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林簡介
陳逸林,男,生于1979年,四川省安岳縣人。資陽市文聯委員,資陽市收藏家協會、民間藝術家協會首屆秘書長,資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有作品多次參加海外文化藝術及國內展覽。
寄聲千里風
畫家,總以拿畫來說為好。浮名,終因風吹雨打而流逝。大浪淘沙,時間是殘酷的篩子,也是公正的天平。作品的含金量,無疑才是藝術品本身的生命力。
陳逸林兄為書畫藝術付出了最大的虔誠,幾近于信仰。他首先是一個愛讀書、善讀書的文人,究易理,擅岐黃。早年便有數十萬字付梓于各類刊物,已是薄有聲名。彼時,因年輕力盛,多方經營,辦教育,開餐飲,販山貨,作記者,任編輯,組協會......有得有失,失則坦然,得則身退。多年的歷練已小有成績,本以為他會繼續乘風破浪,倏然間卻制心一處,埋首書齋。慰然言之:無論從前所事,都是為了保障書畫藝術能得以繼續。而今辭去一切社會職務,謝絕一切喧囂應酬,自然是順理成章之事。經年或躬耕于斗室,或徜徉于山川。讀書,習字,作畫,禮佛......煙云盡凈,明心湛然。
不顯山不露水,是為真山真水也。由人及藝,大概也是如此吧。逸林兄于書畫藝術的勇猛精進,無不與其淡泊的人品和深厚的學養息息相關。
縱觀其近年百余幅畫作,既有擬古的法度森然,也有寫生的自出機杼,更有創作的墨彩紛呈......一一試讀之細品之,不僅筆精墨妙,更有一種筆墨具象之外的恢弘氣象,翰逸神飛。真可謂之“大用外腓,真體內充。返虛入渾,積健為雄。”此非畫家之性情涵養耶?!藝術之境界,無非是表現人之精神境界。繪事之難,不在其形質,而難于傳神摹氣。逸林兄作畫,如同為文。總是有感而發,從不作無病呻吟之苦狀。或通會于前賢名跡,或感受自生活源泉,或神遇之詩詞歌賦......醞釀日久,提筆即思如泉涌一氣貫之,故其下筆生輝落墨生韻,畫內畫外之功,俱臻上乘。
逸林兄之書法,亦根基深厚。得力于其早年廣涉諸家法帖及碑石銘文,兼收并蓄,夙興夜寐用功精勤。終于厚積薄發,棄法從道而呈自家面目。其書法出古為新,雄強渾厚,無半點時下流行書風之俗意,完全是“我書吾法自有法”。夫技法之萬千,莫不從道而生。歷覽前賢,觀天察地,品類無窮,不宥于成法,皆為其師。如王文治謂之“只應釀蜜不留花”,這也許是他無師之通自學成才的奧秘。然而,這一切又都是澄心靜慮水到渠成,是用時間、心血和智慧熬成的功夫,是不隨流俗轉、不與群芳爭、甘坐冷板凳的禪定一般的自我修養。逸林兄始終與“圈子”文化保持著清醒的距離,不因襲古人,亦不盲從于時風。
書法與繪畫的關系,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筆墨屬性,是一個中國畫畫家作品的DNA。逸林兄既懷著“眾生皆圣賢,唯我是凡夫”的謙卑,又具有“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的原則,始終堅持以書入畫,不為流言所動。他對“謝赫六法”尤為誠懇,秉執骨法用筆是其重要的藝術特色,在繼承傳統文脈和精神的同時,力開新貌。因此,他的畫作既有文人畫的寫意性,也有時代賦予自我的新意境。既不叛經離道,又能匠心獨運,能夠真正做到法不礙我,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逸林兄精擅山水、花鳥,偶作人物亦風神獨具,不落俗套,可謂通才。今正值盛年,筆墨功夫和才識學養都已完成了豐厚的積累,這無疑會成為他藝術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必定會爆發出驚人的創作力,創作出更加絢麗的精品力作。昔人有聯:獨立兩腳雪,寄聲千里風。恰如逸林兄的藝術寫照,亦是必然的預言。
徐本立,庚子大雪于京華
陳逸林先生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