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迅:魯宏偉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隴縣縣委、縣政府把這場硬仗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團結帶領全縣上下,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咬緊牙關、痛下決心,在挖窮根上補短板、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匯聚起眾志成城的力量,誓將“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變為現實。隴縣“菜單式扶貧”“借袋還菇”等模式,在省市有位次、全國有影響;連續三年獲評全省脫貧攻堅考核優秀縣;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33.54%降至2019年的1%;2019年5月,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黨建聚合力 黨員當先鋒
隴縣曾經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六盤山區集中連片特困縣。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經濟社會雖然發生了巨變,但傳統農業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加之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落后,致使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2016年,全縣158個行政村,貧困村就有103個,貧困人口1.3萬多戶4.9萬余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3.54%。
怎樣打贏這場硬仗?隴縣縣委、縣政府把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脫貧攻堅統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陜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強大動力,舉縣一致,向減貧發起總攻。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隴縣縣委書記杜長生說,黨員干部是脫貧攻堅主戰場的主力軍。抓扶貧,考驗的是黨性,檢驗的是作風,體現的是能力。只有讓黨組織這個“主心骨”硬起來,才能讓貧困群眾“腰桿子”挺起來。
基于這一認識,縣上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并與10個鎮、27個重點部門簽訂責任書,形成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抓總、27個部門配合、鎮黨委管理、選派單位支持的駐村工作領導機制。全縣每季度召開一次駐村工作隊隊長會,各鎮每月召開一次報告會,各村每周召開一次例會,讓任務量化、責任實化、考核細化。
鍛造扶貧鐵軍,盡銳出戰打先鋒。縣上把政治思想堅定、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硬、善做群眾工作的黨員干部充實到扶貧一線,整合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包村干部、“兩委”班子“四支隊伍”,調動幫扶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持續激發活力,全縣4010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實現幫扶全覆蓋。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縣上實施“頭雁”引領工程,選優配強黨組織領導班子,夯實基層戰斗堡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把創業大戶、致富能人聚集在黨旗之下,讓駐村干部立標桿、農村黨員樹榜樣,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目前,全縣扶持壯大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重點村35個,支持農民創辦專業合作社485個,累計分紅1160萬元。天成鎮鐵塬村第一書記鄭志強是中國長城公司選派的扶貧干部,他創辦城源中蜂養殖合作社,打造“秦都蜜”品牌,并在中蜂產業鏈上建立社會組織黨支部,引導15名黨員帶頭示范,把貧困群眾吸納進來,戶均年增收1500元。
立下愚公志 啃下硬骨頭
“烈火識真金,大戰用良才。匯聚攻堅力量,選得準,還要管得好、用得好。只有讓扶貧干部以不忘初心的政治擔當、勇毅篤行的發展決心、創新突破的改革思維,立下愚公志,才能啃下硬骨頭,打贏這場硬仗。”隴縣縣長趙甲宏說。
產業扶貧拔窮根。縣上創新推行“菜單式扶貧”模式,由貧困戶“點菜”、政府“配菜”、部門“上菜”、考核“評菜”,為貧困戶量身定制了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社會保障三大類72項子“菜單”,推動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電子商務、生態旅游等產業,讓“八個一批”扶貧舉措落地生根。2018年,“菜單式扶貧”模式被《陜西精準脫貧研究報告(陜西藍皮書)》案例篇收錄。
就業扶貧甩窮帽。縣上依托龍頭企業、園區、合作社等市場主體,采取入股分紅、托養代管、幫產幫銷等形式,建成106個產業扶貧基地,帶動1.2萬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安置貧困勞動力4055人。同時,建成13個社區工廠,提供就業崗位1500個。尤其是宏盛菌業的7個“借袋還菇”基地,讓2085戶貧困戶端上“金飯碗”。“借袋還菇”模式獲評全國食用菌產業精準扶貧十大模式。
治貧先治愚,扶貧要扶志。縣上創新“三評兩榜一獎懲”活動(群眾評議、鄉賢評理、量化評比;光榮榜、后進榜;依托愛心超市積分獎懲),通過舉辦扶貧大講壇、脫貧勵志故事會等,講政策、談體會,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避免養懶漢,營造了自強自立、自主脫貧的濃厚氛圍。
實踐出真知 磨礪長才干
隴縣脫貧攻堅的實踐證明:只有把這場硬仗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發展機遇,才能匯聚起磅礴力量,促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隴縣這場攻堅戰,給我們帶來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政治堅定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魂。打贏脫貧攻堅戰,既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也是各級干部的初心和使命。隴縣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將其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在黨的旗幟引領下,把思想統一起來、把群眾組織起來、把社會力量融合起來,圍繞“八個一批”,匯聚起一心一意抓扶貧的磅礴力量。
精準施策是脫貧攻堅的根本舉措。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菜單式扶貧”“借袋還菇”“六幫促脫貧”等模式,既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又符合縣情實際,解決了誰來扶、扶什么、如何扶的問題,找到了金鑰匙,闖出了新路徑。
挖掉窮根是高質量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強,百業興。隴縣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依托脫貧攻堅的政策紅利,聚集奶山羊全產業鏈,持續深化“三變”改革,把生態做成產業、把產業做成生態,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奶山羊系列產品走向國際高端市場,改變了山區農民守舊僵化的觀念,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扶貧鐵軍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脫貧攻堅工作千頭萬緒,扶貧干部是中堅力量。只有扶貧干部本領高強、有本事會干事,才能把黨中央的扶貧政策執行好、落實好。隴縣出臺扶貧干部激勵機制,讓扶貧干部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經風雨、見世面、受歷練、長才干,讓他們在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