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有華貴圓滿、雍容富貴的意思,也有期待、用心付出、端莊秀雅等意味,它被譽為國色天香,還是一個守信的代表。 它的姿色讓人傾倒 ,代表著愛的純潔。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中國人喜歡牡丹,對牡丹有濃厚的情結,畫家也不例外。熱愛畫牡丹的畫家不在少數,當代畫家王波就是其中之一。
多年以來, 王波老師憑著對藝術的熱愛與敬仰,不斷探索創新,使牡丹的姿態與靈魂達到完美契合,他潛心書畫,對牡丹情有獨鐘,為牡丹寫神,為牡丹傳情,點染生動,墨色妍雅,筆下牡丹姿態優美;有一種欣欣向榮,生機昂然; 氣象萬千的境界和氣度。
王波老師畫作有四個特色
一、取材
作為自然之物的牡丹,汲天地精華綻勃勃生機,生活之姿態多變, 映入眼簾的便千姿百態,。他在取材時他借助于日常所賞所感,在宣紙上注重變化,水與色的交融讓牡丹呈現出靈動之態。花瓣的大小、方圓、長短、寬窄等等皆為花之特性,為達成較為靈動的布局,他從對花瓣的細節處入手,通過改變花瓣的形態,譬如制作切口,又或進行花瓣疊加來制作效果,一不顯呆滯,二貼近生活,盡顯事物幽微之趣。
二、貫氣
筆墨功底是鑄就佳作的基礎,在描繪牡丹時也是如此,正是因為牡丹的形態多姿多彩,也因此在描繪牡丹時需要借助于變化的筆觸進行描繪。根據其受光面、大小、角度的不懂達到筆求靈動的目的。他有著較為果敢的心理基礎,在扎實技法的支持下,運筆有呼應,收筆有果敢,且氣貫其中。他借助拉、滾、掃、切等運筆方式,將筆下景致塑造的栩栩如生。
三、虛實
國畫虛實結合的方式為了映襯空間感,雖然牡丹作為傳統靜物,在思想深度上稍許不足,他就利用虛實結合的構圖方法,將花瓣的空間感進一步凸顯。在主次關系上有著更好的強調,不喧賓奪主。節制濃淡變化、行筆速度,有效調整筆端含水量,在畫卷中呈現潤與干兩種形態。對花瓣的色澤有突出表現,潤而花色鮮艷,多了一股雅致和靈氣。
四、線條
他筆下的“線”不再是單純的輪廓界定,而是以豐富的情感駕馭筆墨的輕重、緩急、虛實、頓挫,以及水墨的濃淡、枯潤、積破,這種線條的靈動使層層疊疊的花瓣內外有序,顧盼有情。“線”如行云流水,筆至意生,兼之勾、皴、點、垛,筆墨的多變和節奏傳達了物象的情態萬千,似乎有五彩眩目之感,又如紙上的音樂和舞蹈,極富創新意味的白描運用更是新的突破和發展。” “他打破了工筆、寫意、淡彩、重彩、沒骨等形式的界定,而把傳統與現代等多種元素融為一筆共著一圖。畫面色彩飽滿豐富,沉穩厚重,又有水彩的透明。營造了一種清新明麗、絢麗多彩,典雅溫馨的情調及富有詩意的境界。人云:胸有成竹。他說:心中無物,筆墨方可出神入化,畫面才可寄境高遠。他筆下的牡丹干凈疏朗,有靈性野逸之趣,反映了他為而不爭,豪放豁達的性格。
王波,山東菏澤牡丹區人,出生于1970年,高級美術師,號解北布衣。
王波老師現為:
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山東分會理事
山東省建設系統書畫協會會員
山東省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泰安國際水墨藝術研究院理事
菏澤汲古畫院研究員
主要成績:
2021年“賓虹杯”國際華人精品書畫大賽 優秀獎
2019年在山東省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書畫攝影作品展中獲得三等獎
2009年寫意牡丹被中國牡丹博物館收藏
2001年慶“七一”菏澤市書畫展中獲二等獎
1998年國畫花卉一副被中國近現代書畫鑒定研究中心收藏并列入全國著名書畫家受防偽保護的名家行列
1993年書畫作品在黃巢杯書畫篆刻大賽中獲三等獎
1987年國畫在山東省國慶青年書畫作品展中獲二等獎
1987年國畫入選中國書畫藝術沙龍第一回展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