有神韻,錢文及內穿刻工精細,刀痕流暢自如,雕工精湛,此前為咸豐錢中之大名譽品,極為罕見,保存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