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錢幣收藏熱的不斷升溫,錢幣交易非常活躍,各板塊精品迭出,精彩依舊!古錢幣極具觀賞性與歷史價值,因此古錢幣被藏家們所青睞。民國袁像銀幣業內俗稱“袁大頭”, 在錢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四川嘉玉寶閣近期征集到一枚民國三年甘肅簽字版袁大頭, 錢幣正面為大總統袁世凱五分側面像,肖像上端環鐫發行年號“中華民國三年”,左右兩側鐫“甘肅”兩字,右下角有英文簽字,錢背:正中鐫幣值“壹圓”二字,托以嘉禾二本,左右交互,下系結帶。此幣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一致。人像、發絲、胡須、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品相俱佳,極為少見。是具有極高收藏價值的精品銀元。甘肅省鑄造發行的標有“甘肅”字樣的“袁大頭”簽字版存世量已經很稀少,為不少集幣愛好者所看好。“甘肅簽字版袁大頭”中珍貴、稀罕的品種,現已鮮覓其蹤影,拍賣會上也很少露面,甘肅民國袁大頭是近代銀幣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民國袁像銀幣作為研究中國近代革命史和貨幣史的珍貴實物和依據,受到海內外藏家的爭相追逐。因為在收藏領域,向來對重大歷史事件高度敏感的金銀幣收藏市場,會賦予藏品獨特的價值,是投資收藏絕佳品種。且加上民國戰亂連連等因素,民國銀幣損失嚴重!同時,銀幣材質珍貴,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且“袁大頭”變現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
賞析中華民國二十三年雙帆幣
“船洋”是國民政府在上世紀30年代鑄造的海洋帆船圖案銀幣的俗稱。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國民黨南京政府決定放棄采用金本位幣制計劃,確定銀本位幣制,并規定孫像雙帆帆船銀幣為國幣。上海中央造幣廠于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開鑄此幣,曾大量發行流通, 在我國近代發行的上千種老銀幣中,船洋銀幣 其影響僅次于“袁大頭”銀幣1929年初,財政部邀外國人設計新幣,后由美、日、英、意、奧五國造幣公司根據同一草圖試造了一批孫中山側像樣幣,并在杭州試鑄少量樣品。南京政府并未直接采用外國樣幣,而是依據委過設計,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發行了少量孫像帆船銀幣,正面為孫中山側面像,背面為帆船放洋圖,船首前方放射一束日光,天幕上有三只飛鳥。寓意“國運”、“一帆風順”、“旭日東升”。但由于“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全國興起抗日高潮 ,民眾對”船洋“背面眾說紛紜,認為三鳥形象如日本飛機,而日光酷似太陽旗,故收回重鑄。
以此枚“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帆船幣壹圓銀幣”為例,系民國二十三年上海中央造幣廠所鑄。正面鐫刻孫中山先生側面頭像,上方鐫“中華民國二十三年”,背面鐫雙桅帆船在乘風破浪前進,左右分列“壹圓”幣值。在幣面的設計方面,雙帆幣是凝聚著千百名工藝技師的智慧源泉和美學獨特視角,品相極好,整體造型和諧,圖案設計精美,再加上兩帆的非常稀少,通過光線的對照及折射,仍滲透出該幣銀質斑駁蒼古的“包漿”,是自然形成的“時間的軌跡”,在市面上比較少見,因此也引得萬千藏家競相收藏,足見其價值地位。 “船洋”因其系貴金屬所鑄,制作數量比銅元、紙幣少得多,加上民國時期社會動蕩,銀元主要集中在少數官宦商賈手中,又由于解放后的大量兌換,存世所剩很少,比現發行的郵票、紀念幣數量少得多。可以預見,“船洋”銀元必將成為收藏界的一匹蓄勢待發的黑馬。
賞析中華民國八年袁大頭
民國三年(1914年),整頓統一幣制,規定民國三年袁頭像銀幣一元為本位幣。標準重量為七錢二分,以今天的計量方法是26.697克,成色89.1%,含純銀23.493克,統一流通。由天津造幣廠開鑄。后南京、廣東 、武昌 、甘肅造幣分廠陸續開鑄,幣值有一元 、半元 、二角 、一角等面值。有簽字 、無簽字版,邊齒為185 、170道直線。紀年有三年 、八年 、九年 、十年四種,為‘中華民國‘年造’,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細微差異頗多,成色參差不齊,其中,八年版為英國伯翰造幣廠所制鋼模鑄造,品相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的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顧名思義就會想起袁世凱,沒錯它就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北洋政府為了整頓貨幣制,劃一銀幣,以一圓貨幣為本位貨幣。根據這一個規定,于1914年到1915年,先后由造幣的總廠以及江南造幣廠開始來鑄造的。由于貨幣的幣面是袁世凱的頭像,所以叫做“袁大頭”也被叫做“袁頭幣”。 這枚中華民國八年造袁大頭,直徑3.9cm 。錢幣正面鑄有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上環漢文“中華民國八年造”字樣,錢背面中心為“壹圓”二字,旁邊環有兩株左右交叉的稻穗,下系結帶,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此枚銀元品相完好、包漿老道,屬于現如今存世量較少的袁大頭,值得廣大收藏界的朋友投資與收藏
賞析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幣
我國錢幣收藏與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錢幣收藏愛好者更是遍及全國城鄉,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領頭羊,袁世凱飛龍紀念幣是眾多藏幣愛好者的心頭之愛,由于數量稀缺,年代感強,因此擁有這樣一枚銀元一直是藏家的追求,價值極佳。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復辟帝制,廢除共和政體,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廢除民國紀年,改民國五年(1916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版紀念幣是由意大利雕版師魯爾智·喬治雕模,天津造幣廠鑄造。銀幣為庫平七錢二分銀幣的規格,成色高,含銀量為90%。正面為袁世凱九分臉正面及胸像,面部稍左側,袁世凱身著大元帥服,頭戴鷺羽冠,胸前佩戴大勛章。背面中央為飛龍,上面鐫“中華帝國”,下面鐫“洪憲紀元”,制作精美,為中國近代機制銀幣中的精品。此幣的鑄造背景,是天津造幣廠廠長李伯琦利用袁世凱共和紀念幣正面圖案,以及洪憲十元金幣反面的飛龍圖案組合鑄成的內部饋贈品。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復辟帝制,廢除共和政體,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廢除民國紀年,改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是年設計鑄造了袁世凱高纓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洪憲紀念幣是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天津造幣廠廠長李伯琦令雕版師臨摹“洪憲小飛龍拾元金幣”圖案刻版成模,戲鑄而成。有大字、粗尾版別。此幣設計具有明顯的帝王色彩,鑄工精美,傳世不多,較為珍貴。
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版紀念幣有流通痕跡,鑄工精美,設計具有明顯的帝王色彩,因鑄額稀少,存世罕見,較為珍貴,值得珍藏。
聯系人:陳先生
電話:1587908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