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閆志軍看來,企業文化的力量往往在兩個關鍵時刻體現:一個是員工接觸到客戶的時刻;另一個就是當企業遭遇重大抉擇甚至危機的時刻。"此次疫情對于每一家企業都是一次大考,考驗的是我們的勇氣、責任和擔當。"
“最近好嗎?有沒有受疫情影響?”“特別好,不但沒有受到影響,與往年同期相比還實現了增長。”這是近日,記者與北京市昌平區女企業家協會會長、北農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北農大)聯合創始人閆志軍的通話內容。電話那頭爽朗的笑聲,讓記者頓感活力滿滿。
今年突發的疫情是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一次大考,在這場“考試”中,能逆勢上揚,取得斐然成績的企業,決非偶然。那么,面對同行因疫情影響大批銷毀雛雞、種蛋轉商及飼料銷售等難題,北農大何以實現業績逆勢大幅增長?日前,企業創始人閆志軍接受了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專訪。
“軟文化”支撐“硬業績”
閆志軍與丈夫一起創辦的北農大,成立于1995年。經過25年的市場洗禮,已發展成為中國蛋雞產業鏈龍頭企業、國內五家國家級蛋雞核心育種企業之一。此次疫情期間,除了防疫物資、互聯網及物業服務等行業,北農大逆勢增長,再一次創造了行業佳話。
“我們靠軟文化,做出了硬業績。”談及經驗,閆志軍一句話道出關鍵。在她看來,企業文化的力量往往在兩個關鍵時刻體現:一個是員工接觸到客戶的時刻;另一個就是當企業遭遇重大抉擇甚至危機的時刻。“此次疫情對于每一家企業都是一次大考,考驗我們的并不是有多少工廠、設備甚至財富,而是我們的勇氣、責任和擔當。疫情期間,是品牌、商譽和信任等無形資產,是企業文化的力量,幫助我們走出了困境。”
原來,公司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以“成為達己”為核心的“船文化”。2019年下半年,受非洲豬瘟影響,蛋價火爆,雛雞價格隨之飆漲,種雞行業很多企業毀約提價。在此期間,北農大不但沒有毀約提價,還進一步加強了雛雞品控。這樣義利兼顧的做法,讓很多大型規模養殖場和行業企業看到了北農大的擔當,遂與其建立了深度互信的合作關系。
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各省份都采取了交通管制措施,加上很多省份都出臺了禁止活禽運輸的文件。讓種禽企業的雛雞產品運輸遭遇了極大困難,導致很多預定合同無法履約,致使很多種雞企業只能銷毀雞苗……很多行業企業損失重大。
“正是這些企業紛紛伸出援手,雛雞大多數被這些企業購買或推薦購買,讓北農大避免了損失。”閆志軍坦言,面對行業性困境,經過公司管理層和銷售團隊的努力,各部門積極展開了生產自救。“經營結果也出乎我們的預料,我們不僅做到了沒有一只雛雞被銷毀,相反在一些銷售薄弱的區域,雞苗銷售量還取得了大幅增長。由于餐館和食堂等需求基本停頓,養殖場的蛋品外銷也遭遇了極大困難,大量養殖場雞蛋積壓嚴重,公司旗下蛋e網1月28日就開設了疫情貿易專區并恢復了雞蛋交易,利用自身在信息和交付方面的優勢,幫助雞蛋銷售困難的養殖場渡過難關。”
談起業績增長背后的故事,閆志軍的眼中滿是感動。她說,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燈塔。正是北農大人對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的堅持,使公司獲得了客戶和同行的高度認同,也為自身發展奠定了基礎。
“軟文化”鍛造“硬團隊”
在閆志軍看來,此次疫情對公司團隊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她說,公司涌現出了很多有文化、有責任、有能力、有擔當的“四有”新人,這些人正是公司需要的船長型的干部。
采訪中,閆志軍提及最多的是“船文化”。她對“船文化”有一個非常感性和具象的詮釋——“滿懷使命與理想、肩負責任與重托、不畏風浪、勇于挑戰,為與你同行的人帶去希望,幫助信賴你的人實現理想。”
北農大人做研發、做業務的風格與同行有很大不同。用閆志軍的話講:他們不是以產品銷售為目的,而是希望以產品和服務為載體幫助用戶解決好問題,把雞養好、賺到錢。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文化理念,才支撐了北農大的快速發展,在疫情考驗下,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
在北農大,努力的身影無處不在。疫情期間,由于交通管制很多客戶的養殖場幾乎“斷糧”,蛋雞每天僅能飼喂一次,甚至有些被斷食換羽。了解到這樣的情況,北農大的業務人員往往比客戶還著急,一方面積極協調從附近的地區或同村的養殖場借貨,幫助聯系豆粕、玉米供應商或經銷商;一方面積極組織物流。正如閆志軍所言,在疫情的這個考場上,沒有旁觀者,正是每一位員工的責任和擔當,才匯聚起了公司戰勝疫情的勇氣和力量。
“軟文化”成就“硬實力”
船的價值并不在其自身,而在于其能夠渡人。企業存在的價值也不在其自身,而在于其能夠解決用戶、行業甚至國家的問題。
閆志軍透露,為了解決蛋雞行業原料成本上漲背景下的農民增收問題。其研發團隊立足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短缺的國情、糧食供求關系緊張的農情,找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蛋雞育種道路,培育并推廣的農大3號、農大5號節糧型蛋雞品種。追求的并不是單純高產性能而是飼料利用效率,實現的是“盡可能少耗糧前提下的高產目標”。目前,該品種的全國存欄已達到1億只,約占中國蛋雞市場10%的份額,每年可為國家節約飼料糧16億斤。
“培育和推廣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節糧型畜禽品種是保證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核心關鍵。”閆志軍站在行業高度道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并付出了行動。據她介紹,截至2019年,北農大已累積推廣節糧小型蛋雞近6億只,在產蛋量相同的情況下,累計節約出了120億斤飼料,而飼料中80%左右是糧食,這就相當于累計節約出了96億斤糧食。
“企業和個人都有其個體和時代的局限,唯有文化以及其所蘊涵的思想和精神可以超越局限。”她說,“作為中國蛋雞產業屈指可數的龍頭企業之一,北農大有責任著眼國家需求和行業發展,推動產業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
或許,這就是她作為一名“船長”的文化認同和家國擔當。
有人說:“時代的微塵落到每個人的頭上都是一座大山”。我們更相信:個體文化和精神的一瞬閃光,也可以照亮一個時代。相信在未來能孕育出一批如北農大一樣,有情懷、有使命、有堅守、有擔當的,掌握行業核心技術的企業,成為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記錄者:杜海義 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