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最早出現是在唐朝,誕生最初的原因是因為安史之亂后,唐朝逐步衰弱,而其他瓷器又發展過快,唐三彩瓷器制作便也隨著逐步衰退,又因當時王朝顛覆之亂,唐三彩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眼里,其技藝也隨之消失。后人想重現唐三彩,于是在黃冶窯用三彩的原料燒制,不料陰差陽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燒出的瓷器并不是三彩,而是青花瓷,當時的青花瓷的特點是白瓷、釉下點鈷藍、燒成溫度攝氏1300度。當時的人們發現此類瓷器并不亞于唐三彩,又或者是經過數百乃至上千次的燒制,無法燒制出三彩瓷器,便將青花瓷視為唐三彩的延續。
早期的青花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迅速發展起來,反而是走向了衰敗。據小編了解,1957年在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而這些殘片的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青花發色前一處的較濃、發黑,卻沒有發現與唐代時期的青花瓷有延續關系。而正在成熟的青花瓷是在元代的景德鎮。
元代的青花瓷無論是從制作配方還是造型紋飾,都是十分成熟和精湛。在紋飾方面的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鴛鴦、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花葉、瓜果等;詩文極少見。
到了明清時期,青花瓷從鼎盛又走向了衰落。在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峰,當時是以制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制作嚴謹、精致;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而下圖便是小編有幸見到的一組大明宣德青花碗盤。
此青花瓷器,敞口、斜腹、圈足,造型規整,端莊穩重,胎體堅細,釉面亮潤,盤內繪有一幅西湖般的美景,亭軒樓閣、殿齋堂室、底宅居舍、漁舟,一副怡然自得、良辰美景般的景色躍然盤內,盤內四周紋有祥云及回紋,筆觸細膩,繪畫工整,青花發色典雅,構圖繁而有序、層次清晰,雋美瀟灑,氣韻流暢。底部落有的款識乃是法語,由此可推出一件青花盤有可能是17世紀時,傳入法國時被復制而成的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