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4歲的姜志明,家住隴縣固關鎮柴家咀村。過去,由于家里太窮,妻子離家出走。貧窮,成為壓在姜志明心里的一塊“石頭”。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扶貧干部為他送政策、送信心、送資金、送“菜單”。看到村里的好生態,姜志明“點菜”要求養殖中蜂。他一起步就養了100箱,現在已擴大到200多箱,并成立百草山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戶52戶100多人。2020年,姜志明把15萬元裝進了腰包。
“我能有今天的好生活,多虧縣上發展產業,讓我找到了‘金鑰匙’、拔掉了‘窮根子’、過上了好日子。”提起這一巨變,姜志明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據隴縣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縣1.3萬戶貧困戶搭上了“1265”產業扶貧模式的“順風車”,吃上了產業飯。如今,全縣鎮鎮有脫貧項目、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
精準施策 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
隴縣縣委書記杜長生說:“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道。產業扶貧之所以成為擺脫貧困的最好辦法,就是因為產業‘造血’能強筋壯骨,解決農村根本問題。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反映了農業農村經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加快優化升級、促進產業融合的新要求。”
在產業扶貧總體謀劃布局中,隴縣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縣不動搖,充分發揮森林覆蓋率達60%的優勢,絕不觸碰寶雞市水源涵養地這根“紅線”,主攻生態乳都、全域旅游兩大戰略產業,創新探索出“1265”產業扶貧模式,脫貧攻堅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該模式的“1”,指“一張菜單、精準到戶”。通過政府“配菜”、貧困戶“點菜”、部門“上菜”、考核“評菜”系統流程,為貧困戶(村)量身定制了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社會保障三大類72項子“菜單”項目,讓有能力的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電子商務、生態旅游等產業,讓“八個一批”扶貧舉措落地生根,確保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錢賺。在資金管理上,縣財政設立2700多萬元金融風險擔保補償基金,撬動金融機構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1億元;在精準服務上,縣上成立產業扶貧技術服務指揮中心,整合4支專家技術團隊104名技術員,提供來電上門服務。該模式的“2”,指“雙百基地、嵌入承載”。即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在全縣建立100個嵌入式產業扶貧基地,每個基地帶動100戶左右貧困戶。目前,全縣已建成106個基地,帶動1.2萬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安置貧困勞動力4055人。該模式的“6”,指奶山羊、蘋果、核桃、烤煙、食用菌、中蜂“六大板塊、統籌推進”;該模式的“5”,指光伏、旅游、電商、生態、就業“五大新興業態、全面突破”。
“1265”產業扶貧模式,讓貧困戶融入大產業、嵌入產業鏈、抱團闖市場。目前,隴縣的綠水青山好羊乳譽滿全球,有機創匯好蘋果外貿出口量全市第一全省第三,山珍之王好香菇出口國外,綠色富硒好核桃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百花精華好蜂蜜通過歐盟有機認證。
精準發力 從“借袋還菇”到“企農融合”
生態良好、氣候溫潤,是隴縣自然環境最顯著的特點,也讓這里成為高品質香菇適生區。對此,縣上針對貧困戶實際,巧打“生態牌”,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形式,創新推行“借袋還菇”產業扶貧模式,讓貧困戶家門口掙錢、零距離就業。
土生土長的李曉宏,在食用菌生產中摸爬滾打十幾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辦了陜西宏盛菌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縣委、縣政府支持下,李曉宏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依托龍頭企業創新推行“借袋還菇”模式,通過“三免一借兩保障”,與貧困戶結成聯利、聯信、聯心、聯營利益共同體,讓香菇產業煥發出巨大生命力。
所謂“三免一借兩保障”,即:公司免費為貧困戶提供生產設施大棚、免費提供生產用水用電、免費提供生產全程技術培訓;每個大棚按照相應標準先借給貧困戶生產食用菌菌袋,香菇采收后,公司按保底價回收銷售,保障每季每個大棚帶動貧困戶增收不少于8000元,低于保底收入由企業補差給貧困戶,一年每個大棚收入不低于1.6萬元。對于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行入股分紅,用產業扶貧資金作為股金入股,每戶5000元,每年分紅350元。凡是加入該公司種植香菇的貧困戶,不掏一分錢、不愁沒技術、不管市場風險,沒有任何后顧之憂,實現了“借袋還菇”向“企農融合”轉變。
貧困戶繩順懷是溫水鎮棗林村人,家里有70歲的母親,妻子有智力障礙。2017年春季,繩順懷想承包大棚種香菇,可是擔心賠本。后來,繩順懷得知部分貧困戶初次種植香菇,技術、管理不到位,每棚收入低于8000元,宏盛農牧公司仍兌現承諾,按8000元保底價補差給貧困戶,公司因此損失了27萬元,于是他打消了顧慮,承租了兩座大棚。為了讓繩順懷盡快掌握技術,李曉宏面對面講、手把手教,給繩順懷開“小灶”。半年時間,繩順懷就收入1萬多元。
目前,宏盛菌業、晨暉科技在新集川、固關、八渡、天成、溫水等7個鎮,建成食用菌扶貧基地13個、大棚3000多座,帶動上千戶貧困戶穩定脫貧。縣上以此為契機,實施“百千億”工程(100個食用菌基地、5000座菌棚、5億元產值),奮力打造西部食用菌之鄉。
精準研判 從“耕者有其田”到“耕者有其股”
實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機制創新,也是實現農村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抓手。”隴縣縣長趙甲宏說,隴縣在產業扶貧中,聚焦“產權改革”,大膽創新,持續發力,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
在“農村集體產權改革”中,隴縣整合農村土地、林地、勞動力等資源要素,通過發展農業、商貿、物流等產業,引導農戶特別是貧困戶以承包地、集體資產等資源,通過股份合作形式,與市場主體合作開發,聯建聯營、利益聯結、盤活資產。同時,設立扶貧優先股,量化到村到貧困戶,用財政杠桿撬動社會資本,放大資金效應。
2018年,曹家灣鎮流渠村盛大烤煙專業合作社采取“土地+保底+分紅”形式,34戶貧困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160畝,當年每戶保底收入700元,戶均分紅124元,帶動周邊13個村發展烤煙7800畝。東風鎮下涼泉村眾鑫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土地流轉”混合模式,經營土地1860畝,切實解決了缺少勞力、因病因殘貧困戶、五保戶種地難、收獲難、施肥難、防蟲難的問題。
據隴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程保衛介紹,“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實施以來,全縣累計入股資金上億元,平均收益分紅7%;2萬多畝土地入股到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優質核桃、有機蘋果、奶山羊等產業,累計向群眾分紅1160多萬元,真正讓農民由“耕者有其田”向“耕者有其股”轉變。
吃上產業飯,扶貧拔窮根。扶貧路上,隴縣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實的舉措,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讓貧困群眾獲得持續的發展機會,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通訊員 魯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