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產業是解決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大事。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和根基。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這一重要指示為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2016年以來,賀家會鄉新一屆鄉黨委、政府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因鄉施策,因地制宜,確立并實施了“四大興鄉戰略”,把中藥材種植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全鄉產業大發展的主要途徑和抓手,精準扶貧,靶向施策,舉全鄉之力,守持久之功,通過示范引領、典型推廣,探索形成了“一村一基地”的中藥材種植模式,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為打造美麗鄉村開辟了新路徑。
立足鄉情調產引路,科學研判繪制藍圖。賀家會鄉位于興縣縣城西南,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鄉,全鄉有9121口人,5.6萬畝耕地,下轄17個行政村,其中有15個貧困村1207貧困戶3201貧困人口。依靠傳統產業種植,僅能解決溫飽問題,遠不能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望。2016年,新一屆鄉黨委、政府領導到任后,圍繞脫貧攻堅,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本著不等不靠的思想,堅持走出去參觀學習,走下去深入調研,坐下來集思廣益,認真研判,結合當地自然氣候資源優勢,科學繪制了“十三五”脫貧攻堅總體規劃藍圖,確立并實施了特色農業興鄉、藥材種植富鄉、生態建設強鄉和文明和諧美鄉的“四大興鄉戰略”,四輪并駕齊驅,首先把中藥材種植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全鄉產業大發展的主要途徑和抓手。先后制定出臺《賀家會鄉中藥材種植加工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和《賀家會鄉“一村一基地”中藥材種植項目實施方案》等,順利通過縣農業專家評審,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創新模式穩步拓展。依托綿延起伏的紫金山麓,賦予山下賀家會鄉獨特的小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雖交通不變,無工礦企業,但氣候環境優良,具有得天獨厚中藥材種植條件,組織帶領鄉村干部、“三支力量”,先后赴蔡家崖鄉溫家寨村、蔚汾鎮河兒上村、康寧鎮花子村觀摩學習、對標一流,近距離學習兄弟鄉鎮在產業發展、黨建等方面的先進做法和經驗。為確保“精準對標”,鄉黨委組織帶領班子成員遠赴安徽省亳州市考察中藥材種植、加工和交易市場,進一步開闊了視野,增強了信心,鼓舞了干勁。創新實施“一村一基地”發展新模式。此模式的運作方式是,以村經濟合作總社為抓手,以中藥材種植為依托,利用上級部門的產業扶貧資金,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在11個行政村種植柴胡180畝、苦參1290畝、知母250畝、皂角640畝,共計2360畝。預計畝產收益平均在4000元左右,種植收入約1000萬元,11個村的全體農戶均為集體合作總社社員,扣除集體經濟收入,戶均可增收1927元,可有效助力貧困戶脫貧,鞏固脫貧成效。這樣既保證中藥材種植產業持續發展,成為全鄉脫貧支柱產業和后續產業,又鍛煉村干部組織引領能力,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和經濟基礎。2016年以來,該鄉本著“能人帶頭,典型引路;試驗先行,逐步發展;以點帶面,以少帶多”的原則,全鄉中藥材種植面積由3300畝逐步拓展到14000余畝規模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成為全縣最大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為中藥材種植在全縣全面推廣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賀家會鄉中藥材種植成功模式由此上升到全縣戰略層面,今年興縣提出“222+N”的產業發展總體思路,其中最后一個“2”就是人均2畝中藥材種植。
量化股權創新機制,收益分配確保民生。鄉黨委、政府從群眾切身利益出發,與山西省醫藥集團興縣中藥材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同,由公司提供藥材種子和技術指導,保證回收。由村經濟合作總社利用產業扶貧資金作為股本金,進行統一開荒、耕種、施肥、播種、管護、采收、銷售,所獲利潤歸村經濟合作總社所有,并按股份比例進行分配。人頭股。項目所在村所有村經濟合作總社內成員人人是股東,每人持一股。土地股。凡是愿意以土地入股的村民,每入一畝地折為兩股,以充分體現土地資源的價值。資金股。村委利用上級部門的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占絕對大股,作為控股方。合作總社經營收益分配。在剔除運營投入成本及相關人員工資的前提下,村集體機動地的股份收益歸集體所有,除此之外再留20%左右利潤歸村集體,作為集體經濟收入;10%分配給貧困戶,通過社員大會決定對返貧戶及喪失勞動力或弱勞動力的貧困戶、貧困殘疾人員進行救助;10%作為管理人員績效;10%作為公積金,用于擴大生產經營;5%作為公益金,用于社員的技術培訓,合作總社知識教育以及文化、福利公益事業和生活上的互助互濟;剩余45%由所有社員(包括貧困戶和非貧困戶)按股分配。在經營過程中所用人工優先考慮本村貧困戶或者非貧困戶,以便增加他們的勞務收入。今年,以北角上村作為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利用產業扶貧資金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總社發展種植中藥材280畝,圍繞“三變”改革,結合本村實際,初步制定股份分配辦法,進一步完善方案,并召開村民大會對方案進行表決,加快“三變”改革步伐。通過以點帶面、以效促改的務實舉措,有力推進全鄉農村“三變”改革落地見效。
強化保障防范風險,厚植產業穩步發展。鄉黨委政府著眼產業長遠發展,注重創新產業發展保障模式。組織保障。成立由鄉黨委書記為組長,政府鄉長為副組長,全體班子成員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對中藥材發展進行指導和監督。對涉及該產業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支出,都要上會研究通過后實施,并且做到公開公示,公之于眾,公開透明。技術和銷售保障。通過與省醫藥集團興縣中藥材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同,該公司將派出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進行詳細的技術指導,同時保證藥材成品按當時的市場價格回收,并設立了最低保護價,消除了銷售困難的“后顧之憂”。同時與縣農業農村局緊密聯系溝通,在技能技術培訓、病蟲害防控方面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與此同時,積極主動與省農科院和省農大等科研院校對接、溝通,以獲得他們在科研技術、深加工方面的幫助和支持,盡最大努力保證基地順利建設,項目成功實施,產業鏈條延長。工作機制保障。各村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制度,事關產業基地建設的事,堅持會議研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杜絕“一言堂”和“暗箱操作”的行為。樹立人人是股東,人人有知情權、參與權、發言權的思維理念,把好事辦好,實事做好。同時,積極走出去學習和借鑒兄弟鄉鎮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決策水平和防范化解風險能力,最大限度保證藥材種植成功,基地面積逐漸擴大,合作社收益不斷增加,集體經濟持續壯大,村民收入逐步提高。保險保障。積極與保險公司聯系,爭取將中草藥材種植納入保險險種之內,努力化解因自然災害而帶來的損害,將災害損失降低到最小范圍和程度。(解德輝 白偉 任偉)
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